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家邊吃烤紅薯邊聊天,很快聊到畝產上面。
周皇後︰
“皇兒,紅薯土豆畝產是否有稻米高產?”
懿安皇後也把目光看向朱慈霃︰
“紅薯食用較多,皇伯母一個小女子都能吃三個,若產量不高,百姓可能還是無法保證常年吃飽飯!”
崇禎雖然沒有說話,但也用很期待的目光看著自己的皇兒。
常年吃飽飯談何容易,後世七十年代國人普通老百姓都還無法保證常年吃飽飯。
一旦遇到天災,河南安徽山西甘肅等地都需要救濟。
朱慈霃清楚記得,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他老家河南還餓死數十萬……
整理一下語言,朱慈霃緩緩說道︰
“目前南方稻米畝產兩石左右,北方小麥畝產一石左右。
能不能保證全部百姓都吃飽飯,說實話,皇兒不敢保證。
但紅薯土豆畝產超過南方稻米還是很確定的,正常情況下應該能吃飽飯。”
周皇後懿安皇後三人都欣慰點點頭,崇禎也微微點頭道︰
“若能超過南方稻米,肯定是百姓之福,至少不會餓死人!”
這時內閣首輔李邦華,順天巡撫楊廷麟,助農司主事陳子龍三人開心的說著什麼走過來。
他們先對周皇後和張嫣躬身一禮,隨後又對崇禎和朱慈霃躬身笑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紅薯畝產四石,土豆畝產接近五石,真乃祥瑞也,大明百姓不會挨餓了……”
“真的?”
崇禎和兩位皇後都激動的站起身震驚的看著三人,剛才太子說紅薯畝產超過南方稻米,沒有想到直接翻倍!
“回稟陛下和娘娘,老臣說的都是真實畝產,陳大人他們剛剛稱過……”
“太好了……”
崇禎開心的直搓手,周皇後和懿安皇後也笑的像兩朵花,只有朱慈霃含笑不語。
其實紅薯還一般,真的厲害的是土豆。
山西巡撫朱大典此時同樣震驚的目瞪口呆,他發現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土豆就能生長,並且非常耐旱。
當然生長最好的還是河南,在河南大平原上,紅薯畝產達到五石,土豆畝產也在五石以上,這個產量遠超華夏歷史上任何一種農作物的產量。
每家按照二十畝計算,收成已經達到一百石,一石按150斤計算,一百石就是一萬五千斤。
過年之前還能種植一季,下一季產量肯定會低一些,按三石計算也有60石,就是九千斤。
九千斤加上一萬五千斤,等于兩萬四千斤。平均每天有65斤可以食用,按每家六口人算,絕對吃不完。
多余的紅薯土豆可以運到南方換些米面,到時把紅薯土豆混合米面做飯吃,三省和京畿百姓絕對能吃飽。
……
為了收紅薯土豆,護國軍開始輪休,輪休的將士們陸續回家幫助家人夏收。
楊寶所在威武營是第一個享受輪休的,已經升為千總的他,此時身邊已經配有兩個親衛。
楊寶簡單收拾一下,又去租一輛馬車,然後采購一些家里必需品。
主要是大米面粉和布匹,還有菜油和肉食雞蛋等,當然小孩子喜歡吃的糖果少不了,足足用掉十幾兩銀子。
看著裝了半馬車的物品,楊寶心情很是激動,誰能想到半年前他還是一個吃不飽飯的流民。
這一切都是加入護國軍之後改變的,雖然打仗有風險,但伴隨著風險的是人生改變。
由于他不畏生死殺敵勇敢,不但短短時間就升為千總,還得到三百多兩銀子的獎賞。
其中兩百多兩銀子來自擊殺革左五營左金王賀錦的獎賞,剩下都是擊殺流寇小頭目的獎勵。
如果沒有出京作戰以前,楊寶是不舍得花掉如此多銀子的,如今他已經不差錢了……
“大人,物品采購完畢,我們何時可以上路?”
他的兩個親衛看到千總大人發呆,急忙拱手提醒。
楊寶回頭看看張山和陶吳忠笑道︰
“你們不用跟著我,都各自回家探親順便幫家里做些事情,五天後軍營集合即可,就此別過吧!”
都是窮苦人家出身,誰家沒有事情,楊寶不想因為自己而讓兩個將士不能和家人團聚。
兩個親衛听到大人關心的話,情緒頓時有些失落。
吳忠拱手道︰
“大人,我們來自遼南難民,家中親人全部被建奴殺害無家可歸,就讓我們跟著大人回去幫幫忙吧!”
楊寶頓時一愣,急忙問道︰
“軍田呢?不是分軍田了?”
張山點點頭︰
“有軍田,在軍營天天訓練,有時還要出去參加戰斗,我們暫時不想種田,把軍田租出去了,等將來成家立業後,再把田收回來自己種,所以……”
楊寶點點頭︰
“行,那就去我家,不過要幫忙干活哦!”
二人立即給千總大人敬禮︰
“喏!”
楊寶抬手給麾下回禮,然後翻身上馬︰
“走吧,早知你們不願意回去,馬車不用租了,哈哈……”
車夫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大爺,聞言他嘿嘿笑道︰
“將軍,老漢免費送您一趟……”
楊寶連連擺手笑道︰
“不可,軍隊有紀律,不能佔百姓便宜,駕……”
楊寶說罷,輕輕一巴掌拍在馬屁股上,戰馬一聲嘶鳴邁開小碎步向前奔去,兩個親兵急忙催馬跟上去。
“護國軍真的和其他軍隊不同,都是好人啊……”
車夫夸一句護國軍,隨後一揚手中馬鞭,馬車立即緊緊跟上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