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亂起蕭牆

第十九回 于成龍坐堂斷刑獄 陳天一割銀買平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二月河. 本章︰第十九回 于成龍坐堂斷刑獄 陳天一割銀買平安

    qzone.io,最快更新康熙大帝——亂起蕭牆 !

    第二日清晨,陳潢帶了一個小奚奴,騎馬來至清江城。果見城內生意蕭條,街衢清靜,百姓衣衫襤褸,面有饑色。道台衙門設在城西一座廢了的五通神廟里,神像在湯斌任職時已被扔進運河。于成龍一到任,因嫌吃飯人多,把三班衙役裁掉了大半,只請了個鄉下寒儒在衙中幫辦文書,偌大的院子空落落的,甚是寂寞。陳潢邊走邊顧盼,心中暗自嗟訝︰何以連肅靜回避牌子也一概不設?看那門楹時,卻是︰

    看階前青草無非生意

    守堂中昏燈恐懼冤抑

    字體蒼勁有力,恰也如于成龍這個人,陳潢不禁一笑。

    門口一個年輕衙役看過陳潢帶的河督府公事,將他引至大殿耳房,端了一杯白開水送過來,笑道︰“道台就要升堂問案,不能接客。爺就在這兒暫且等待,也好瞧我們老爺斷案。只兩起案子,一會兒就完。”說著便撢撢椅子,請陳潢坐下。陳潢一邊就座,一邊笑道︰“久聞于觀察政簡訟平,果然不錯,一天只有兩起告狀的!”那衙役笑道︰“一件是告忤逆,于爺見縣里斷的不公,調上來重審;第二件是我們爺撞見的,您一瞧就明白——小的外頭還有差使,不便奉陪了。”說完便匆匆去了。

    陳潢啜著茶水打量這間耳房,看來這是于成龍的書房兼簽押房了。靠牆一溜兒是垛滿了書的書架,案頭也全是書和待批的文案。竹椅木桌,雖不奢侈華麗卻是十分整潔,極似三家村老學究的私塾。最顯眼的是東壁上掛的中堂畫,上頭卻不是山水花鳥蟲魚,卻是一望無際的青蔥可愛的白菜。兩邊聯語是︰

    官不可無此味

    民不可有此色

    ——母于方氏囑吾兒成龍

    字體娟秀柔韌,頗有大家風範。陳潢點了點頭,閑踱了兩步,信手抽出一本書看時,卻是吳少平的《治河齊民》。這是他早讀過的書了,隨手翻閱,見上面天地頭、邊角、行間注有密密麻麻的細字,細瞧時,仍是“防河保運”的爛套子,不禁失望地合住了書閉目沉思。

    “升堂�@ br />
    外面忽然一聲高唱,接著便是一片岑寂。

    陳潢坐在書房里,門大開著,除了堂案正位,堂中情形俱都一目了然。只听堂上一陣衣服響動,料想那個不近人情的于成龍已是升座。接著便听于成龍吩咐︰

    “帶劉張氏控子忤逆案人等上堂!”

    大堂上立時氣氛緊張起來。陳潢覷著眼瞧時,共是四個人,腳步雜沓依次進來跪了。兩個老漢,都在五十歲上下,一個長得十分清秀的青年僕人,還有一個少年,很有點弱不禁風的模樣,哭喪著臉跪在角落,離陳潢很近——不用問,這一定是被控告的忤逆兒子了。幾個人報了身份,陳潢方知兩個老頭兒,一個是被告的伯父,一個是舅父,正詫異為何不見劉張氏,卻听驚堂木“啪”地一拍,開審了。

    “劉標,”于成龍開口問道,“是你代你家主母控告劉印青忤逆不孝的麼?”

    他的聲音很和藹,不似大堤上那個傲氣十足、咄咄逼人的于成龍。陳潢不便偷看,忍不住揣想著和顏悅色的于成龍是個什麼模樣。

    “是。”年輕僕人叩頭答道。

    “倒瞧不出,你年紀輕輕,卻懂得忠心事主啊!”

    “小人雖不讀書,也知道食人之祿,當忠人之事,這是為僕之道。小人在清江多年,都曉得小的是好人。”劉標顯然識得幾個字,回話十分得體。于成龍沉默良久,說道︰“那好,你將這不孝子的忤逆實跡講說一遍!”劉標又叩了頭,便滔滔不絕地說起來。這少年如何放著書不讀,終日浮蕩。半月前主母因他不去學堂,偶然說了幾句,少主子竟跳腳大罵,頭觸主母撲倒在地。主母無力管教,只得命小人告發。求道台明鑒,維持縣里原判,將少主人出籍另居……

    那劉標口齒十分伶俐,口說手比,時而攢眉痛心,時而搖頭嘆息,說得滿堂人都怔了。因近在眼前,陳潢看那少年時,卻是面白如紙,渾身直抖,低著頭,用手指狠命摳著磚縫兒。

    劉印青抬起頭,乞憐的目光向上看看,嘴唇動了一下,深深伏下身子,哽咽道︰“是……實。小人實在無話可說,但求師尊發落學生幾板子,只不要將學生出籍……”

    “嗯。”陳潢听于成龍頓了一下,接著便霹靂火閃似的發作了,“王法無親,你曉得嗎?!你身為童生,聖賢之書你讀過,本道講學你听過,平日本道看你品學尚好,殊不知你在家竟無法無天!為何不尊寡母,犯上不孝——來啊!”

    “扎!”

    衙役們轟雷般答應一聲,劉印青已抖成一團,顫聲乞求︰“道……道台,老師,您……”

    “饒你不得!”于成龍斷喝一聲,震得滿堂亂顫,卻沒有立即扔下火簽,呵呵一笑對劉標道︰“你是忠僕,又是好人,還懂得‘食人之祿忠人之事’。真乃好綱紀、好長隨——既如此,理當代你家少主人受杖!”

    這急轉直下的判決驚得滿堂人瞠目結舌愕然相顧。不但劉標面如土色,連瞧熱鬧的陳潢,手中茶水也潑撤了一地。

    “愣什麼?”又是炸雷般一聲咆哮,“脊杖四十!”便听“ 啷”一聲,四根火簽兒已是摜了下來。

    衙役們又驚異又好笑,答應一聲,架著張皇四顧的劉標,拖至堂口按定了,便听到一陣  啪啪板子聲,打得劉標殺豬般嚎叫。半晌打完了,又拖進來跪了,便听于成龍叫道︰“劉德良,你可是劉印青的伯父?”

    “小老兒……是。”

    “劉印青不孝已非一日。他生父亡故,你做伯父的便有訓教不嚴之罪。”于成龍不緊不慢地說道,“本道要責你四十脊杖!”

    “大大大……人!”

    “你怕什麼?”于成龍冷笑一聲,“有忠僕在嘛,難道叫主子受杖?——來!將‘好人’請去受杖!”接著火簽兒又毫不猶豫地扔了下來。

    陳潢見此情景,已知于成龍用心。這種斷法不但沒見過,連听也沒听過,幾乎失聲笑出來。

    接著又是一陣板子,打得劉標魂不附體,只含糊哭腔兒叫喊哀告,于成龍哪里睬他?

    一時完了又拖上來,劉標已是面無人色,殷紅的血跡透過後襟,倒在地上**。卻听于成龍又笑道︰“張春明,你身為舅舅,也有訓誨不明之責,也須得責三十杖!”不等張春明答話,簽兒已扔下來,“休要驚慌,還是‘好人’代杖!”

    劉標臉色死灰一樣難看,頭上大汗淋灕,爬在地下搗蒜般磕頭︰“大……大老爺超生,小人實實受不得了!”

    “哪里的話!”于成龍縱聲大笑,“‘好人’焉有不做到底之理?人不笑話你,倒要說本道不肯成全了!”接著腔調一變,又是簡單的一個字︰“打!”

    這一次劉標已無力嚎叫,先頭還能哼兩聲,後來連**也不能夠。滿堂寂靜,只听堂外一板又一板敲在背部皮肉上。發出“噗噗”的響聲,听得陳潢毛骨悚然。三次共打一百一十脊杖,劉標再被拖上來時,已是發昏,直挺挺地趴在地上,氣若游絲般說道︰“求,求大,大人……”

    “按大清律三百十二款,劉印青本身應受四十杖,重枷三日。”于成龍老官熟牘,流利地說道,“‘好人’,你自願代杖,情殊可嘉——你家少主人尚有三日重枷之苦,一發由你承擔了吧——此案了結,劉印青著回府由劉德良嚴加管教,所擬出籍不準!”

    陳潢至此方舒了一口氣,將杯子放下,手心里已全是冷汗。看看窗外日頭,全案斷完,不足半個時辰,便放了心,又看第二案。

    人帶上來了,一個是武秀才,昂首闊步走在前頭。走近時,陳潢方吃一驚,原來後頭跟的被告竟是河工上趕驢送茶的黃苦瓜老頭兒,為人最是忠厚,吃死虧也不會與人拌嘴,怎麼會冒犯了這位衣飾華貴的秀才?陳潢正自詫異擔心,二人已報了名字,那個秀才叫葉振秋。“案情”極簡單,老黃頭清晨起來在東圈挑糞,出來時不防撞上正進茅房方便的葉振秋,弄污了衣裳。

    “你們的情形本道親眼見了,”于成龍在上頭說道,“這事極明白,錯在黃苦瓜。”

    黃苦瓜嚇得渾身直抖,磕著頭結結巴巴說道︰“小老兒雙眼昏花,實在不是故意的,求大老爺……”他看了一眼威嚴的于成龍,下頭的話竟沒敢說出來。

    “本官也很憐你。”于成龍道,“本來事情稀松平常,不告亦可。但葉某不能容你,我亦無可奈何——你是願打還是願罰?”

    “打……怎樣?罰……怎樣?”

    “打,二十小板,”于成龍道,“罰——磕一百個頭賠罪,由你挑。葉振秋,你可願意?”

    葉振秋挖著鼻孔說道︰“既是道台大人斷了,就便宜他這一回!”

    “黃苦瓜,”于成龍拖著長腔,冷冰冰說道,“你想好了沒有?”黃苦瓜委屈得咽了一口唾沫,說道︰“小人……認罰。小人老了,還要養家,挨不得打……”于成龍遂吩咐︰“來人,搬一張椅子,請葉秀才坐了受禮!”

    看著葉振秋大咧咧地坐了,黃老漢顫巍巍地跪在一旁一個一個地叩頭,陳潢心里突然一陣難過,陡然想起這老漢蹣跚著每日在工地送水的情景,每次見了陳潢,都用粗糙得樹皮一樣的手捧過大碗請他喝,如今當眾受辱,自己為座上客,卻連句討情話也不敢說!陳潢不禁別轉了臉。

    磕到第七十個頭時,于成龍突然倒吸了一口冷氣,說道︰“哎,慢著,本道方才忘了少問一句,葉振秋是文生員還是武生員?”

    “回大人話,”葉振秋忙起身答道,“學生是武秀才。”

    “啊,我竟有失計較了!”于成龍爽然驚悟道,“文秀才當叩一百,武秀才叩五十便足數了,黃苦瓜,你起來,你已經磕過了數!”

    葉振秋很覺掃興,懶懶向上一揖,不情願地說道︰“學生告辭了。”

    “告辭?”于成龍的聲音變得又濁又重。“就這麼走不成?”葉振秋莫名其妙地看著據案穩坐的于成龍,問道︰“觀察老爺還有何吩咐?”“沒什麼吩咐。”于成龍臉色一沉,聲音干巴巴的,“欠債還債,欠頭還頭,你欠這黃苦瓜二十個響頭,如何料理?”

    于成龍此言既出,滿堂衙役面面相覷。陳潢也瞪大了眼︰這種事還有個“如何料理”的?葉秀才先是一愣,半日方靈醒過來,臉騰地紅了,脖子上的青筋暴起來霍霍地跳,挺著胸脯問道︰“依著老爺的意思,難道要我這黌門秀才給這個臭挑糞的磕頭?”

    “對了。”于成龍不動聲色,“你給他磕還二十個頭,各自完事。我還有客人等著辦事呢!”

    “奶奶個熊!”這秀才是武的,一開口便動了葷,“你大約犯痰氣病了吧?也沒打听打听葉某是什麼根底!我姐夫是葛制台——”“放肆!”于成龍勃然大怒,“啪”地將案一拍,抓起火簽便丟了去,“本道先革了你秀才,再治你咆哮公堂辱罵長官之罪,二十個頭你一定得還!”葉振秋撇嘴兒一笑,揚著臉看了看瘦骨嶙峋的于成龍,吼道︰“你敢!”

    “哼哼!”于成龍獰笑一聲,“莫說你是葛禮的遠房小舅子,便是王子,爺也敢依律究治——掌嘴二十!”

    “喳!”衙役們大約平日領教過葉振秋的霸道,現有本官做主,早已躍躍欲試,齊應一聲惡虎般撲過來。葉秀才猝不及防,早被死死綁住按跪在地,又怕他有武功,竟不往外拖,就地摘了纓帽,沒頭沒臉就打了二十耳光。葉秀才的臉頓時漲得像紫茄子一般,鮮血順著嘴角往下淌。打完,衙役們又架著他給黃苦瓜磕了二十下響頭,才將此案結了。

    陳潢在旁看了不足一個時辰,只覺迷離恍惚,目眩神移,正自發呆,于成龍已無聲無息地退堂走了進來,神氣閑適得像剛剛散步回來。因見陳潢面前擺著書,點頭微笑道︰“陳先生可謂手不釋卷——于某公務在身,讓客人枯坐,失禮了!”陳潢忙起身一揖,答道︰“哪里!觀察大人審斷案件如此明快,令人欽佩!陳潢文弱書生,在此听得驚心動魄!”

    于成龍清 的臉上泛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容——才士好名,看來他並不厭惡這種真心實意的捧場。陳潢見他顏色霽和,便順勢攀談道︰“于大人,第二案學生領教了。只第一案覺得斷得古怪,覺得處分似乎狠了一點。”“狠了?”于成龍笑道,“他三日不死,我再枷三日,這樣欺主的奴才,豈能放他回去作耗?”

    “啊!”

    “此案的底細堂上難以明言。”于成龍嘆道,“這奴才與他主母有私已是三年,只嫌了劉印青礙眼——若不是瞧著印青這孩子是個孝子,我一兜兒全翻轉來,叫他們奸夫奸婦一並死在清江街頭!”陳潢也嘆道︰“看這兩案,便知地方官不好做,清官尤其難做!”

    听陳潢說得體貼,于成龍不禁也動了談興,叫人端過一杯水來喝著,說道︰“這算什麼難,只要骨頭硬,不向著富戶、上官就成。去年我在寧波府,曾只身入匪穴,收撫湯行義一干人,匪首中就有一個不肯受撫的,因見眾人都從了,他就獨自離去,臨走時還說了一副聯語,說‘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冠立于朝。’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你猜他怎麼講?”他看了看陳潢,又道,“他說︰‘頭一句是聖人的話,不必說了;第二句盜跖之言也是真理——原本是人,戴了官帽子,就成了禽獸。’——這個話一年多來一直在我耳邊響!”

    “後來呢?”

    “這不是草莽之賊,後來我著人擒住斬了。”于成龍的語氣很重,看得出心里很不平靜,“雖說殺了他,我心里卻一直在想︰我們做官的,如不能慎獨省身、正心立品,豈不真叫他說中了?”一邊說,目光刀子一樣向陳潢掃過來。

    “大人不必疑心,陳潢從不入公門為人說官司,撞木鐘!”陳潢爽朗地一笑,“言歸正傳,——其實方才我們已經在說這件事了——是這樣,昨日回署,我們幾個計議了一下,清江去年遭水,今年春荒如此,也難怪大人著急。靳帥著我來,與大人商議一下賑民的事。”

    于成龍眼下整日犯愁的便是這事,苦笑了一下說道︰“談何容易呀!這里的大戶縉紳,我已召他們來說過了,不許囤積居奇,米價一概平糶,但也得老百姓手里有錢才成啊!”

    “所以靳大人才命晚生來的呀!”

    “你是說——”于成龍眼中煥然閃光。

    “今年河工銀子已經派了用場,”陳潢說道,“但去年工銀尚有五萬,原打算明年修清水潭大堤作賠貼用,現在庫中。如大人急用,可暫移過來救荒——將來還銀也可,以工換銀也可,往清江口河堤上栽草,算是河工出項,如何?”

    不等陳潢說完,于成龍霍地起身來,搓著手連聲說道︰“好,好!有五萬銀子,可濟十萬人春荒生計,吾復何憂?吾復何愁?”陳潢見他如此動情,心里一熱,正想說話,于成龍卻倏地轉身問道,“這銀子要幾分利?”陳潢一怔,又笑道︰“還要什麼利息——都是替皇上辦差麼,大人何必多疑?我們也都是讀書人,義利之理也還懂得!”一番話說得于成龍高興得有些坐不住。想想昨日在堤上和靳輔過不去,于成龍倒覺不好意思,遂笑道︰“陳先生,休怪昨日無禮,我是急的!清江道里開春以來已餓死一百單八人,天罡地煞俱全,數兒大得嚇人!我連彈壓帶撫慰,才沒出事。但人肚子不是空話填得飽的,為民父母的能不焦心?——這樣,栽草的事我們全包,連樹也全由我們栽!”

    “于大人,正堤上不能栽大樹!”陳潢說道,“樹根固然有固堤的效果,但秋汛來時多有風雨,堤土松軟,樹干一搖,大堤便容易裂縫決口,這種事學生已實地查看過……請大人詳察!”

    于成龍起先還笑著,至此已是斂了。說到治河術,仍舊是道不同不相與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康熙大帝——亂起蕭牆》,方便以後閱讀康熙大帝——亂起蕭牆第十九回 于成龍坐堂斷刑獄 陳天一割銀買平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康熙大帝——亂起蕭牆第十九回 于成龍坐堂斷刑獄 陳天一割銀買平安並對康熙大帝——亂起蕭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