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第1085章 聞錦色變,聞紀膽寒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手抽的雞蛋 本章︰第1085章 聞錦色變,聞紀膽寒

    在甦謹忙著賺朱棣小錢錢的時候,錦衣衛攜大理寺、刑部,很快將劉觀誣告案審結。

    這一次錦衣衛鎮撫司算是徹底臭了名聲,尤其是紀綱,在文人嘴里,那就是一條十惡不赦的皇帝走狗。

    以往不顯山不露水的紀綱,這一次算是徹底把特務政治玩過癮了。

    秉著能殺錯就絕不放過的原則,紀綱對牽扯到劉觀一案的官員,徹底下了死手。

    僅兩江被牽扯在內的官員,就高達一百七十三人,這還不算知縣以下的主簿、典史之流。

    風波最開始,仍舊是從都察院引發。

    劉觀倒台以後,李仕魯立即上了辭告,又雙� 蟾 匣叵紜br />
    可惜朱棣直接批復不準,命他重新執掌都察院,甚至連右僉都御史的職務都空著,完全將權利下放給他,足見信任。

    但信任歸信任,紀綱收拾都察院的時候,朱棣也是一副完全放任不管的態度。

    劉觀任右僉都御史的時候,主管文官的彈劾、審讞,而李仕魯則分管軍隊。

    而這次牽扯到彈劾、誣告甦謹及其學生的案子里的,恰恰也是劉觀手下的御史。

    李仕魯那邊雖也稍有波及,但一來職權不符,二來有李仕魯的壓制,受到的波及並不算大。

    只有幾個不大老實的御史,查有實證被捕,其他的無不偷偷松了口氣,暗暗感謝老大人的保護。

    可劉觀這邊的御史,幾乎被紀綱一掃而空,詔獄都放不下這麼多人,硬是從刑部借了一半的大牢關人。

    至于為什麼不去大理寺借牢房,那是因為大理寺也關滿了...

    被捕的這些御史中,硬骨頭確實有不少,但也不乏一頓鞭子就招了的主。

    然後紀綱立即命令錦衣衛,拿著新鮮出爐的名單,按圖索驥、挨家挨戶的去抓人。

    最開始是一些確實涉及此案的知縣、主薄,他們確曾暗中勾結本地士紳,對其反抗攤丁入畝之事不聞不問,甚至暗中相助。

    但小小一地知縣,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膽子?

    被拿下之後,這些人壓根就沒有押回京城,錦衣衛直接就地連夜訊問,拿到供狀之後繼續拿人。

    好信兒的百姓圍在衙門口,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官老爺被錦衣衛押著離開。

    這場風波終于慢慢波及到了州府,尤其是兩江一帶,有幾個府的官員,甚至被一擼而淨、一掃而空。

    這一次錦衣衛可算是出盡了風頭,大名不止是在官場,在民間都是聞風喪膽,借用一句名言,那就是恐怖如斯,可止小兒夜啼。

    擒人風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再次波及到了朝堂。

    百官無不瑟瑟發抖,再現洪武朝的經典名場面——上朝之前先把遺書寫好。

    但紀綱用實際行動告訴他,這麼做完全是多此一舉。

    但凡被他查出來的,還寫什麼遺書啊?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連根拔除。

    茲要是官員被當朝拿下,不出幾個時辰,錦衣衛的抄家大軍就抵達其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一並拿捕,看門的狗都不放過,逮回去炖肉。

    這些日子,整個大明無不聞錦色變,聞紀膽寒。

    加上這些官員的家眷,被錦衣衛逮捕的人已有數千,眼瞅著就要破萬,馬上就要再現洪武年間的輝煌。

    李仕魯和任亨泰雖然也恨劉觀不辨黑白,縱容地方鬧事,對抗新政。

    但紀綱這麼個鬧法也太過分了,這麼鬧下去,不說影響有多惡劣,官員人心惶惶的,還怎麼治理朝綱?

    更何況很多地方衙門,人都被抓光了,誰來治理?

    內閣的幾位首官,無奈之下連夜商議,決定一同上奏勸阻陛下。

    翌日一早,蹇義、鄭賜、李仕魯、任亨泰,就連朱棣的鐵桿親信郭資都上了奏疏,請陛下適時控制事態發展,不要繼續搞株連了。

    哪知朱棣還沒說話,刑部右侍郎李至剛先跳了出來,罵這老幾位狼子野心,‘欲袒護罪臣乎?’

    李仕魯當場被他氣的破了防,當著朱棣的面,擼起袖子就要干他。

    蹇義等人也皺起了眉頭。

    李至剛此人,雖然從始至終都站在甦謹一面,但其未必是為了什麼正義,而是看出陛下絕不可能與晉國公交惡。

    說白了,就是一場豪賭和投資罷了。

    結果他賭對了,所謂的罷黜甦謹,從始至終不過是陛下和晉國公聯手演的一出戲,目的就是為了拔除新政路上的絆腳石。

    而現在作為獲勝的一方,他自然要狂刷存在感,好為自己晉升的階梯添磚加瓦。

    搜捕劉觀余孽案中,除了紀綱和錦衣衛,這位刑部右侍郎的存在感一點都不低。

    甚至好幾次為了和錦衣衛‘搶犯人’,刑部差兵和錦衣衛差點沒動起手來。

    小人,是這些閣部官員對于他的唯一評價。

    但李至剛不在乎,只要他站好了隊,做好陛下和甦部堂的忠犬,自然萬事無憂。

    哪怕甦謹壓根沒指使他這麼做。

    面對李仕魯的老當益壯,李至剛自然不敢,也不屑與之放對,暗罵一句有辱斯文,立馬躲得遠遠的。

    開玩笑,李仕魯雖說年紀大了,但洪武朝走出來的文官,身子那叫一個壯實。

    那麼大歲數的老頭,可胳膊上的腱子肉稜角分明,孔武有力,哪還像個文官?扒了官服活脫脫就是一個屠夫!

    面對官員的勸阻,朱棣不以為意,至于他們說的地方無人管理,直接丟出剛剛寫就的旨意。

    蹇義接過一看,頓時一愣,這...還真是個辦法。

    朱棣的安排,顯然早有準備。

    未曾牽涉到此案的官員,將派出各地充任知府、知州,接替前任的工作。

    知縣及以下的基層官員,將由部分未曾放缺的進士填充,其中又多以北方士子為主。

    而主簿以下的官員,則由國子監、新書院派出監生、生員,以‘實習’為名,協助知縣治理地方。

    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無官可用的問題,還瓦解了南方士族子弟多佔地方官職,結成勢力抗阻朝廷的隱患。

    而進士、國子監、書院學生,出身又各自不同,天然又形成對立,更方便朱棣控制和制衡。

    “實習?這個名頭不錯,既能讓這些書生提前熟悉政務,還能幫朝廷干活,八成又是晉國公出的主意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第1085章 聞錦色變,聞紀膽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第1085章 聞錦色變,聞紀膽寒並對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