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業退下後,李敏又思慮一番,此番舉動,頗有一番折
思來也是可
給穿越者丟臉
來自新時代的靈魂,還在為錢擔
可真要做也不容
蒸餾的烈酒,肥皂應該問題不大,蒸餾嘛,原理是清楚的,裝置可以摸索摸索,大不了損耗大一
肥皂更沒有問題,自己就親手做過手工肥皂,用的橄欖油,燒堿,反應後加點精油,再用模具成型,噴香噴香的肥皂就做好
工藝沒問題,燒堿可以用石灰加堿,就是不知道肥皂能不能賣出
畢竟是亂世,吃都吃不飽,誰還在乎身上是不是洗的干
烈酒倒可以試試,畢竟武將應該是喜歡烈酒
有時間得好好琢磨琢
……
這階段,李敏最為關心的就是朱溫、李克用和王建,在他的干涉下,基本上大勢跟他設想的差不
按照正常歷史的進展,這個時候蔡州秦宗權應該被朱溫活捉了,被押赴長安處斬,山南東道今湖北)也將依附朱兗、徐也將以朱溫馬首是瞻,那時,朱溫羽翼豐滿,躊躇滿
現在,李克用這一插手,朱溫損兵折將,怕是還要多苟幾
次日,禮部侍郎裴舒入宮領旨謝恩,出宮後,裴舒直接折轉戶部度之,取錢三萬貫,糧一千
張承業疑惑皇帝欲謀蜀地,忙問道︰“裴侍郎入川,是有機要耶!”
裴舒語氣頗為生硬,道︰“陛下親旨,需向國公報乎,且備好錢糧馬匹,余者不費國公思”
官員之間,多半是要顧及一下臉面,畢竟誰都有要幫忙的時候,若得罪了人,誠心要給你使點絆子,那也是頭疼的
不過對張承業,裴舒是一點面子也不給,雖官職上,裴舒要小一級,還沒有入宰但裴舒的底氣很
裴家乃五姓七望,豪門大族,雖輾轉百年,更經武則天一通屠殺打壓,但留下來的底蘊還是很厚的,朝廷之上,門生故吏也不
當然,最主要還是看不上張承業,雖然天子擺明以國士待之,但張承業的宦官身份,也不是一時就能讓文臣可以接受
既然裴舒不說,張承業也是不問,皇帝若謀劃蜀地,他作為同平章事,參議政事,還是有責任和皇帝說道說道
至于裴舒的羞辱,張承業沒有放在心上,他這輩子受到的白眼多了,要是都計較,那別做事了,光顧著生氣
當然,也沒必要給裴舒好臉,言道︰“裴侍郎且坐片刻,吾欲覲見陛下,回來後再行籌”
裴舒喝道︰“汝欲慢旨乎,吾必上表彈”
張承業笑︰“好,裴侍郎可與吾同”
裴舒衣袖一揮,道︰“有何不”
二人前後走到延英殿,遇內侍通傳天
李敏宣二人進
張承業道︰“請陛下屏退左”
裴舒……,這老小子想打悶棍?忙拜道︰“陛下,臣有事起奏!”
李敏一看便知,這二人是起了齷齪,道︰“裴愛卿,有何事啟”
裴舒側眼瞧了瞧張承業,道︰“陛下,臣領旨進川,日夜兼程,恐猶不及,剛到戶部支取度用,張國公抗旨不尊,不予,臣恐敗陛下之事,特來奏”
李敏思索一番,此事可有不妥?問張承業道︰“蜀國公,果如裴侍郎所言?”
張承業上前拜道︰“陛下,請屏退左”
李敏感事關重大,令左右內侍,裴舒先行退
裴舒傻眼了,腦子一熱,忙道︰“陛下重閹宦,而遠大臣,此國之不幸也,臣請陛下……”
“住口……”
李敏怒道︰
“出去!”
裴舒梗著脖子跪下道︰“臣死諫!”
李敏搖搖頭,這杜讓能推薦的是什麼貨色,擺著一副忠臣錚骨的樣子,行的是狗屁倒灶的事,特麼的機要之事,能跟你談嗎?李敏也不知道,朝中的大臣,有多少投靠藩鎮
這些五姓七望,李敏可不敢隨便輕信,改朝換代對他們來說,也就換了個主
“來人,將裴舒趕出殿外,若再言語,當場格殺!”
“諾!”
兩名親衛將裴舒架起,扔出大殿,整個過程,裴舒屁都不敢放一
待左右皆退,張承業道︰“陛下欲圖蜀地”
李敏道︰“陳敬 ,顧彥朗皆不奉朝廷,王建據利州尚不知足,禍亂西”
張承業道︰“陛下何策圖之?”
李敏道︰“朕赦王建之罪,劃東川一州與建,與利州一道,授王建利州節度使,並納王建之女為”
張承業道︰“陛下,王建世之虎將,不可不”
李敏暗贊張承業眼光毒此時的王建兵不過萬,卻能讓張承業忌
“愛卿以為王建能成事?”
張承業道︰“王建領千余兵馬赴利州上任,不尊朝廷號令,擅起攻伐,此不忠矣,以千余兵馬,攻陳敬 數萬大軍而不落下風,此勇矣,此輩野心極大,偏武力超群,實國之患也”
李敏點頭稱
“陛下,欲讓顧彥朗,王建相隙乎?”
“然也!”
“臣聞顧彥朗、王建甚關系厚,王建武勇,更兼謀略,倘不能得計,如之奈”
李敏一愣,是啊,如果王建能化解與顧彥朗的嫌隙,朝廷如此厚恩,豈不是為王建做嫁
但王建能化解嗎?若是顧彥朗本有此意,則東西川危矣,蜀地危
李敏眉頭緊皺,怪自己史書看的不認真,只記得王建謀取西川陳敬 ,記不得王建怎麼得到東川的,難道是顧彥朗本來就想讓王建領東川嗎?
不應該啊!
自己的地盤哪有不要的道
那萬一呢!
李敏驚起一身冷
若如此,要幫幫陳敬
怎麼幫?
直接派兵?李敏搖搖
除非不要長安了,周邊的韓建,王行瑜,李茂貞還沒解決,大軍此時進蜀,怕是前腳走,後腳李茂貞就打進長安,挾自己以令諸侯
“愛卿何以教朕!”
張承業道︰“陛下當恩威並繼,施恩于眾,令陳敬 、顧彥朗、王建各守其
遣一大將,率兵入蜀,扼守劍閣,保蜀道通暢,再遣一謀略之士領一偏師,或以催繳賦稅為名,或將顧彥朗奏報于陳敬 ,曉之利害,若能得西川一州之地以為根基,徐徐圖之,方能無”
李敏下意識搖頭,道︰“茲事體大,容朕思”
張承業道︰“陛下,兵不需多,五千足矣,以三千守劍閣,兩千屯于州,蜀地富庶,可于當地招兵,兩軍互為犄角,蜀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