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第一反應就是去拔刀,然後護著王爺趕緊跑!
可他沒刀。
張牟第一反應就是跪下,可惜甦謹連看都懶得看他。
似乎擺在他眼前的隻果,都比朱禙和那兩個家伙更吸引他。
看朱禙沉默不語,心知這家伙這就算是默認了,倒省了自己一番手腳。
“小朱啊,這隻果小時候你可吃過?”
朱禙搖搖頭︰“沒有,這隻果還是甦公爺當年從海外弄回來的。”
“哈,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
失笑著搖搖頭,隨手把隻果掰成兩半,再隨手遞給朱禙一半。
後者怔怔的接下,也顧不得洗沒洗,就這麼送進嘴里, 嗤一口咬下一大半。
“小朱啊,我沒記錯的話,當年金川門是你和李景隆一起開的門吧?為了搶著開門,你倆還差點打了一架。”
想起當年和李景隆鬧出的誤會,朱禙忍不住失笑︰“是啊,可惜現在曹國公也不在了。”
可甦謹的話題,就猶如天馬行空一般,不著痕跡︰“听聞前晚你吃的不錯啊,專門從威海衛走鐵路,送來的蛤蜊?”
朱禙悚然一驚,愕然抬頭望著甦謹。
顯然,他吃了什麼不重要。
身為王爺,從海邊專門弄點海貨也是他的權利,算不上驕奢淫逸。
而甦謹提起這個,顯然也不是在說這個事。
而是分明在告訴他,今天他選擇進來見甦謹的決定,是對的!
他的一舉一動,早在甦謹的監視之中!
甚至他門外的那點兵馬,可能早就被甦謹的人團團圍住。
只需一聲令下,立刻灰飛煙滅。
可笑一個時辰之前,他還在叫囂對方不過土雞瓦狗耳。
現在看來,他才是待宰的那只土雞和瓦狗吧?
現在想想不禁一陣後怕,如果今天沒進這個門,可能他就走不出這醴陵城了。
朱禙訥訥不知該說什麼,甦謹繼續悠悠道︰“你說你不愁吃、不愁穿,摟著媳婦小妾過小日子多美,犯的著干這提腦袋的活?吃飽了撐的?”
朱禙還是不說話。
不是不想說,而是在思考。
甦謹這句話說的沒錯,他確實是有點吃飽了撐的。
自朱元璋始,對皇室宗親的照顧就一直很不錯。
尤其是他們這些皇子,到了封地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甚至還有很大的軍、政之權。
雖然燕皇兄登基後,逐步收回了他們的軍、政之權,但對于他們生活的照顧卻比老爹更好。
尤其是他這種在靖難時的有功之臣。
朱禙開始迷茫了。
他是什麼時候開始不滿現狀,甚至不惜偷偷煉鋼、制造武器,密謀造反的呢?
是在皇兄要求他卸下軍、政之權的旨意之後?
還是要求他縮減谷王衛?
還是...收到寧王兄的那道滿是憤懣的私信之後?
“甦公爺!”
朱禙忽然驚醒︰“不是我主謀,是寧王兄,是他鼓使我的!”
“這個不重要。”
甦謹擺了擺手,顯然對這種狗咬狗的事情沒什麼興趣。
“寧王的事暫且不說,我且問你一件事,你想好了再作答。”
“公爺請問。”
此時的朱禙,哪還有一點谷王的威嚴?身為上位的‘君’,面對甦謹的時候,倒更像是一個臣。
“造反這種事,光有準備還不夠,朝廷內部一定有人給你通風報訊、遮掩行蹤,說吧,他是誰?”
說著忽然盯著朱禙的眼楮︰“你只有一次機會,想好了再說。”
朱禙沒有回答,只是問道︰“我若說了,公爺能在皇兄面前為我求情嗎?”
“惠而不費的好話,自然能說說,但我不保證陛下怎麼處置你。”
朱禙忽然松口氣般的笑了︰“有公爺這句話就夠了,那個人是...”
..................
“陛下,莫臥兒使者來禮部求援,英軍動用五百多輛坦克,已經攻下他們南部平原,正在向北部推進,如果再不支援,恐怕撐不過幾個月。”
楊士奇剛剛站回去,甦根生又開口︰“陛下,呂宋上書議和,但這質子如何處置,請陛下盡快做出決議。”
話音未落,陳顯又說到︰“徐帥塘報也到了京城,漠北發現英軍坦克集群活動的行蹤,已經讓順寧王(馬哈木)帶著羅剎騎兵去抵近偵查,懷疑對方有南下的企圖。”
“陛下”,紀綱也湊起了熱鬧︰“密諜來報,圍攻迦南的希伯來軍隊忽然停火,開始大範圍向天竺方向轉移,
聯眾軍的部隊也開始頻頻調動,並沒有隱瞞的意圖,目標就是火站河一線。”
朱棣一愣︰“出動了多少兵馬?武器裝備如何?”
紀綱臉色有些難看︰“具體數字還沒有統計出來,但整個聯眾軍加起來,各式輕、中、重型坦克,幾達十萬,
已確知的雙翼戰機、單翼戰機、雙翼轟炸機各機型,超萬余!”
饒是早有準備,听到這個消息的內閣諸臣,仍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陛下,這...這如何去打?”
禮部新任左侍郎郭敏苦著臉︰“咱們的裝備數量遠遠落後于敵,一旦交火後果不堪設想,萬一火站河一線失利,敵軍沿著西域沙漠、草原便能長驅直入,直奔京城!”
朱棣冷著臉掃了他一眼,雖然很不滿,但郭敏說的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如今大明的坦克也有萬余,除了一部分留在腹心作為警備,大部分都被送往前線。
但這數量和聯眾軍比起來,確實是有點少,甚至有些寒酸。
況且近十年未開戰,這些坦克的戰斗力到底如何,其實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迷。
雖然它們是基于甦謹留下的圖紙和技術建造的,但如今甦謹已死,誰也不清楚這些玩意的戰斗力到底如何。
如果真的以一敵十還好,若是甦謹吹牛,豈不是完蛋?
“陳顯,匠造局半年之內可生產出多少裝備?”
鄭賜在三年前已因年邁退居二線,雖然沒有徹底從朝廷卸職,但只負責黎城軍工廠。
如今的工部尚書已經換成了陳顯,也是‘甦系’官員出身的第三個尚書。
足見哪怕甦謹‘不在了’,朱棣也對其十分重視,影響力超凡脫俗。
這也就是大部分學生基本都跟著甦謹走了,不然現在朝中恐怕真的是‘甦系’的一言堂了。
“回陛下”,雖然數據都在陳顯腦中,但他還是端著記錄本認真查看著數據︰
“半年之內,在原材料供給不出問題的前提下,能完成兩千到三千的輕坦。”
說著露出苦笑︰“您是知道的,輕坦的裝甲要求不算高,還能勉力完成,但重坦和中坦遠遠達不到這個數字。”
“傳朕旨意,戶部、工部調用一切資源,全力輔助將作監、匠造局完成輕坦建造,先把西域的機動力量盤活再說!”
朱棣的主意很正。
雖然眼下面對的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困局,但他卻沒有太多的擔心。
簡單的小會開完,各人就各自出去忙活自己的事,只有南鎮撫司的亦失哈留了下來,遞上一份密奏。
“東廠要去醴陵抓密諜習作,還是周思雨親自帶隊?什麼重要的細作,還需要朕的這位副廠公親自出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