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互通,謀劃重定。
這一夜還很漫長。
而他們各自又還知道很多對方所不知的事。
李治平無所謂,他並非修道之人,他要做的只是盡可能地瓦解了天雷宮,盡可能地為世間道界和各城提供便利,盡可能地替行者清除障礙。
但言行卻不一樣,不論接下來情勢如何,行者都到了出世之時。
此後,行者將走上風口浪尖,迎來屬于他們的時代。
青龍神君和葉光繼還會再次西行,那是揭開這個世界秘密的遠行,為此,甦壁已經先行探路。
這都預示著,挺過了一切危機之後,他們若還能活下來,就也將走上西行之路。
探索千年大劫的本源。
一陣沉默後。
李治平道︰“還有什麼要問的,盡管問,你想知道的或許我比你知道得多一點。”
相閣里,世間前因後事匯編成冊,比那支說書人流傳的還要詳實。
連千年大劫都是真的,那所有的記載應該也都是真的。
天雷宮所有的記錄里,還有曾經的當事者和親見人留下的口述和批注。
言行還有一肚子的疑問,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將要去佛城,正好有一個疑問與佛城有關。
言行道︰“上一個千年大劫,異獸大潮從西來,經落霞寺侵入西華山。而如今洛水之北異獸日漸增多,我雖還未到佛城,但關于佛城的異獸之禍卻絲毫未听說,何解?”
異獸臨近,也該自西來,任誰都會這麼想。
西方沒有,是因為消息被屏蔽了嗎?
李治平道︰“佛城的確沒有異獸來犯,這或許與落霞寺千年來的作為相關。”
沒有?落霞寺到底做了什麼?
想也無用。
言行直問道︰“還請直言相告。”
李治平道︰“佛城經落霞寺高僧教化,雖貧苦,卻甘之如飴。民風淳樸,心不生怨。古籍有載,上一個千年大劫,中原異獸除盡時,玄武神君曾與落霞寺老僧有一句對話。”
“玄武神君問道︰‘異獸源源來犯,必有緣由,依大師看來,因何?’”
“落霞寺老僧答曰︰‘異獸食人,食草木,食生靈,行經落霞山周而秋毫無犯。依貧僧看來,大概因怨吧。’”
異獸實為食怨而來?
言行想起了賈通曾說過的話,落霞寺終年終日沉溺淨靈。
言行若有所思,道︰“落霞寺終年淨靈化怨,致怨氣不出,異獸不聞,而轉北...”
李治平雙目一閃,眼中含笑,言行未到佛城,卻知落霞寺終年淨靈,看來,他的幫手不少。
李治平道︰“這應該是唯一的解釋。”
言行喃喃道︰“怨氣,怨氣...”
修道之人吸納的是元氣,也稱作靈氣。
怨氣?世人本以為怨不過一念,真的有所謂怨氣存在嗎?
眾生之怨,匯而成氣,這怨氣就是道界不明所以,一以稱之的邪氣。
妖邪食邪氣,正如修道之人納靈氣一般。
而異獸,和妖邪實為同類。
世間未分十城之前,人聚于中原之地,世世代代于此生老病死,苦難滋養,致怨氣聚集,實為怨氣大盛之地。
後五行始祖布五行大陣,鎮邪鎮怨,將異獸驅出中原,以保中原之地無妖邪異獸之禍千年之久。
後一個千年,中原之地人口愈加繁盛,生老病死之數已算之不盡,所聚怨氣更盛從前。
隨五行大陣鎮邪之力殆盡,如潮怨氣傾瀉而出,異獸也便傾巢聞之而來。
如今,又是一個輪回。
而這個輪回,八城在中原五聖山,即五行大陣的保護之外。又因天雷宮強勢壓迫,怨聲載道。再加之人口繁衍,怨氣自然呈倍數增長。
若是怨氣傾瀉而出的程度,代表著異獸之禍的程度,那這一次即將到來的異獸之禍其可怖程度也將遠勝從前。
幸而東南外臨海,來犯無路,西有落霞寺化怨斷道。
這的確解釋了,為何時間還未到,而洛水之北先行而來的異獸日漸增多。
可是,洛水之北自上一次千年大劫前,時至今日來犯異獸不斷,異獸真的無窮無盡嗎?
上一個千年大劫,自最初的零星異獸西犯開始,此後每次來犯愈來愈多,到最後的異獸大潮自西華山連綿不絕延伸到黃龍山,重塑五行大陣殺盡中原異獸時,歷時二十余年。
這次的異獸大潮將會在何時真正到來?
曾經西華門和西華軍門獨力在西華山抵擋十數年,死傷無數。這一次,萬生宗和衛韓兩城的軍隊又將要獨力抵擋多少年?將死傷多少人?
重要的是,萬生宗已經擋了太久太久了。
李治平道︰“知道為何傳言都說,當世有大劫,必有行者輩出嗎?”
言行道︰“你知道?”
李治平道︰“世有大劫,指的就是千年大劫。天雷宮之禍,並不在內。千年大劫發生,因五行大陣鎮邪鎮怨之力衰竭,怨氣傾瀉,異獸聞之傾巢而來。”
言行道︰“但這與行者輩出有何關聯?”
李治平道︰“古籍五行大陣一篇,有人批注,五行大陣,鎮邪亦鎮靈!”
原來如此,當真如此。
在醉凡塵時,那個說書老者就提到曾有五行修道者將五行的莫名衰微與五行大陣相連,現在也可證實。
五行大陣與五行道法息息相關,而靈力衰盡的五大神獸需重新聚靈,聚靈所納的即是五行之氣,這就導致了五行的衰微。
當五行大陣陣力衰竭,五大神獸聚靈完成,這時,五行修道者就可得以吸納更多的五行之氣。雖不知五行之氣,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吸納自行與五行道法相合,突飛猛進。
這也同樣解釋了,為何近些年來火行後輩相比前輩修為進境大大提升。
火行之外,其余幾行也必然如此。
所以,當世有大劫時,必有行者輩出,這並非是虛言和願景,而是定數。
當五行有了足夠的實力,也就再無人能阻止五行修道者豎起行者大旗。
一切都是有因由的。
言行又靜了下來,又一個問題誕生了。
五行大陣是化解千年大劫的關鍵,重塑五行大陣鎮壓邪氣怨氣,可以削弱五行大陣陣力覆蓋範圍內的異獸的力量,從過往來看,五行大陣的陣力不止覆蓋五聖山內,外八城同樣有陣力生效。
因此,也可以使後續未入五行大陣陣力範圍內的異獸聞不得怨氣而中斷侵入。
但那之後,五行修道者的修為實力也會因五行之氣的鎮壓而削弱。
重塑五行大陣,把異獸的威脅屏蔽在外就夠了嗎?
誰能接受威脅始終游離在外?
那麼,發動五行大陣,五行修道者全體殺出陣力之外?不借助五行大陣之力,能殺得盡嗎?
這是更之後的事,言行甩了甩頭,暫且不想,有葉光繼和青龍神君在,他們會有更妥善的處理之法。
但更重要的是,首先要確保五行大陣能夠重塑,這是一份強有力的保障。
而重塑五行大陣,各行至少又要一位太玄境大成的修道者,現在言行知道,太玄境大成,再互通神靈,那就是名正言順的神君。
水行和木行,有上一代神君存世,不需要憂慮。
葉光繼說過言行解救了朱雀神靈那會成為名正言順的朱雀神君。
但金行和土行呢?
金行有兩位太玄相,他們或許都有機會。
土行呢?
言行還未走訪的幾城,已將黃城黃龍觀作為最後的走訪之地,他要回言城之前,都需要先來到大秦,黃城黃龍觀與大秦毗鄰。
而黃城也是最特殊的一城,黃龍觀同樣是最特殊的道門。
言行道︰“黃城和黃龍觀,你應該了如指掌。”
李治平笑了一聲,道︰“道門都有隱秘,即便黃龍觀就在天雷宮眼皮下,也不例外。”
言行道︰“去黃龍觀的路,好走嗎?”
靈雀山,西華山,東太山,雷震如蛛網分布,都是死地。
黃龍山不像其余幾座聖山一樣山脈廣闊,荒野叢生。它的四周被兩城開墾,只有一座山聳立。
但想來,天雷宮也不會任由黃龍觀獨享黃龍山。
至少會有人監視,而天雷宮就在旁不到一百里,監視的人肯定也不會像各城的執禁團一樣庸碌。
黃城同理。
要在天雷宮眼皮下在黃城和黃龍觀活動,言行感到很棘手,時刻有一種被天雷宮高手包圍的不適感。
一時不知該如何著手。
不止要完成與黃龍觀的會面,還要解救黃龍神靈。
黃龍神靈要怎麼解救?
言行一聲嘆息,搖了搖頭,他又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他忘了問葉光繼該如何解救朱雀神靈,葉光繼也沒有說起,只說讓他去靈雀山。
或許去了靈雀山自會知曉辦法?
那也就是說,黃龍神靈必須要先解救了朱雀神靈,知道了方法之後才能解救。
接下來的第一次去往黃龍山,只能先將明年的百英決將要發生的事告知黃龍觀,先結盟。
李治平並不知道言行想了這麼多,只以為言行是在擔憂去黃龍觀的路。
李治平道︰“好不好走,要看怎麼走。你去黃龍觀之前,先到這里再見我一面。”
言行看了一眼李治平,看來他有辦法。
也是,大秦首相的繼任者,權勢滔天。裁決令牌有可能引起追查,而只要李治平安排許可,甚至無人敢質疑。
言行道︰“好。”
李治平依舊什麼也沒問。
言行道︰“你沒有什麼要問我的?”
李治平道︰“不需要,道界的隱秘與我無關,你會做好你的事,我只要為你助力就可。”
各城會發生什麼,不問也知,言行能比李治平知道更多的,無非就是道界隱藏,天雷宮不知的事。
而李治平並非要與世間道界為敵。
如此,就是他是友非敵最好的回答。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