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翻身下馬,臉上掛著春風般的笑容,邊走邊朝著成國公,泰寧侯等人拱手。
“成國公,泰寧候,多時不見,很是想念啊。”
朱壽,陳瀛二人互相對視一眼,這石亨出去一趟,怎麼變得自信起來了,話說回來,咱哥倆跟石亨關系好嗎?他什麼時候能跟咱哥們這麼隨意的說話了。
咱們在外面迎接是禮儀,可不是要跟他套近乎啊。
他可不要誤會了。
“好久不見了,武陽候,此行辛苦了。”陳瀛笑著回禮。
“舟車勞頓辛苦了。”成國公拱手說道。
石亨笑得燦爛。
那太監笑著說道︰“武陽候,陛下召見,你換好朝服後,就隨著成國公,泰寧候入宮吧。”
&34;是,公公。“
太監也注意到了石亨身後一臉不快的石彪。
”這位是石彪將軍吧。“
”正是。”石彪趕忙應道。
“陛下說了,若是石彪將軍也隨軍回京了,也讓其隨同入宮。”
石彪听到後臉色大悅,而後偷看了一眼石亨,發現石亨並無生氣。
眾人中軍都督府中,一路上石亨臉上的笑容都沒有斷過。
這也讓成國公,泰寧侯二人心中好奇,這石亨到底是遇到了好事。
等石亨換好朝服後,拿出了那裱好的御詩後,成國公,泰寧候等一干武將,才明白。
這家伙為何高興。
眾人的臉色變得都即不好看。
”泰寧候,你看看這句,你認識嗎,我給你念啊。“
“成國公,你看看陛下的字,多好。”
“這是賜給俺的,真讓俺老石感動的熱淚盈眶啊。”
眾人看著石亨拿著御詩,一邊炫耀,一邊做感動的模樣,當下,眾人凌亂中。
怪不得這廝那麼高興,合著問題在這啊。
陛下的詩寫的是真好啊。
也不知道啥時候能給自己提一首。
而石彪在一旁看著,感覺有些丟人,低下頭去。
不過成國公,泰寧候等人也都知道,石亨有炫耀的資本,為國征戰兩年,將女真頑疾剿滅,徹底推行朝廷改土為流的大政,而陛下感其功勞,賜下了一封御詩。
人家有資本炫耀,你不高興,也要看著,也要陪著笑,在一旁等著人家炫耀完了。
看著眾人隱藏不住的羨慕目光,石亨很是滿意,遞給了親兵,而後叮囑道︰“拿回家中,好好供奉起來。”說著,轉過頭接著說道︰“若是成國公,泰寧侯,以及諸位將軍,想要觀摩陛下御詩的話,可直接去我石府。”
小人得志的模樣啊。
陳瀛笑著說道︰”那是,那是,到時候一定叨擾武陽候,好好觀摩一番陛下的御詩。”
“就是,就是,武陽候可要備好酒菜啊。“
听到這句話後,石亨臉色一變︰“不行,觀摩御詩乃是朝聖,豈能吃吃喝喝。”
石亨風頭正起,說話的將軍雖是受到了訓斥,但也只是尷尬的笑了笑。
等到石亨炫耀一番後,便隨同陳瀛,朱壽等人一起入宮。
在進宮的路上,石亨又是不斷的囑咐自家佷子。
你本來長的都不如叔叔好看,現在臉上又多了一道這麼猙獰的傷口,你心里要有數,入了宮後,不要多說話,要低著頭,不要讓陛下注意到了,免得影響你叔叔在陛下心中偉岸的形象。
石彪雖心中不服,我石彪即便長的在抽象,也比你好看吧,但心中的不服氣卻不能卻不能表現出來,只能點頭應是。
這就是石亨與徐有貞最大的區別,若是徐有貞受了點輕傷,恨不得要在朱見深身邊演個七八十章,而石亨卻是怕嚇到了朱見深,不願讓自己佷子冒頭。
到了宮門外,遇到了張保,徐有貞等人。
張保是朱見深派出來迎接石亨的。
這也是一種高等的禮遇。
讓石亨又是大為感動。
客套一番後,眾人一同入宮,而徐有貞也竄到了石亨的身邊。
“武陽侯,辛苦了,此次為陛下立下大功,本官可真是好生羨慕啊。”
“這是臣子們的本分。”現在的石亨跟徐有貞並不是很熟,但也知道徐有貞是陛下身邊的近臣,只能中規中矩的說話。
這種不干活,光玩嘴的近臣,就跟那宮里面的太監一樣。
平日里面和藹可親,看著跟你關系很好,人畜無害,可若是在陛下面前說起你的壞話,那可是一點都不含糊。
多少在外的大將沒有死在戰場上,就是死在了這群人的手中。
石亨敬愛岳爺爺,因為打的是女真人,也經常自比岳飛,在他看來,徐有貞就有成為秦檜的潛質……
這可是他的死對頭啊。
徐有貞當然不清楚,自己在石亨心中的地位已經淪落至此。
他依然臉掛笑容,低聲說道︰“從平壤運送過來的金銀,在造冊上是如何登記的。”
“什麼平壤運送過來的金銀,本將軍不知道,只知道運送過來的全是我大軍的戰利品。”
徐有貞听完後點了點頭。
他在宮門外等候,就是想提醒一下石亨。
這次,安排召見的地方,還是英武殿。
朱見深早早的就坐在了龍塌之上。
而于謙,李賢,王文,商輅,詹楊等人也是早早就到了。
石亨戰利品的單子在昨日就到了京師。
看著這麼龐大的金銀數量,眾人都是一陣驚呼,戶部的閔元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一百一十萬兩純度極高的白銀,遼東珍惜特產十余輛大車。
朝野震驚啊。
大明朝自開國之後,對外的戰事一直都在打。
可卻很少有能賺錢的。
這次石亨做到了,四五倍的利潤啊。
當然大多數的官員都是不清楚平壤的事情。
但即便沒有平壤的金銀,這次也是小賺一筆。
這麼多的金銀入了府庫,戶部的人說起話來,聲音也可以稍稍放大一點了。
朱見深也是高興。
與那些臣子們的高興不一樣,朱見深高興的點是石亨若是能夠在遼東女真的事情上,帶出來一大批將領兵丁。
對這種戰亂的地方,有了鎮壓的經驗,就可以讓石亨代替張輔,再征安南。
到時候也是推行改土為流,自己也可以在成年之後開啟成化年的特色。
傳奉官。
你正經科舉出身的不是不願意去安南當官嗎,我自己在民間選一批有能力有膽識的官員(俗稱惡霸)去安南治理本土。
這個傳奉官是成化年間的特色之一,無需科考,只要經過皇帝的考核後,就能當官。
這在原來的歷史中,雖然在天順七年的時候,就有了特例,但卻在成化朝的時候被發揚光大。
我大字不識,但卻有一雙巧手,我種地的經驗豐富,我造船的技術精湛,我就能受封”中宮特旨為官。”專門幫助朝廷做一種事情。
這個已經不歸吏部管了,是歸皇帝自己管的。
也是游走于正常體系之外的官員。
當然這種傳奉官一直都被正經科舉出身的官員所看不起。
正當朱見深想著傳奉官事情的時候,一干武將進入了殿中……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