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

第833章 品鑒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豬兒夢蟲 本章︰第833章 品鑒會

    肅王府。

    富商雲集,巨賈齊至。

    在座之人,都是天下各地趕來的富商巨賈。

    他們收到範希哲的消息後,當即就動身趕了過來,只因為肅王的名頭。

    不管肅王究竟打得什麼主意,他都是大明親王,還是權勢滔天的大明親王!

    李弘壁隱于幕後,並未當眾露面。

    畢竟他是堂堂大明親王,若是與這些商賈混在一起,只怕那些文臣又要叫囂著彈劾他了。

    範希哲施施然地走到眾人身前,在眾人詫異目光中,手拿木錘敲了敲。

    “咳咳,諸位都是熟人,那客套話也就不多說了,此次品鑒會將會拍賣一些奇珍異寶,以及制定一個商盟。”

    拍賣?

    這種方式,倒是新奇。

    “老範,怎麼個拍賣法?”

    人群中,一名富商提出了疑問。

    範希哲這些年來走南闖北,因為駐顏膏這門生意,與各地富商巨賈都有過合作,所以此刻一眼望去,大部分都是熟人。

    比如出言這個大胖子,就是徽商代表人物,當年給太祖高皇帝捐獻錢糧的江元之子江楓,因為當年的捐獻之舉,因此得到了朝廷的特別優待,一躍成為了徽商代表,執牛耳者。

    再比如不遠處坐著的那個一身儒生打扮之人,叫做王開文。

    此人乃是蒲商王文顯,家財萬貫,以鹽商起家,為商善心計,識重輕,能時低昂,以故致饒;與人交,信義秋霜,能析利于毫毛,故人樂取其資斧,又善勢伸縮,因此成了山西晉商的代表人物。

    李弘壁看著範希哲準備的這些資料,露出了了然之色。

    一個個可都是狗大戶啊!

    這晉商因為開中法,確實賺得盆滿缽滿。

    太祖朱元璋雖然把蒙元趕出了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退居漠北的元朝殘余勢力仍實力不俗,一直伺機南下光復大元,成為大明朝的嚴重邊患。

    隨即為抵御蒙元南侵,朝廷又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宣府、薊州、大同、太原、延綏、寧夏、固原、甘肅9個邊防重鎮,史稱“九邊重鎮”。

    但是為了解決長城沿線駐軍的軍糧運輸問題,太祖朱元璋借鑒宋代的“鈔引法”實施“開中法”,軍隊守邊,商人供餉,以鹽為中介,故曰“開中”。

    簡單來說,就是把食鹽的專賣權授給商人,條件是由商人承擔運糧任務,讓商人們運糧到邊疆,由封疆大吏發給鹽引,然後再回到指定的鹽場憑票買鹽,之後再賣到指定的地方去,由此就產生了不少糧商、鹽商。

    山西是傳統的產鹽地,又靠近順天府,緊鄰蒙古草原,其北邊駐守的軍隊較多,所以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

    這些晉商牢牢抓住機會,充分發揮了運城的食鹽、糧食和上黨的絲綢、鐵器的商業價值,最出名的就是蒲州的王家和張家。

    大明名臣張四維和王崇古,正是出身于蒲州的鹽商世家。

    現在是永樂年間,晉商只是初見雛形。

    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比如眼前這個王開文。

    听見江楓的追問,範希哲早有準備,朗聲回答道:“拍賣方式很簡單,我會詳細介紹每一樣商品的特點優勢,然後宣布起拍底價,諸位若是誰想要可以舉起手中的號碼牌參與競價,最後價高者得。”

    “當然,範某必須得提醒諸位一聲,這里是肅王府,所以希望諸位量力而行,不要惡意競價,若是最後不能交割錢款,破壞了這場拍賣會,諸位想來應該承受不住肅王爺的怒火!”

    此話一出,在場的富商巨賈都是心中一驚,暗自泛起了思量。

    他們當然不敢惡意競價,那可是肅王李弘壁,得罪了他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範希哲一邊說著,一邊有人將部分拍賣品捧了上來。

    一眾富商看了頓時頗為意動,他們一生經商逐利,自然清楚這些奇珍異寶背後代表著的驚天利益。

    似乎為了刺激一下這些富商巨賈,範希哲臉上微微一笑,直接拋出了一記重磅炸彈。

    “其次,為避免諸位不積極,此次前三名競拍成功者,將直接成為日月商盟的成員;前五名競拍成功者,享下一次品鑒會同價優先購買權;前九名競拍成功者,獲得秘制大禮包一份……”

    為了第一次品鑒會大獲成功,李弘壁也是卯足了心思,想盡了辦法。

    這第一次品鑒會,賺取銀錢只是小事,觀察這些富商巨賈的財力,組建日月商盟,將他們給擰成一股繩發展工商業,這才是重中之重。

    自太祖朱元璋起,大明天子都忽略了商稅,還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東西有多麼大的利潤,尤其是三省市舶司等地,那簡直就是暴利!

    所以有必要讓朱棣親眼看看,大明王朝的商賈魅力了!

    一眾商賈听到這些福利,頓時就有些意動。

    只見江楓高聲詢問道:“老範,什麼秘制大禮包?”

    範希哲和煦一笑,直接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也就是說,前九名競拍成功者,可以獲得捐監的資格!”

    捐監?

    這是什麼意思?

    範希哲大有深意地提醒道:“這‘捐’嘛,就是捐錢,而這‘監’,指的是國子監!”

    “諸位都知道,國子監乃是我大明最高學府,也就是說,只要取得了前九競拍成功的資格,這九位就可以舉薦族中優秀的杰出子弟,進入國子監進學修德!”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難以置信地看著範希哲!

    這位肅王爺,還真是好大的手筆,好驚人的氣魄!

    大明朝的科舉制度,完全剝奪或嚴格限制了商人、娼妓、優伶、皂役、胥吏及其他“賤民”及其子弟的應試權。

    也就是說,商賈的孩子想要參加科舉大考,改變商人這卑賤的身份,也不是沒有辦法。

    但是這個辦法,太困難了些。

    李弘壁在幕後冷眼旁觀,瞧見這些富商巨賈欣喜激動的模樣,也是忍不住嘆了口氣。

    士農工商,這是亙古不變的階級啊!

    現在是大明初期的永樂年間,因為太祖爺對商賈得無比痛恨,所以他們的處境很是可悲。

    別說參加科舉大考了,商賈們遭到了朝廷嚴厲打壓,平日里連錦衣華服都不能穿。

    明明家財萬貫,在外面也只能穿粗布麻衣,根本不敢䱇瑟。

    不過到了大明中後期,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以及朝廷的縱容默許,商賈也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

    如張四維、王崇古、馬自強等六部宰執,都是出身商人家庭,還坐到了位極人臣的高位。

    與他們相比,範希哲這些出生在大明初期的商賈,日子可就悲催得多了。

    現在只是給了他們一個捐監的資格,就激動興奮成了這般模樣,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說到底,大明初期的商賈,有錢沒勢,悲催得不像人;大明後期的商賈,有權有勢,猖狂得不是人!(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方便以後閱讀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第833章 品鑒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第833章 品鑒會並對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