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波及山陽數領的動亂僅僅維持了三個多月,便以南部士族幾近全滅為結局落下了帷
南部各領大部分重要據點都落入了陶家和其親信家族手中,剩余領地則由山陽眾士族瓜分干
隨著封賞令的下達,作為在本次叛亂中最大的贏家之一,黎珩也得到了他期盼已久的封
“傳郡守大人令,黎珩在此次平叛中累有戰功,為嘉其行,特表其為煙陽令,授登峰鎮為封地,還請繼續為本家竭力盡忠!”
“謝郡守大人封賞!願為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黎珩隨意取了一點財物塞給前來宣封的使者,對方便歡天喜地的回去
這次涉及到封賞的士族實在太多,且因為剛剛結束平亂,被封賞的士族們又有士卒跟隨,所以此次封賞令並沒有按照以往規矩要求受封者前往郡城面見郡
只是派出了宣封的使者,向各地功勛士族發出領地確認
雖然煙陽不是一座富裕之地,轄地人口也在南部領地中陪坐末席,但地理位置頗為重要,北接葵丘,南臨安廬,地處山陽南部五領的心腹地
也許是對之前的動亂心有余悸,陶家在這次的封賞中打破了常規,將家中的長子封在了煙陽
其余各領的主城也並未封給單獨一家士族,而是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將一城分割為多份封賞給各
根據黎珩知道的傳聞,這位被封在煙陽城的陶家繼承人,名叫陶信,平日里特立獨行,行事頗為怪
目前陶谷對家主之位的未來繼承問題,態度也是曖昧不明,故陶信他雖然身為家中長子,並不被家中大多數人看好,山陽士族大多持觀望態度,積極靠攏他的並不
但畢竟陶信還是陶家長子,理論上名正言順的未來山陽之主,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被表為煙陽令的黎珩只得屈居于煙陽領東部重鎮登峰
在黎珩看來,陶家這種操作下,未來受封在城內的士族之間糾紛必然不少,根本無法團結起來,而這個時候做為調停的仲裁人的陶家則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
所以他認為封地在登峰鎮也不錯,至少在登峰鎮可以放開手腳,不用擔心與鄰近的領主有什麼糾
至于被封在身側的陶信,黎珩並不擔心,每個士族在自己領內掌握了生殺大權,就算是陶谷本人來也對他治理領地的政策說不了什麼,到時候若是與陶信相處的來便多拉拉關系,不好相處的話,也不需要如何巴結,這個底氣黎珩還是有
登峰鎮是因其礦場中偶有出產靈材而興盛起來的礦業大鎮,其下管轄了數十座村莊,地域遼闊,煙陽城以東皆為其轄
在這次戰亂前居民約有三萬人,最早的居民由礦工和鐵匠組成,後來在前任數代領主的努力下,商貿也漸漸發展起來,因此成了煙陽內僅次于主城的重要城
可惜的是雖然前代領主精于運營,但由于家族牽扯到本次叛亂事件之中,所以被陶谷剝奪了領地,此時攢下來的家業都便宜了黎
得到封賞後的黎珩也不能繼續賴在葵丘城里了,遣人回漠水向黎牧報了喜訊,便下令整隊向著登峰鎮出
經過了在葵丘城的收降納叛,黎珩手中還剩三千士卒,皆是精銳老卒,對于這些士卒黎珩並不打算放
雖然這個人數的常備軍對于他的封地而言規模過于龐大,但據他了解,登峰鎮地域廣闊,動亂中必然造成了大量人口流失,土地拋荒,正是推行軍屯的好時
自己目前能用來強化士卒的藥力也有限,黎珩打算將這三千人分為兩部分,其中一千人耗費藥力作為手中精銳培養,剩余的兩千人全部變更為屯田軍,平時為農,農閑時組織訓練,戰時為兵,這樣總比臨時征召來的青壯強的
……
經歷了三個月多戰爭,終于得到自己地盤的黎珩自然是激動不
滿載著物資的車隊在官道上緩緩前進著,這是黎珩搬空了葵丘府庫以後的所有收獲,這筆規模巨大的戰爭財里,不便攜帶的大件和用處不大的書畫工藝品已經被他盡力變現,但剩余的部分依舊裝滿了三百多輛大
所幸的是在葵丘中,黎珩搜刮出了不少駑馬,要不然還真沒辦法將這些物資帶出
盡管攜帶了很多物資財貨,但在三千大兵的威懾下,沿途的盜匪皆是望風而
各地新封士族尚且沒有完全到任,整個山陽南部處于權力真空狀態,黎珩走了幾天見到的城鎮村莊都是一片殘垣斷壁,受損嚴
這里平民也是被兵災禍害的夠嗆,因為大部分民眾的口糧都被搶走了,此時流民遍地,盜匪叢
考慮到登峰鎮情況極有可能也不會太好,趁著現在還能多收攏一些勞動力,到了地方也能增加一些底蘊,所以黎珩命人一路上向流民發放救濟
黎珩發放救濟糧的消息很快被傳開,跟隨黎珩隊伍的流民越聚越多,因為有三千大兵在前開路,流民們也不敢亂來,慢慢跟隨在車隊後面形成了一條長
流民中能跟上行軍隊伍的皆是青壯,一般老弱在根本跟著走不了多遠便會掉
因為各地男丁在之前的戰亂里人口損失不少,這些跟上來的流民當中婦人居多,但好歹也是勞動力,至于流民中的老弱,黎珩也是愛莫能助,他能力有限,到了封地還需要資源發展,此時只能裝作看不見
因為大量物資和流民的拖累,從葵丘到登峰鎮這短短不到一百公里的路,黎珩隊伍足足走了半個月,才趕到了目的
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到了地方,才發現整個煙陽比之前葵丘看到的損失嚴重的
登峰鎮上的硝煙剛剛散盡,整個鎮子肉眼可見的蕭條,本地民眾大量出逃,剩下沒有逃走的民眾大部分都是老弱,青壯極少,作為開礦起家的鎮子,沒有足夠的勞動力的話,根本沒辦法保證有穩定的產
而鎮子的另一項支柱貿易則因為戰亂原因,往來的商旅還沒有恢復,加上戰爭中逃兵落草為寇影響,此時也是蕭條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