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旗

關于流寇的1些說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陳青甲 本章︰關于流寇的1些說明

    明朝縣城駐防兵力

    【弓兵和捕快】

    洪武元年定,“各州縣以秋糧為額,十萬石之上,候一十五名,禁子一十名,弓兵三十名;五萬石之上,祗候一十三名,禁子八名,弓兵三十名;五萬石之下,候一十名,禁子七名,弓兵三十”

    根據當地秋收糧食的產量設定對應的兵力,駐于縣衙職司守護、供役的弓兵,除此之外縣境內還設有巡檢司,則每司還各有數十至上百名弓

    巡檢司設巡檢、副巡檢各一人,俱從九品,督率弓兵,“專以盤詰奸細、逃軍、逃囚,禁治私鹽、巡捕盜賊為職

    巡檢司並非每縣都設,有些縣不設;而且其數量和密度在所設各縣亦差別很大,少的僅設一處,多的可達數

    弘治以後巡檢司多行裁革,明末所存不及初時半

    在縣弓兵,除守護衙門外,巡緝罪犯亦其重要職巡檢司弓兵的首要職責則是于沖途要路設立關卡,盤問過往,查驗文

    其次,地方出現盜賊,巡檢司也有義務追捕剿

    明代中葉以後,衙門中又有快手職司抓捕罪

    快手又稱捕快、應捕、捕役,供役于縣衙,任抓捕犯人之

    嘉靖《夏津縣志》卷三︰

    快手二十名——司捕;民壯一百五十五名——司守;弓兵二十五名——司

    【民壯】

    民壯又稱機兵,為明中葉以後政府設立的地方民

    弓兵與機兵的區別在于,前者主司緝捕盜賊,後者的責任重在防御城池,剿滅叛

    “弓兵,祖制以譏察,若戰御非其所專任;機兵,因衛所之弊,而縣各為守者”

    明代的民兵,可追溯至洪武初立民兵萬戶府,簡民間武勇之人編成隊伍,以時操練,有事用以征戰,事平復返為

    但真正成為地方常設民兵,則自正統間

    明中葉以後,正規軍戰斗力大為下降,邊情緊急,不得不招募民

    弘治七年,有了一個重大變化,廢止招募,立僉民壯法,按里甲編僉,使民壯成為一種

    令各州縣選取須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精壯之人,七八百里者,每里僉二名;五百里者,每里三名;三百里者,每里四名;一百里以上者,每里五

    春夏秋每月操二次,至冬操三歇三,遇警調集,官給行糧,其余照天順元年

    嘉靖二十二年增州縣民壯額,不復以州縣所轄里數定額,而根據州縣大小定數,大縣千人,次六七百,小者五

    民壯由佐貳官或首領官一員管領,平時主要負責城池守衛,而境內一旦遇有寇匪或外患,則知縣、佐貳、首領都有義務親率民兵出

    【火甲】

    《明史》卷二八一李驥傳︰

    驥宣德五年任河南知府,“河南境多盜,驥為設火一戶被盜,一甲償之,犯者大署其門曰‘盜賊之家”

    福建汀州府六縣在天順時也已設立火

    此外,江西、廣東等省正統以後都出現了總小

    火甲之職,“專為防護地方,巡緝賊盜,無容別項差撥

    總甲、小甲、火夫,“系地方防護火盜人數”,其職責是值更巡邏,遇有火警和匪警及時救護報官,同時還有擒捕賊盜之

    每日總甲一名,火夫五名,沿門輪富者雇人,貧者自有鑼有鼓,有梆有鈴,有燈籠、火把,人執一器,人值一一更三點禁人行,五更三點放人有更鋪可蔽雨雪,可拘犯

    【保甲】

    明中期以後保甲制度漸行,有取代火甲治安職能之

    有的地方城中用火甲,鄉間行保北直隸宛平縣城中設總甲、火夫,鄉間則實行保甲

    正德年間王守仁巡撫南贛,為鎮壓農民起義,創行十家牌法,傳檄所屬府州縣施行,標志著明代保甲制度的正式形

    十家牌法以十戶為單位,將各戶情況造冊報官,使官府詳細掌握地方狀況,出現問題,十家連坐,便于維持治

    同時,十家牌內也具有教化、息訟等功以後,王守仁又在十家牌的基礎上增立保長,使保甲明中後期保甲法在許多地方推典型的是以十家為一甲,設甲長︰十甲為一保,設保長;有的還以十保為一團,設團

    ————

    綜上【弓兵和捕快】+【民壯】+【火甲】+【保甲】可知,每個大小縣城兵力懸殊,如果擁有充足的事件,給予縣令等人調遣,可整出數百上千的守

    崇禎四年1631)起義軍至高平縣時,知縣魯國光組織訓練民兵,率領家丁、親屬等抵御起義軍,並在城牆上設計各種炮石機關,日夜巡

    崇禎五年1632),以紫金梁、老徊徊、八金剛為首的起義軍進攻沁水竇莊,當時由于錦衣衛張道靭被彈劾在家,其作為本鄉縉紳,在義軍攻打本鄉的時候,帶頭率領自己家族和家丁抵御外來入侵,積極配合山西巡撫宋統殷鎮壓起義

    由此可知,當地官府若是還能得城中鄉紳、生員等大戶家丁幫忙,城防人數可達到三五千人,但這些都終究是少

    對于一個縣城,根據當地的人口,能夠組織出一千多人的守卒,為人父母官者就已經足夠出色的

    至于每個州府的府城中,守軍大多來自衛所,衛所初建時,約莫五千六百人一衛,衛設指揮使,下設千戶、百戶、總旗、小

    到了明朝末年,衛所士兵已經泯然眾人,人數也隨之銳減,作戰之時難堪大用,多靠城中將官的家丁領導募兵作戰,至于守軍的人數,正常情況下,應在兩三千上下,戰時經過招募、民兵加入、大戶家丁加入,應有適當的增

    ————

    崇禎九年1636年),十月中

    楊開麾下兵力構成

    原楊開部,暫大多歸曹莽所領,任指揮,分左右兩營,蔡遷、王彪暫任將軍,閆峰、魏十三、李青徽、胡沙虎、張貴兒任千戶,共計五千余

    梁廣部,出去裹挾之眾外,重編組建的軍伍,六千余人,梁廣任指揮,韓彬作參謀,又稱參將,彭大貴、周文魁分作左右將

    鄧方部,大概組成與梁廣部相仿,重新編造的隊伍,剩下五千余人,鄧方任指揮,麾下還有兩位與他相熟的老兄弟當將軍,言侯任參

    甦福安部,自任指揮,趙虎任督軍參將,左右兩位將軍,都是老管隊出身,五千余兵

    統計,四路兵馬,共計八營,兩萬余人,加上雜七雜八的匠營、裹傷營、親兵營,大概可去到兩萬三四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闖旗》,方便以後閱讀闖旗關于流寇的1些說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闖旗關于流寇的1些說明並對闖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