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冷黎月如常的去上朝,按照她和冥玄還有明鏡期商量的結果,她在朝堂上正式宣布要打破一個自漢之後,各朝以來,百家之間獨尊儒家的慣例。
只見她出言道︰“諸子百家存于世間,自然是各有各的精妙之處,不然歷朝江山都已興亡更迭了好幾遍了,百家之言卻依然存世,總也有他們的道理,與其將除儒家之外的百家拒之門外,讓他們有才卻不得用,還不如把他們都請進來,共商國政,也好讓諸子百家各展其能,只是此事事關國之大政,我也不想獨斷,故才說出來,不知眾卿覺的妥否?”
她的話一落下朝堂上的諸位皆是不得不驚,驚了片刻後,只見昔日李素手下的韓大人出班言了句︰“陛下大度,可容百家乃我蒼月之福,百家之間自是各有各的精妙之處,然也難免些許背馳之處,以往歷朝歷代獨尊儒家為入仕之人必學,也是為了能讓朝堂上的一眾文武能以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立身處世的準則,並以此實踐其核心“仁”,故陛下若開百家議政,其心雖好,實行卻難。”
他這樣一句刀切豆腐幾面光的話落在冷黎月的耳里,他這亦進亦退的心機和趁機孤立異己、收攏人心的手段本到是不差的,可奈何這樣的手段玩到冷黎月這兒,就無異于是愚蠢的。
而冷黎月語笑悠然的看著接二連三出班附議的大臣們,邊看著這些附議的人,邊慢慢走下那九級的御階,來到這韓大人的跟前說︰“很好,韓大人既然是前朝遺臣,那定然是受教于儒家的,卻能在如今以國事為重,出言為百家入朝的事而去謀一種可能,真是實屬難得,而更難得的是份屬儒家之徒的韓大人還能冒著不惜被誤解的可能,直言陳述他眼中百家入朝必有的難點,如果這樣的人我都不加以重用,豈非我太糊涂了。”
說罷這句話,冷黎月合目片刻後,睜開雙眼說︰“諸子學問哪一家我都不是最精通的,故此我也早有為了不付廟堂之托,而向天下請教的心意,只是時值蒼月新立,國事為重,我才不敢懈怠而已,然韓大人如此忠訴直誠,毫不偏私的人又怎好輕負呢?傳旨韓大人,忠訴直誠、品端行嘉、實心謀國,當為臣典,恪守臣道,非品級而可配其誠,非分封而可嘉其心,是為帝師之首選,故命其為溯源閣帝師,入賢吟殿為帝授業解惑。”
這樣的一道聖旨下,這位韓大人無疑是有些如履薄冰的,畢竟刀切豆腐幾面光的活,干到冷黎月的面前,他自己本就對此不是十分有把握的,只是奈何自己和鄭大人間只有一個能接李素的班,故他才想借此收攏人心,好給自己賺取更多的贏率的,可而今冷黎月這一紙聖旨給自己加了個帝師的虛餃,卻對附議的人毫無嘉獎之意,讓他不由覺得有些不妙。
只是他的不妙,卻是一旁鄭大人眼里的甚妙,故此,還未出言接旨的韓大人給了鄭大人一個火上澆油的機會,只見鄭大人出班開口說︰“韓大人,還不謝恩,陛下的看重之意,做臣子的又豈好辜負呢?”
听了鄭大人這言里言外都是個坑的話,韓大人明面上也不好點穿,他只好接旨謝恩了,畢竟抗旨不遵的膽他還是沒有的。
第二天,冷黎月如常的去上朝,按照她和冥玄還有明鏡期商量的結果,她在朝堂上正式宣布要打破一個自漢之後,各朝以來,百家之間獨尊儒家的慣例。
只見她出言道︰“諸子百家存于世間,自然是各有各的精妙之處,不然歷朝江山都已興亡更迭了好幾遍了,百家之言卻依然存世,總也有他們的道理,與其將除儒家之外的百家拒之門外,讓他們有才卻不得用,還不如把他們都請進來,共商國政,也好讓諸子百家各展其能,只是此事事關國之大政,我也不想獨斷,故才說出來,不知眾卿覺的妥否?”
她的話一落下朝堂上的諸位皆是不得不驚,驚了片刻後,只見昔日李素手下的韓大人出班言了句︰“陛下大度,可容百家乃我蒼月之福,百家之間自是各有各的精妙之處,然也難免些許背馳之處,以往歷朝歷代獨尊儒家為入仕之人必學,也是為了能讓朝堂上的一眾文武能以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立身處世的準則,並以此實踐其核心“仁”,故陛下若開百家議政,其心雖好,實行卻難。”
他這樣一句刀切豆腐幾面光的話落在冷黎月的耳里,他這亦進亦退的心機和趁機孤立異己、收攏人心的手段本到是不差的,可奈何這樣的手段玩到冷黎月這兒,就無異于是愚蠢的。
而冷黎月語笑悠然的看著接二連三出班附議的大臣們,邊看著這些附議的人,邊慢慢走下那九級的御階,來到這韓大人的跟前說︰“很好,韓大人既然是前朝遺臣,那定然是受教于儒家的,卻能在如今以國事為重,出言為百家入朝的事而去謀一種可能,真是實屬難得,而更難得的是份屬儒家之徒的韓大人還能冒著不惜被誤解的可能,直言陳述他眼中百家入朝必有的難點,如果這樣的人我都不加以重用,豈非我太糊涂了。”
說罷這句話,冷黎月合目片刻後,睜開雙眼說︰“諸子學問哪一家我都不是最精通的,故此我也早有為了不付廟堂之托,而向天下請教的心意,只是時值蒼月新立,國事為重,我才不敢懈怠而已,然韓大人如此忠訴直誠,毫不偏私的人又怎好輕負呢?傳旨韓大人,忠訴直誠、品端行嘉、實心謀國,當為臣典,恪守臣道,非品級而可配其誠,非分封而可嘉其心,是為帝師之首選,故命其為溯源閣帝師,入賢吟殿為帝授業解惑。”
這樣的一道聖旨下,這位韓大人無疑是有些如履薄冰的,畢竟刀切豆腐幾面光的活,干到冷黎月的面前,他自己本就對此不是十分有把握的,只是奈何自己和鄭大人間只有一個能接李素的班,故他才想借此收攏人心,好給自己賺取更多的贏率的,可而今冷黎月這一紙聖旨給自己加了個帝師的虛餃,卻對附議的人毫無嘉獎之意,讓他不由覺得有些不妙。
只是他的不妙,卻是一旁鄭大人眼里的甚妙,故此,還未出言接旨的韓大人給了鄭大人一個火上澆油的機會,只見鄭大人出班開口說︰“韓大人,還不謝恩,陛下的看重之意,做臣子的又豈好辜負呢?”
听了鄭大人這言里言外都是個坑的話,韓大人明面上也不好點穿,他只好接旨謝恩了,畢竟抗旨不遵的膽他還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