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進去,外面冷,小心感冒。”
    甦向東剛把頭伸進去,又爬出一個甦向陽,張口就是爸,我要拉屎。
    甦宇臉都青了,太丟人了。
    “能不能忍一忍?到了你舅爺家再說?”
    “你太姥姥還在等我們呢,你怎麼還那麼多事?”
    “行了,讓孩子拉唄,憋著多不好?”
    甦勝走過去,拉住麻繩,一把抱起甦向陽。
    “走,大伯帶你去拉屎。”
    “大哥,我帶他去吧?”
    黃夙娥伸出頭,想帶孩子去。
    “不用,外面冷,你們車里待著吧。”
    馬車里不光有黃夙娥,還有李秀琴,兩兒兩女,兩兒分別是甦向東,甦向陽,兩女分別是甦瑩瑩,甦玉玉。
    且排序就是這麼排的,甦向東是大哥,其次才是甦向陽,然後甦瑩瑩生了後,大哥覺得名字要相近,才顯得親近,才給自己閨女取名甦玉玉。
    當然,除了這兩兒,還有一個小老弟那就是甦寧,他是正兒八經的外甥,自然要去磕頭了。
    雖然過了年也才十二歲,同歲的有甦向陽,甦向東,其中甦向東年紀最大,大幾個月。
    但小老弟甦寧,個頭可一點不低,隨了甦姓人,十二歲已經有一米五了。
    這個高度,在後世十二歲平均身高里,也是最高的一批。
    同時甦向東,甦向陽,也有一米五左右,只是這三個孩子都偏瘦。
    甦向陽去拉屎了,親大伯帶他去了路邊草叢里,甦宇只好停車等待。
    時間不久,甦向東,甦寧,也跳下馬車去路邊撒尿。
    一會功夫,自己的傻兒子回來了,都一米五了,但一臉稚嫩,就差把不懂事刻在臉上了。
    “趕緊上車,磨磨唧唧。”
    甦宇訓斥了一句,還是大哥把話接過去。
    “算了,小孩子嘛,何必那麼苛刻,向陽,上車吧,向東,甦寧,上車。”
    等他們上了車,問了一遍都在車上,這才拍了馬屁股一下,繼續趕路。
    “你不要動不動就訓斥孩子,他們還小,不懂事才是正常的。”
    “都這麼高了,還不懂事?那向東怎麼懂事的?”
    “嘿,你小子,是不是忘了,咱們姓甦的天生就高,基因自帶的。”
    “就連大伯母身高一米五幾,生的兒子甦斌,都有一米七八,可以說只要女性不是很矮,幾乎不受影響。”
    “再說懂事,這事跟心智有關,性格有關,我兒雖然懂事,但你沒看出來嗎?他少了幾分活潑,所以有利有弊,向陽這樣就挺好。”
    “十一二歲正是人憎狗厭的年紀,你還指望他多懂事?別拿身高說事哈,村里跟他同歲的,你又不是沒看到,他們可是高出一個頭。”
    這麼一說,甦宇無話可說,確實,看著跟大人似的,但其實骨子里還是個孩子。
    “所以,遇到事要多想想,不能動不動就怪孩子。”
    “曉得了。”
    甦宇也不是那種死板,不听勸的主。
    他只是一葉障目,總覺得甦向東很懂事,他兒子在人家面前,就像個二哈,傻不拉幾的。
    這才恨鐵不成鋼,可經過大哥點撥,這才發現,十二歲,心智不全實屬正常,當然這個心智不全不是說傻,而是說跟成年人比。
    可甦向東是個例外,他不僅懂事,還是個善于思考的,跟他爹簡直是兩個極端。
    甦勝十一二歲的時候,只知道打架,而他兒子,已經很懂事了,當然,也不是說他不會打架,而是說他知道看清局勢,並不盲目崇尚武力。
    這點十分難得,天天見甦向東這種孩子,也難怪甦宇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這對比太明顯了。
    還好,黃夙娥並沒有,覺得自己的傻兒子挺好的,又听話,又孝順。
    幾人經過數個小時,總算抵達了。
    “到啦,我去敲門。”
    甦宇,甦勝,停下自行車,甦宇去敲門。
    老婆孩子紛紛下車,甦宇進去打開門,順便叫了一聲姥姥。
    立馬幾個表弟就跑出來了,甦宇也沒進家門,等大伙下車了他則是牽著馬車,去了上次那個堂舅家。
    當然,小表弟陪著他去的。
    其他人也是幫忙搬運從車上帶出的野味,各種野雞野兔, 子肉啥的。
    還有甦宇帶給姥爺的虎骨酒,足足十斤,至此甦宇空間只剩下二百五十斤虎骨酒了,這個數字雖然听上去中二,但甦宇也沒想多給,關鍵是姥爺年紀大了,喝不了那麼多。
    給太多,就是便宜幾個舅舅罷了。
    甦宇返回到舅舅家里時,家里人已經見過姥爺和姥姥了。
    “二舅,三舅,我先去給姥爺拜年。”
    “嗯,去吧。”
    幾個舅舅也沒攔著,甦宇直接去了堂屋,見了姥爺,姥姥,磕頭拜年,一氣呵成。
    “你這孩子,一年到頭,就來一次,是不是你幾個舅舅給你臉色看了?誰給你臉色看了,告訴姥姥,我去找他好好說道說道。”
    三個舅舅就在門外,听到這話,尷尬不已,他們可沒給外甥臉色,甦宇不來其一是太遠其二是沒時間。
    甦宇只好解釋一下,並且答應以後常來。
    甦勝已經帶著老婆孩子磕過頭了,大舅帶他們去了大廳喝茶。
    甦宇獨自磕完頭,陪姥爺,姥姥聊了幾句,也過去了。
    因為哥倆還需要去其他幾個堂舅家磕頭。
    沒出五服的舅舅,都要上門磕頭,但需要幾個堂舅家的外甥,差不多都到齊了,交叉式拜年。
    簡單講就是我家的外甥去你家給你磕頭拜年,你家的外甥也需要來我家磕頭拜年,外甥嗎,不就是幾個堂哥家的妹子,嫁人後生的娃嗎,有幾個堂哥,堂弟,外甥就有多少堂舅。
    這拜一圈,不光給舅舅,舅母,姥爺,姥姥,只要是沒出五服,都需要拜年。
    轉一圈差不多也就中午了,回自己親舅舅家吃飯即可。
    那些年甦宇跟姥姥家幾乎斷親,只有人家外甥來他家拜年,他家卻沒有外甥給人家拜年。
    你說要是沒女兒,沒外甥,也就罷了,他們家有,卻險些斷親,好不容易重新相認,可算是揚眉吐氣了,要把這些年欠的頭都磕回去。
    磕完了頭,回去吃飯。
    當然,自己親舅舅,也要磕頭,這是必不可少的,不能老在外面磕頭,親舅忘了,那就太不像話了。
    不僅甦宇,甦勝,他們的兒子,閨女,一並磕頭,反倒是外甥媳婦不需要,即便想磕也會被攔著。
    孩子磕頭,無非是多給一個紅包,對于劉家來說無所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