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自詡博覽群書,卻對李弘壁這套理論聞所未聞!</br>但偏偏事實就擺在眼前,他想要反駁也找不到什麼理由!</br>龍吉村以前只是個貧瘠的破敗小山村,正是因為龍吉米變成了皇室貢米,給龍吉村百姓提供了其他生存下去的希望,然後他們抓住機會鑽研龍吉米的種植技術,並且將之推廣到整個村子里,這才大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br>這不就是“無工不富”?</br>而因為龍吉米的爆火,各地州府商賈蜂擁而至,去往那龍吉村購買龍吉米,給龍吉村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以致于形成了現如今這般繁華喧鬧的盛世景象!</br>這不就是“無商不活”?</br>至于耕田種地的農戶良民,那更是歷代王朝的根基命脈,只有農戶良民老老實實地耕田種地,歷代王朝的大好江山才會穩固,而且只有百姓子民安心耕種,朝廷才會有足夠多的糧食,手中有糧絲毫不慌。</br>這不就是“無農不穩”?</br>還能怎麼反駁?</br>壓根就反駁不了!</br>姚廣孝深吸了一口氣,怔怔地看著面前的李弘壁。</br>如果說李弘壁說的都是真理,那豈不是意味著大明王朝歷代帝王都做錯了,甚至是華夏王朝的歷代都做錯了?</br>這怎麼可能?</br>然而龍吉村的事實就擺在眼前!</br>一時間,姚廣孝心亂如麻。</br>朱棣也是神情凝重。</br>士農工商,缺一不可,當齊頭並進,而不是一味打壓工商業!</br>李弘壁這番話語,猶如振聾發聵,發人深省。</br>“農稅和鹽稅,這是歷代王朝的經濟命脈,我大明王朝也同樣如此,靠著農稅和鹽稅成功坐穩了江山。”</br>“但這種模式,受苦受難的卻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因為士紳縉紳從中奪走了絕大部分的種地收益!”</br>“所以我們要發展工商業,將百姓從田地里面解放出來,等到工商業發展起來了,商稅將會遠遠超過農稅!”</br>這一點,朱棣和姚廣孝自然是知道的。</br>朱棣曾經與夏元吉交流了無數次,自然也明白農稅和鹽稅的重要性。</br>朝廷稅收就主要依靠農稅和鹽稅,佔了總稅收的九成之多。</br>而剩下的雜稅帶給朝廷的收入,還不足一成!</br>沒辦法,中原王朝歷來都是推行“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這就決定了朝廷稅收主要依靠農稅,而鹽鐵專營帶來的稅收則次一等,二者結合之下成為朝廷稅收的主要來源!</br>商稅想要超過農稅,除非改變“重農抑商”這條國策,但是這怎麼可能呢?</br>就算商稅真有暴利真能夠超過農稅,朱棣也絕對不會這麼做。</br>要知道民以食為天,百姓都去經商去了,沒人願意耕田種地,那糧食從哪兒來?</br>沒有足夠的糧食,老百姓就吃不飽就會餓肚子!</br>你敢讓老百姓餓肚子,老百姓就敢揭竿而起,造你老朱家的反!</br>所以“重農抑商”這條基本國策絕不能變,糧食和田地才是王朝的根基命脈!</br>“弘壁,朕可得提醒你一句,不管你想做什麼,重農抑商這一條絕不能變!”</br>“銀子雖然重要,但遠沒有糧食重要,讓老百姓吃飽肚子,這是天下頭等大事!”</br>李弘壁聞言只是淡然一笑,略顯無奈地攤了攤手。</br>“陛下您想哪兒去了?”</br>“重農確實是國家大計,我又不蠢怎會去改變?”</br>朱棣聞言點了點頭,一顆心頓時放回了肚子里。</br>但是李弘壁緊接著話鋒一轉,又讓他那顆心提了起來。</br>“但是,抑商就不對了,這倒是可以變一變。”</br>“陛下恩師,你們想過沒有,有朝一日光是依靠商稅和鹽稅,朝廷就能夠養活自己,不必再向老百姓征收農稅了!”</br>“到了那個時候,國家工商業發展到了一定水平,老百姓耕田種地不僅不用交稅,反而還會得到朝廷的補貼,這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br>朱棣一听這話,頓時瞪大了眼楮,只覺得自己腦袋有些轉不過彎來了。</br>農稅直接取消!</br>百姓種地不僅不用交稅,朝廷還予以補貼!</br>這他娘地……怎麼可能啊?</br>震撼!</br>無比的震撼!</br>哪怕是以永樂皇帝的智慧和見識,他都接受不了李弘壁的想法。</br>老百姓不用交稅,種地還有朝廷補貼,那會是一個怎樣的盛世啊?</br>“我只是想告訴你們,工商業的魅力,遠遠超出你們的想象!”</br>“舉個簡單的例子,鄭和下西洋,進行海外貿易,那你們自然也見到了,海上貿易的恐怖利潤!”</br>“現如今朝廷已經開始建設邊防海關,所有人往來出海貿易,都必須按照既定標準交納關稅,這其實也就是商稅的一種,而關稅的利潤你們有考慮過嗎?”</br>“這就好比有無數個微縮版的鄭和船隊,間隔不停地給大明帶來收益,雖然他們船隊體量遠遠比不上鄭和船隊,但勝在數量多次數多啊!僅僅只是靠著關稅這一條,大明商稅不久之後就足以超過農稅了!”</br>朱棣深吸了一口氣,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br>海上貿易的恐怖利潤,朱棣自然清清楚楚,不然他也不會頂著壓力讓鄭和出海下西洋了!</br>而李弘壁提出的建設海關一事,朱棣起初還有些不太理解,直現在他才終于明白,海關對大明的重要程度!</br>這他娘地就是一只只下金蛋的金雞啊!</br>只要前期把海關建設好了,後期什麼都不用做,朝廷就可以躺著收取關稅了!</br>而且這關稅可不是什麼小數目,看看前宋王朝就是靠著收取海上貿易的商稅關稅,就能夠憑借一隅之地抵抗外邦蠻夷百年之久,就可以知道這關稅的恐怖!</br>等到大明海關正式運行,商稅超過農稅,絕對不是夢想!</br>那是否真的有一天,商稅可以完全取代農稅和鹽稅,老百姓也不用交稅了呢?</br>朱棣不敢去細想,因為他的小心髒有些承受不住了!</br>老百姓肩頭上最大的負擔,就是徭役和賦稅!</br>現在徭役基本上不需要征召百姓子民了,都是由那些倭奴承擔。</br>要是老百姓日後不用再交稅,可以安安心心地耕田種地,所有收獲也全都是自己的,不必再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艱苦日子,而朝廷還會予以他們補貼支持,那老百姓會反抗這樣的朝廷嗎?</br>不會!</br>決計不會!</br>相反他們還會自發擁護這樣的朝廷!</br>朝廷補貼民生,百姓自發擁護朝廷,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依靠。</br>這樣的大明,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啊!</br>朱棣呼吸突然急促了起來,臉色也開始變得漲紅。</br>他的眼楮里,燃燒著濃濃的斗志!</br>他的雙拳,也不知何時緊緊握在了一起,骨節 擦作響!</br>一種難言的興奮感充斥在朱棣心髒里面,他仿佛重新找回了當年征伐沙場的感覺!</br>這樣的盛世,才是我朱棣想要的盛世!</br>“弘壁,你想怎麼做?”</br>“發展工商業!”</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