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快?”
張允修被驚了一瞬,轉念間又想到已經七年過去,自己都快二十五歲了,便也覺得不算快了。
眼中的復仇之意逐漸燃起,張允修的目光愈發堅定,他對張重輝道︰
“接下來該怎麼做?我都听你的!”
“接下來……”張重輝似乎有些為難地看著張允修,欲言又止著。
張允修知道張重輝的意思,對方是怕他接下來會臨陣退縮,于是他保證道︰“你放心吧,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都敢去做!”
張重輝想了想,還是說道︰“我知道你的決心,可我還是要跟說,這條路會很長,因為咱們的敵人是皇帝,而且,他恨我們張家入骨。”
“我知道這很難!但我不怕!”張允修仍舊堅定無比,眼中殺意騰起的同時,他咬著牙狠道︰“哪怕是搭上我這條命也無所謂!我要他們死!”
“好!”張重輝這才滿意點頭,他要的就是一個肯定的答案。
這條路不好走,張重輝如今的這副身軀又只有十三歲,雖然個子比同齡人高,力氣也比同齡人大,但終究勢單力薄。
所以,他必須要有一個人來幫他!一個心甘情願!且不怕死的人!
“要怎麼做?”張允修急切詢問著,他恨不得馬上就讓那些人死!
張重輝笑了一下,開玩笑似地決定道︰“當然是先進京,投奔我那老丈人了。”
……
順天府,紫禁城,文淵閣。
此時的內閣中,只有次輔許國,與‘丁憂’回來的閣臣王家屏二人。
王錫爵已經徹底辭官回家,首輔申時行則是因為近來壓力太大病倒了,正在家中養病。
值得一提的是,申時行的‘請假條’已經呈上去了,然而萬歷皇帝朱翊鈞仍舊是已讀不回狀態。
此時,許國與王家屏二人,就工部主事張有德上疏皇帝冊立太子一事,展開著激烈的討論。
許國先是非常氣憤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道︰
“冊封太子明明就是禮部的事,張有德他一個工部主事沒事摻和什麼啊!
這下子好了,皇上一怒之下要等皇長子十五歲以後再立太子!
十五歲啊!皇長子今年都十歲了還沒出閣念書,尋常人家的孩子這麼大年紀也該念書了!”
王家屏也很憤怒,但他的立場與許國不同,他不認為張有德有錯,于是他道︰
“這都八月了,皇上卻一句不提去年說好的冊立太子一事,張有德雖身在工部非禮部官員,可咱們同朝為臣皆是同心一體,都是為了天子君父,都是為了國本早立,也都是為了以安民心。”
許國見王家屏的意見立場與自己不同,當即便轉彎道︰“也是,話說這都八月份了,皇上也不提一句冊立太子的事,他該不會是在故意引誘我等臣子們主動上疏,好像如今這般大怒拒絕冊立一事吧?”
“不然呢?”王家屏無奈笑笑︰“皇上這是挖好了坑給咱們跳啊,如今違反‘約定’在先的是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君父大怒,咱們也只能是無話可說啊。”
“難道咱們真的要等皇長子十五歲了,再來議立儲之事嗎?”許國不滿道。
“絕對不可!”王家屏堅定搖頭,又道︰“皇上這是鐵了心不想立皇長子為太子,想逼咱們同意他立皇三子為太子,可這不合禮法規矩!絕對不行!”
“可是……”許國有些猶豫地小心試探道︰“若是將皇三子過繼到皇後的名下,皇三子就是嫡子了,這樣的話,按照有嫡立嫡的祖制來說,似乎也不會不符合禮法規矩吧?”
“這更不可!”王家屏這次反對的更加堅定了,十分嚴肅道︰
“皇上如此寵愛鄭貴妃,就算將皇三子過繼到了皇後名下,也就只是名義上過繼過去罷了。
假以時日,皇三子若是真登基為帝,到時鄭貴妃就是母後皇太後,你難道忘了高拱是怎麼被張居正給擠走的嗎?
退一萬步說,就算不會出現那樣的事,但鄭貴妃為人德行不正,狐媚惑主,如此禍水要是當了太後,我大明朝的天,豈不得亂了!”
王家屏的話像是警醒了許國一般,令他連連點頭道︰“的確如此……”
高拱是怎麼走的,他們都很清楚,若不是有李太後支持張居正,走的人就是張居正了。
然而許國面上雖如此受用,實則心里想的卻是︰我為何就不能是張居正呢?
“所以,如果皇上一定要立皇三子為太子的話也可以,那就先賜死鄭貴妃!再將皇三子過繼給皇後為嫡子!”王家屏冷漠說道。
許國听了這話不由得冒了冷汗,畢竟誰人不知皇帝陛下有多寵愛鄭貴妃,直接逼皇帝賜死所愛之人,這可是找死行為。
“咳咳……”許國咳嗽兩聲,急忙將話題從鄭貴妃身上扯開,道︰
“如今元輔生病不在內閣之中,百官們又群情激昂,咱們到底要如何是好啊?”
王家屏想了想,道︰“立儲是家國大事,絕對不可讓皇上如此亂來!依我看,要不咱們就召集百官一同聯名上疏,讓皇上給全天下一個說法吧!”
“可皇上若是照舊不理睬咱們的上疏呢?”許國問道。
畢竟這些年以來,皇帝陛下除了軍國大事有朱批以外,已經有好久沒理他們這些臣子們的諫言了。
王家屏一副不畏強權的模樣,振臂一呼道︰“那咱們就脫帽跪在皇極門外!直到皇上給個說法!”
“好!”許國也被整得有些熱血沸騰了,當即便抄起毛筆,草擬起了聯名奏疏。
……
聯名奏疏很快就擬好了,檢查謄抄過後,便是要拿去給百官們簽名了,畢竟聯名嘛,大家都得簽字代表自己的立場。
文官們自然不用說,一個個得知此事後表示十分支持,並在聯名奏疏上,大筆揮灑上了各自的大名。
這些文官們就連被皇帝下旨打板子的準備都做好了,許多人更是懷揣著這樣的一個想法︰
“萬一自己也能像被武宗皇帝下旨打完板子後的王守仁一樣,也能在‘龍場’中悟出大道就好了!”
人人都不是王守仁,人人卻皆想成為王守仁。
王陽明此時若是還活著,看到這一幕怕是要笑道︰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聯名奏疏很快便簽好了名字,就連一些沒有什麼實權的武將也被強按頭簽下了名。(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