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王二十二年,齊魯大
此年齊景公與晏嬰出訪魯國,會見孔子,議論秦穆公稱霸之
晏嬰為孔子真知灼見所折服,向魯侯大贊孔丘賢魯昭公見晏子如此推崇此位國中後生小子,不由大為驚奇,遂贈孔子牛車一駕,並書童一
孔子聞說洛陽時有大賢老聃,又名李耳,精通天文地理,遍讀經史典籍,熟知禮樂之制,不由大乃對弟子宮敬叔道︰周守藏室史老聃,乃宋司馬老佐之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
南宮敬叔聞說能與老師同行,自是欣然同意,于是報請魯君,請求公出費
魯昭公聞奏準行,遂遣一車二馬,一童一御,命其師徒二人前往洛陽,學習周
孔子至周,學習先王之制,探究禮樂之源,考察首先之規,及周室郊社、明堂、廟朝制度;如饑似渴,廢寢忘食,流連忘
因對弟子南宮敬叔欣喜感嘆道︰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
于是問禮于守藏史老聃,又向萇弘請教樂律,皆稱其為
畫外音︰老子乃宋國商丘人氏,宋戴公直系後裔,子姓戴族,華氏分其父老佐,出自華氏一族,是屬華督之子華秀老後華秀老裔孫共分兩枝,一為秀氏,次為老氏,皆以祖名為氏,向為宋國大夫世
鏡頭閃回,魯成公十五年八月,宋國內
司馬蕩澤殺公子肥,右師華元又殺蕩澤,從而執掌軍
左師魚石與蕩澤同族,恐華元不能見容,便帶族人投奔楚
華元便奏請宋君,擢升同族老佐擔任司馬,控制宋國公室之
三年之後,楚共王派兵,護送魚石等四大夫歸宋,佔據宋邑彭城,與都城商丘以老佐、華喜奉華元之命,帶兵圍攻彭城,討伐魚
城未攻克,正當激戰之時,老佐被城上魚石部下施放暗箭,入胸五寸,不幸身
宋軍由此大潰,四散逃
當時老佐夫人隨軍在營,已有七個月身孕,因見丈夫已死,便在家將保護下一路向西,日夜兼程,欲回國都商
因心慌失智,家將認錯道路,誤走陳國相老佐夫人一路顛簸早產,便在車中生下一因不足月,此子生來體弱,又頭大眉寬耳闊,目如深淵,鼻含雙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且因生于庚寅虎年,又稱小狸兒,即小老虎之
因宋人呼狸兒音同“李耳”,老聃後便以李耳為
李耳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年稍長,母延請名師商容以教
商容乃當世隱士,精通殷商禮樂,古今禮儀,博知天文地理,深受世人敬與殷紂時丞相商容同名,但並非一據《高士傳》所載︰商容,不知何許人
李母領兒子來拜師時,商容見此子相貌古怪,疑其非同響,遂以隱語進行試
李耳倒地四拜,求問師尊︰先生有遺教以告弟子乎?
商容︰將語過故鄉而下車,知之乎?
李耳︰非謂不忘故耶?
商容︰過喬木而趨,知之乎?
李耳︰非謂其敬老耶?
商容張口︰吾舌存乎?吾齒存乎?汝知之乎?
李耳︰非謂其剛亡,而弱存乎?
商容︰嘻!天下事盡
李母見其師徒相得,不由大喜,遂延請商容入府,教授愛子學業,當時老聃年僅十歲,便從商子求
第一年,商容設席庭中,授道于弟
商容︰天地之間,以人為貴;眾人之中,以王為
老聃︰天為何物?
商容︰天者,在上之清清者
老聃︰清清者又是何物?
商容︰清清者,太空是
老聃︰太空之上,又是何物?
商容︰太空之上,清之清者
老聃︰清之清者之上,又是何物?
商容︰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
老聃︰清者窮盡之處,更為何物?
商容︰先賢未傳,古籍未載,吾不敢妄
老聃以其所惑再問母親,母不能答;問于叔伯家將,亦不能于是仰觀日月星辰,俯察地理山川,低頭凝思,以至徹夜不
第二年,商容設席堂上,以教授弟
商容︰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天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地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人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物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
老聃︰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
商容︰皆神所為
老聃︰神何以可為也?
商容︰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
老聃︰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
商容︰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
老聃告退,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以至三日不知飯
第三年,商容設席于幕中,教授弟
商容︰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
老聃︰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
商容︰神遣君代天理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
老聃︰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
商容︰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
老聃聞此,退而求教相邑之
三歲之末,商容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為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無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
老聃︰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
商容︰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
老聃︰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
商容︰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
老聃退而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
商容在相邑教授李耳三年,來向老夫人辭夫人大吃一驚,以為兒子惹
夫人︰是我失禮于先生,還是我兒頂撞先生,頑劣而不可教?
商容︰非老夫識淺,素餐三載,今來辭非某教授有始無終,實乃胸中才學盡聃求無窮,以有盡以供無窮,不亦困乎?聃志遠圖宏,相邑偏僻閉塞之地,若欲剔璞為玉,需入周都深洛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非入其國,難成大
夫人聞言,且喜且悲,狠心割舍年僅十三歲老聃,命隨師至洛陽求
老聃入周,拜博士,入太學,遍習天文、地理、人倫、文物、典章、經三年而有大進,博士薦入守藏室為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老聃處其中為吏,如蛟龍入海,鷹翱藍天,如饑似渴,博覽泛于是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又三年後,遷任守藏室史,就此名聞遐邇,聲播宇
閃回結束,孔子來
老子亦早聞孔子博學之名,見其千里迢迢前來洛邑,並專程拜見自己,由是大喜,遂作徹夜長談,知無不言,言無不二子盤環數日,孔丘問禮詳盡,然後問
老聃笑道︰子若問樂,則非我所今師曠、師涓已絕,可薦子以萇
于是親引孔子,前往拜訪周大夫萇
萇弘本愛君子學者,又見是老聃親自引來,遂傾囊以贈,盡授孔子樂律、樂理;並引其觀看祭神之典,考查太學之址,參加祭祀禮
孔子感嘆不已,自覺獲益不淺,遂拜老聃、萇弘二人為師,一為教禮,一為授
鏡頭閃回,補說萇弘來
萇弘又稱萇叔,蜀地資州人氏,自少年時便入洛陽求官,以方術奉事周王,並為公卿劉文公家上大《淮南子》載︰萇弘,周室之執數者
是說萇弘長于觀測天象、推演歷法、佔卜凶吉,以精于天文術數聞名天
據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更命萇弘為天文學
萇弘為周王室效力長達五十年,故雖為蜀人,但與洛陽有著不解之萇弘學識淵博,天地之氣,日月之行,風雨之變,歷律之數,無所不
周靈王時,王室衰微,諸侯莫萇弘明鬼神事,設射 首,依物怪欲以致諸侯,責其不來朝貢天子因以巫術,震懾諸
閃回結孔子在周都洛陽羈留十數日,完成使命,欲回魯國,先拜別周天子及眾卿,復向老子辭
老子送至館驛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吾不富不貴,願以數言相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所以遇難而幾至于死,在于好譏人非也;善辯而通達者,所以招禍而屢至于身,在于好揚人惡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慎而重之,切切戒
孔子恭敬答道︰弟子定謹記在心!
于是依依道
孔子與弟子營敬叔自京師洛邑返魯,回到曲阜,眾弟子皆出城外迎
子路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
孔子︰見之!
閔子騫問︰老子是何模樣?
孔子︰鳥者,我知其會飛;魚者,吾知其善游;獸者,我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網罟縛之,游者可用曲鉤釣之,飛者可用弓箭取至于龍者,可乘風雲而上九天,吾不知其何以擒也!吾所見老子,其猶龍乎?
眾弟子從未見師父如此贊美一人,聞此不由皆都大
周景王在位,財政窘困,以至宮室器皿用具不足,都要向各國乞
晉國大夫荀躒來朝天子,景王設宴招待,乃指魯國所送酒壺,借題發
周景王︰各國都有寶器以供王室,何獨晉國卻無?
荀躒無語以隨員籍談接口答道︰常言說道,禮尚往初晉國受封時,王室未賜禮器;今鄙君又忙于應付戎狄,故不能入貢天子
景王怒甚,當場列數自從武王分封以來,王室歷代所賜給晉國土地器物,最後諷刺籍談道︰卿稱籍為氏,是因世代掌管典籍之故今數典而忘祖,不亦所謂尸位素餐乎?
成語“數典忘祖”,來源于)
畫外音︰景王太子名壽,自幼聰明睿可惜先于景王病依兄終弟及之制,故立次子姬猛為太至景王晚年,卻溺愛庶子姬朝,不喜姬以至病重之時,竟謀于大夫孟賓,命廢太子,復立王子朝為但王子朝未及冊立,周景王已死,便即引發諸子爭
周景王駕崩,大夫單旗、劉狄為首,于景王柩前擁立太子猛即位,是為悼孟賓卻依照景王臨終遺命,堅執擁立王子一時二王並存,各自爭
王子朝依仗勢大,在孟賓及其家族支持下,率百工及靈王、景王族人,攻擊王城,擊敗王悼王姬猛出奔,遣使告急于
晉頃公欲復先祖霸業,以為有利可圖,遂遣大夫籍談、荀躒為將,率軍護送悼王返歸王然而可惜姬猛命短福薄,此後未及半載,當年十一月便即壽
晉侯復立悼王之弟子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