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僕!
在大遼契丹,婚俗是非常獨特的。,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遼史中關于“青牛白馬”的傳說,不僅記錄了契丹民族最早的起源,還反映了這個民族最初的婚配習慣。
以“青牛”為圖騰的血緣集團被標記為耶律氏;
以“白馬”為圖騰的血緣集團被標記為蕭氏。
在經歷了漫長的社會變遷之後,契丹族依然遵循著兩姓互為婚姻的特點,舅舅可娶外甥女,外孫女敢嫁外公。
遼代帝王娶後,尤其是娶原配妻子,只能在蕭氏家族範圍內選擇。
到了遼聖、興、道宗時期,這種情況更是達到了巔峰,由于這三個皇帝的皇後均出自述律平父族蕭陶瑰一家,故出現了“一門三後”的說法。
蕭家有女初長成,嫁給耶律做皇後。
參加選秀是每個蕭家少女的命運或責任和義務,每三年一選,經過層層選拔,將才貌雙全的未婚女子選入皇宮,充實後庭。
這一年的大遼契丹皇帝選秀跟往年一樣,全是蕭氏一門的女子,有的還是彼此相熟的,甚或原本就是出自一門的。
頭頂上的那塊天,好藍呀,是藍寶石的那種藍,天然的,浮著幾縷細細的、若有若無的綿。
一時間,在偌大的宮門前,花團錦簇,脂粉成堆,但卻並非都是綠肥紅瘦,嫩臉修蛾的俊俏模樣。
甚至,有的女孩兒明知自己是選不上了,只是為了來湊個熱鬧,抑或是感覺好玩,只是把這樣的一場盛會當成了一次難得的游戲,開開眼界而已。
當然了,更多的是抱著勢在必得之心而來的,比如這個叫蕭菩薩哥的少女,因為深深地愛上了當今的小皇帝,已經迫切得幾天幾夜沒睡覺了。
“菩薩哥,你也來了呀”
一個嬌滴滴的小聲兒在身後輕輕地響起,很好听,似曾相識。
“啊,是你呀怎麼,你也來選秀嗎”
菩薩哥聞聲轉身一看,不禁想笑,難道她也是來選秀的嗎怎麼可能呀太可笑了她也配
站著她身後的可是一個丑丫頭,玉人一樣的身材卻長了一副黝黑的面容,讓那原本極標致的五官竟然顯出幾分獰猙的味道來。
“啊,是的,我是跟隨著父親和哥哥們來京辦事,順便湊熱鬧的。”
丑丫頭並不介意從四周射過來的那些異樣的目光,非常的淡定地說,還大大咧咧地笑了起來,玉齒雪白,櫻桃小嘴兒。
“唉,可惜了,這要是面皮能再好一些,她一定是今年選秀的花魁,沒準兒將來的皇後就是她呀,可惜了,可惜了”
人群中,除了異樣的目光,還有很多表示惋惜的男男女女們。
自古以來,不管是哪朝朝代,所謂的“選秀”都是一樣的,以貌取人。
此次大遼選秀也不例外,經過類似于政審的馬馬虎虎的初審後,合格的蕭氏女兒們會被分成兩人一組,由嬤嬤引領著進宮去被選看,其余的則在宮外候著。
選看的方式也很簡單,進到宮里,朝著坐在上面的太後和大宰相叩頭,然後站著听候吩咐,太後和大宰相對于比較中意的人選會問上幾句話,那些不中意的就問也不問了,謝了恩出宮去便可。
當今的太後是蕭綽。
當今的大宰相是韓德讓。
這二位的關系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在此就不再多言多語了。
當今皇上尚在年幼,還沒有臨朝稱制,這次的選秀,意義非凡,不僅僅是為了廣選妃嬪充實後宮,更要為大遼物色新皇後的不二人選。
待選的秀女們兩人一隊,魚貫而入,有的很快就出來了,有的則要遲一些,很快就出來的神情黯淡,匆匆離開,遲一些的則笑逐顏開,會在宮門外故意多逗留一會兒,顯擺之情溢于言表。
其中,最悠閑的還是那個丑丫頭,她被安排在隊伍的最後面,正在東張西望著。
她發現,蕭菩薩哥自打進去後就再也沒有出來,看起來是不離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