大楚820

12、共和執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子楚望月 本章︰12、共和執政

    qzone.io,最快更新大楚820 !

    古往今來,凡一個帝王出生的時候,將來是勤政愛民的仁君,還是殘虐暴政的昏君,上天必有異象。如果是仁君出生,白天則是東方現祥瑞之光,晚上則是西邊沖紅霞萬丈。

    讀史很多年,從來沒看見暴君出生,天有何異象。直到周厲王出生,才讓我腦補這一片段的空白——“厲王生,冬大雹,牛馬死,江漢俱動。”

    公元前878年,在位八年的周夷王駕崩,姬胡繼位,是為周厲王。

    周厲王對農業是有特殊感情的,相當重視農業生產,認為發展農業就是強國之基、軍力之本。這是非常正確的治國之策。

    但是,周厲王似乎對這種認識有點誤解,以為除了人以外,其他東西都可以從地里種出來,便以“稼穡(播種和收割)”為國寶,忽略並抑制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這樣造成的短期效果是農業帶動國內經濟飛速發展,兵精糧足。造成的長期後果是商業和手工業停滯不前,一元化產業沒能帶動多元化發展,經濟結構單一,後續發展潛能不足,不能保持對其他國家的競爭力。

    作為企業龍頭老大,周厲王應該立即進行經濟結構轉型,保持以農業發展為核心,並以此為基礎,考慮多元化發展經營,以適應環境變化,引導具有更大的社會生產力量。

    那個時候太子教育沒有開設經濟學課程,就算是有,周厲王估計也沒認真學過,看到了“稼穡”帶來短期的經濟效益,思想上盲目膨脹,自比“成康”二王,力圖解決積弱之弊,準備開疆拓土,攻伐戎夷,建立自己的豐功偉業。

    周歷王能有這樣的積極性,按理說是一個有作為的明君,但是他不小心又犯了和帝辛一樣的常識性錯誤——棄用“舊章舊臣”。

    周厲王推廣他政治主張的時候,遭到當時的周公、召公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國家實力還沒發展到穩定成熟的時候,貿然出兵,會繼續導致國家積弱,中原諸侯內亂更加頻繁。

    固執的厲王決心很大,為了掃清改革路上的畔腳石,厲王改變周、召二公“世為卿士”的慣例,起用經濟學家榮夷公和軍事學家虢公長父為卿士。

    新上任的兩位卿士不負眾望,身體力行的徹底改變了周朝的影響力,甚至周朝的國運。

    軍事學家虢公長父,虢國國君,姓姬。特長︰無事找事,被《呂氏春秋》視為歷史上的四個不義之人之一。

    周厲王三年,虢公長父審時度勢,自告奮勇向厲王請命討伐淮夷,周厲王非常高興,盡數精銳兵力交與虢公長父東征。未幾,虢公長父班師回朝,復命說淮夷太狡猾,故先行撤退,保存實力。簡單來說,沒打贏。

    這一次行動徹底暴露了周朝的軍事實力不足,引起了一個國家的側目——鄂國(西鄂,今南陽市北)。

    繼續說之前,先介紹站了很長時間的經濟學家榮夷公。

    榮夷公,榮國的國君。特長︰經濟專利先驅。

    榮夷公認為,只要長草的地方,所生產的一切都屬天子所有。除了分封田地要交稅之外,國人(包括貴族和老百姓)在非分封地(山川林澤)打的獵、釣的魚、砍的樹等等土特產,都是上天賜予天子的,你獲取了就得交稅,稱為“專利”稅。

    周歷王覺得夷公很有經濟頭腦,說的有條有理,理論上可以增加國庫收入,並且操作性很強,具體操作方法是屬地管理原則。這下諸侯們傻眼了,屬地管理就是諸侯幫忙統一征收,統一上交天子。

    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周朝推行的分封制,實際就是天下土地皆歸貴族所有,所謂老百姓,是沒有土地所有權的。貴族只向天子繳納分封土地的稅,實際上非分封土地也屬于貴族的,由農民和農奴幫忙貴族開墾耕種,但獲利從不上繳,屬于灰色收入。這樣說來,周歷王所推行的“專利”稅,就是解決非分封地歸屬問題,諸侯貴族們享受了數代的額外財富,轉眼之間就要被天子所掠奪。

    于是,周歷王就犯了第二個常識性的錯誤——與國人(包括貴族與百姓)爭利,損其利。

    第一個不服氣的就是鄂國(西鄂國,今南陽,與銅綠山的鄂國不是同一個國家)。

    鄂侯原本在殷商時代就與西伯昌、九侯位列三公,屬于南方非常強大的諸侯國,與西伯昌關系很好。後來周武王立國後,周武王與周成王拋棄伐商時與鄂侯的革命友情,不斷將鄂國進行分化,割裂成了一個個小國,鄂侯對周王室很不滿。

    這種情況下,導致鄂國不僅國小,封地也不多,唯一好處是山川林澤很多,灰色收入不少,但現在按照周歷王推行的承包責任制,鄂侯要把灰色收入全部上交,原來吃肉,現在連湯都喝不上。

    封地小了不說,上繳的“專利”稅也多了,所以鄂候意見相當大。

    看到周歷王軍隊討伐淮夷時的種種沒找到狀態的表現,鄂侯便鐵定了反心,站在重振祖先尊嚴的角度上,動員本國所有軍事力量,聯絡淮夷和東夷部落,出兵直攻周朝的東部疆域和南部國土,聲勢浩大,氣勢凶猛,一直打到成周附近,引起周王室朝野恐慌。

    周厲王沒想到小小的鄂國竟然帶頭造反,膽子比楚子封王還大,決定給鄂國點厲害瞧瞧,順便向其他諸侯國示威,于是從宗周調來宗六師,從北部調來殷八師,共計14個師團,從洛陽、商洛兩個方向向河洛地區聚集,企圖形成夾擊之勢,一舉殲滅鄂夷聯軍。

    令周厲王詫異的是,兩軍實力不分仲伯,此仗打的異常艱苦,僵持不下之時,各諸侯也拋棄前嫌,親率私家兵車百乘交與厲王,經過激烈的戰斗,周厲王最終擊敗鄂侯,俘虜鄂侯馭方。

    周厲王嚴厲的看著馭方,大聲質問,周朝對鄂國不薄,十幾年前周夷王還破天荒的給了鄂國“玉五黾I 砦迤ャが肝迨庇藕翊觶 緗裎 我醴鈦粑ュ 磁眩棵壞仍Ψ交卮穡 芾魍醣閬鋁  浯退潰  環幟信 嫌捉 湟淖澹 拔鷚攀儆住保  豕稹br />
    鄂國,當時為周朝重要諸侯國,掌控了南陽盆地進出中原的門戶,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周王室對鄂候相當器重。鄂國聯夷反叛,看來是真的惹厲王生氣了。

    周厲王攻鄂之戰後,北部淮夷趁周朝宗六師、殷八師元氣大傷,組織兵馬發動更加凶猛的進攻,一路浩浩蕩蕩,深入到周朝的中心地帶,即將打到伊水、洛河之間。如果淮夷佔領伊洛地區,宗、成二周將首尾不能相顧,屆時淮夷可放馬揚鞭,整個中原無險可守,亡周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事態緊急,周厲王也不想做亡國之君,親率成周八師,自洛水上游連續發動多次亡命反攻。最後打得淮夷無法招架,只得敗退,紛紛逃竄。周軍乘勝追擊,所獲俘虜全部斬首,奪回被淮夷擄去的周民四百人。

    周厲王攻鄂和平定淮夷的勝利,大振軍威,周王室的國威、軍力逐漸回復狀態。

    如果周厲王能夠接受鄂國反叛一事的教訓,深刻反思,調整國策,修身養民,也算一代有作為的君主。

    但被勝利沖昏頭腦的厲王認為,這次攻鄂伐夷之戰,全賴經濟學家榮夷公的“專利”推行的成果,才讓周朝短時間內國庫充盈,糧草豐盛,才能夠在調動大軍時,後勤能夠得到全面保障,為長期的軍事行動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結合當時實際來分析,這種認知是狹隘的。一個符合國家發展的決策,絕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調整,不斷地適應國情、民情而做出相應對策,分化各種階級矛盾,從而推動整個統治機器的有序運轉。

    亡國,很多時候都是從統治階級內部開始瓦解,外敵入侵,只是一方催化劑而已。

    卿士芮良夫就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公元前848年(厲王三十年),芮良夫看到階級矛盾就快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對周厲王說再這樣下去,王室將要衰落了(“將卑乎”)!

    周厲王很吃驚,焦急的問愛卿怎麼了,現在不挺好的嗎?有吃有喝的。

    芮良夫于是就針對“專利”提出自己意見︰山川林澤所產生的東西是野生的,不是租地人工養殖的,沒合理的理由交稅。如果你將天地所養育的精華而獨佔,從山川林澤所產生的利而收稅,將會產生矛盾。看似國家強盛,但是是以損害國人的利益換取來的,民怨很大,不得不防啊。

    周厲王頓時醒悟,原來民怨很大啊,芮愛卿放心,我知道怎麼做了。

    芮良夫本來準備了幾份勸諫的,打算一而諫、二而三諫的,沒想到天子悟性相當高,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錯誤,不由感嘆高智商家族就是與常人不一樣,放心的先行告退。

    周厲王上課喜歡開小差,只听懂了接近下課尾聲後面的幾句話——民怨很大,不得不防。

    很簡單,讓有怨言的國人不說話不就行了。

    于是周厲王招聘到一個巫師團隊,來幫忙監听那些私議朝政者,然後處決。

    這個巫師團隊是有特異功能的,具體體現在隔牆總听耳、千里也傳音,具有順風耳的功能,每天及絞盡腦汁為厲王提供了大量的有怨言的國人名單,周厲王也很認真的對待這些人——殺無赦。

    沒過多久,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只能互遞眼色示意,臉上堆滿了今天你還好嗎的互相關心般的笑容。周厲王見此非常高興,馬上告訴芮良夫說效果很好,百姓不再有議論了。

    芮良夫瞥了他一眼,沒好氣的丟了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周厲王很納悶,覺得芮良夫不通情理。

    作為一個國君,應該想的是讓百姓兜里鼓鼓的,而不是想盡辦法掏光百姓的荷包。不管是房價、教育、還是醫療等項目,你掏光了百姓的家底,遲早還是要還的。

    公元前841年,川崩了,喪失自由表達功能的國人實在無法忍受厲王的暴政,在部分貴族的慫恿下,舉行大規模暴動,手持武器圍攻王宮,要殺周厲王,周厲王被迫逃離鎬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山西霍州)。

    國人攻進王宮,沒有找到周厲王,抱著不能空手而歸的想法,轉而尋找太子姬靜。周厲王的兒子沒來得及和他父親一起跑出國,還藏在召公家中,國人知道後,就把召公家包圍起來,于是召公以自己的兒子代替姬靜,國人殺之,太子得以脫險。

    周厲王逃亡到彘後,衛國的衛武公帶兵趕到了鎬京維護秩序,于是召公便出面代表周厲王的舊臣,請衛武公暫時代行執政,自己和周公等輔政。因為衛武公名和,他的封地在共(河南輝縣),因此又稱為共伯和。

    共伯和執政的時期稱為共和行政。

    前面提到過,共和行政是編年史上的一件大事。

    正是從共和行政開始,中國的歷史有了確切的紀年,從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來不曾間斷,是中國歷史得以保證延續性的重要開端。

    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歲次庚申。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楚820》,方便以後閱讀大楚82012、共和執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楚82012、共和執政並對大楚820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