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仔粥》
貓仔粥是客人來現煮現吃的,特點是快速利落,味鮮可當食客在桌邊坐定時,攤主連忙在小鍋里放上清肉湯,再放進預先蒸熟的白米飯,配上魚片、肉片、肝髒、蝦仁、牡蠣、香菇絲等生料,煽起猛火,等清湯滾過,再調上胡椒粉、香菜、蒜油,不到五分鐘,就煮成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貓仔粥為什麼叫做“貓仔粥”呢?
據說清朝年間,詔安城內有戶官宦人家,祖母太夫人持家嚴謹,三對兒子、媳婦以及孫兒、孫女十幾口,都謹遵家教,不敢逾矩,儼然有世家風長孫成婚後,新媳婦過門三日即下廚房,親自動手料理全家膳食,自己卻只能在廚下吃家人用餐後的殘羹剩
長孫不忍心長期讓愛妻受委曲,三餐盡吃那殘羹剩飯,于是想出一個妙計︰他買了幾只貓仔來飼每天飯後總借口“貓仔粥”,到廚下用魚、蝦、肉等菜肴,快速地為新婚媳婦做好新鮮可口的飯
有一回,長孫剛把新鮮可口的稀飯做好,放在桌上,老太夫人就走進廚房檢查來了,一臉詫異地問孫子在廚房忙什長孫機靈地回答道︰“做貓仔粥,把剩飯剩菜摻在一起給貓”因為家中確有養幾只貓,老太夫人也就信以為真由于做“貓仔粥”要搶時間,用滾湯涮鮮料和飯,加上好配料,香甜適口,新媳婦喜歡吃,小夫妻情意更深,恩愛無
時間過得很快,三十年媳婦也熬成婆婆老人都謝世後,孫媳婦也當家做主,膝下兒孫成群當夫人做五十大壽時,做丈夫的問愛妻想吃什麼,她回想起當年情景,沉思良久才說︰“很久都沒吃‘貓仔粥’了,還是‘貓仔粥’好”做丈夫的歡天喜地說︰“這容易,現在不用偷偷煮了,我就去廚下辦”“貓仔粥”中注滿了少年夫妻的情愛,自然鮮美可口,回味無左右鄰居听說“貓仔粥”好吃,都來打听怎麼做就這樣“貓仔粥”傳出去
從此,閩南民間美食就傳下了這種用各種鮮料快速煮粥的“貓仔粥這種閩南老少都喜愛的傳統風味小
《金盞》
漳州城西南的郊外,有一座美麗的圓山,山下有一條滾滾東流的大江,江里住著九條美麗而又善良的金小金龍常在江里游泳、玩人們就把這條江叫做九龍在九龍江的南岸,有個美麗的村莊,村里住著許多善良的勞動人民,他們世世代代在這里種田,過著安逸的日其中有一個勤勞勇敢的少年,名百葉;還有一個聰明美麗的姑娘,名叫金
有一天,天氣晴朗,那九條小金龍正在大江里戲水玩樂,突然間,狂風大作,黑雲滾滾,巨浪滔天,不知從那里竄來了一條惡龍,張牙舞爪地撲向小金龍,好像一口就要把它們全部吞下去的樣機靈的小金龍斗不過那條惡龍,趕快躲進深潭那惡龍見到小金龍逃走了,就佔住了大江,在江里興風作浪,攪得江水滾漲起來,漫上西岸,淹沒了良田村村里的人們只得扶老攜幼跑到圓山上躲避災難,惡龍看到人們怕它,更加得意了,再次掀起巨浪,讓江水一漲再漲,想要一氣漫上圓山,把逃難的人們,當作點心,吃個暢快!
大家正害怕得無計可施時,勇敢的少年百葉站出來對大家說︰“諸位父老兄弟,大家不要害怕,我們要合力來跟惡龍斗,請大家敲瓦盆打瓷碗,大聲吶喊助威,幫助我去消滅這條惡”說時遲,那時快,百葉舞動柴刀,跳入水中,向惡龍狠狠砍去,砍中了惡龍腰部的致命部位,正在得意洋洋的惡龍,痛得大吼一聲,龍尾巴向百葉橫掃過來,百葉迅速地閃到一邊,又再砍中一刀,惡龍痛得亂滾亂掃,把百葉卷投在水
在岸上,正與群眾一起吶喊助威的金盞,看到百葉危險,也不顧一切地舉起尖挑,跳入水中助戰,一尖挑向惡龍猛戳過去,戳中了惡龍的心髒,惡龍拼命作最後的掙扎,盡力地用尾巴向金盞掃去,把金盞也卷沒水中淹死這時水退了,大家趕快跑下山去尋找百葉和金盞,卻沒有找只見在他們與惡龍戰斗的地方,有兩棵非常美麗的奇花,大家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因為它生長在水里,就把它叫做“水仙花後來,這兩棵花頭葉子一模一樣的奇花,卻開出了兩種不同的花朵,一棵的花是六片白色的花瓣,中間托著金黃色的一個小盞,人們就把它叫做“金盞”,另一棵開出的花,也是六個白花瓣,但中間卻有幾片根部帶有微黃褶皺狀的小花瓣聚集在一起,人們就把它叫做“百葉從此,水仙花就在圓山腳下繁殖起
《何氏九仙》
泉州洛江區馬甲鎮有一座高山遠遠看去就像兩個婦人的頭髻,人們把它叫做雙髻傳說古早時如果遇到干旱,到雙髻山乞雨就會下雨,讓五谷豐收,因此雙髻山又稱豐山上有一個山洞,叫豐山洞,洞內奉侍何氏九仙所以人們更常把這座山叫做仙公
傳說在漢武帝年間,江西九江有一戶姓何的人何先生是淮南王劉安的部何先生有九個兒子四個女這九個兒子胸懷天下,但是生于亂世,就一心學道修煉,濟世救這九個兄弟知道自己的父親參與了淮南王的叛亂,勸阻無用,就做陣來到福建隱他們先是住在福州于山,後來走到莆九個兄弟在靠近惠安的所在砍楓樹搭亭子居住,采藥煉丹,這個地方後來叫做楓
何氏九個兄弟四處采草藥煉丹救人,最後在仙游九鯉湖騎鯉魚飛天成百姓感激他們的恩德,就建成一座九鯉湖寺,塑造何氏九仙的神象來供後來何氏九仙在豐山降靈,豐山也就奉侍何氏九仙
關于先公山還有另外一種傳有一個縣官,生了九個兒子都破相,不是歪嘴斜目,就是跛腳瘸縣官覺得這九個兒子很丟但是九個破相的孩子心地很好,十分關心百姓的辛苦,為百姓做了許多好有一回,縣官做六十大壽,四五路的親戚朋友、官場同僚、鄉里老大都來賀縣官大擺筵席招待客人,可是心里總是怕九個破相的兒子讓他沒面縣官就把九個兒子關在柴房,不讓他們出來見
九個兄弟的舅舅也來拜鸊間@床壞剿 木鷗 饃 隼唇邪 耍 臀氏叵毓僦還甦瀉艨腿耍 揮邢泄ウ虼鵓司司頹鬃勻и揖鷗 庹業講穹浚 錈嬗腥嗽誑蓿 司司屯潑漚 判值薌 乓豢﹥屯 饉 羌 司俗飯 矗 暈 怯腥擻忠 閹 槍亟 穹浚 推疵 恢迸艿膠 擼 桓 桓鎏 司舜缶 峽旖腥死賜蝗患洌 籩蠓械目 煌5毓鼉盼怖鷯慍宄齪 媯 刈啪鷗魴值芟蛺於Ё紗喲耍 嗣前顏飧齪 凶鼉爬鷙 鷗魴值芫徒凶鼉畔 br />
傳說講,九仙公來到豐山,看到豐山山勢好,風景秀麗,就在豐山顯人們就在山頂建寺供奉九仙是舅舅在誤會中幫助九兄弟成仙的,所以寺內也供奉一位仙舅閩南俗語說,天頂天公,地下母舅舅舅的地位是很大真是古話所說,山不在高,有仙就會出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的豐山,有了九仙公,香客、游客來山頂的一年比一年多,仙公山一年比一年出
《虎怕漏》
閩南方言在平常時的應用中,在生活中,有時無意中會應用得非常奇妙和十分趣顯示出誤打誤撞出其不意的結局,卻也顯得相當神妙和富有深刻意這些,也許正是閩南方言所發揮的藝術效
流行于閩南漳州地區的一則《虎怕漏》的民間故事,就說明了這種事例,故事結局真是另人拍案叫
故事是這樣說到的,有一天傍晚,有一個貪圖走路錯過宿店的牛販仔,拉了兩條小牛犢音牛桃仔),望著南山而來,被出來覓食的小虎看見小虎偷偷地跟在他們後邊,準備等個機會食掉小牛剛好在這個時候,天下起了大雨來了,牛販仔只能拉著小牛犢,進入一間土地廟中避誰想雨越下越大下個不牛販仔只得把破廟門關他把小牛犢拴在靠邊的柱子上,自己找個地方休誰知這廟年久失修,破漏不堪,到處漏只有找到靠門邊的那柱子底下比較干燥的地方坐下來休守在門外的小虎,等得不耐煩了,正想進去咬小牛犢時忽听到那牛販仔唉聲嘆氣地說︰今晚啊,我鬼也不怕,虎也不怕,只有怕漏!小虎一听,心想,這個人真怪,我老虎,他不怕,卻怕一個什麼漏?到底這漏是什麼東西?厲害不厲害?還是回去問媽媽再于是就跑回洞中,把剛才看到的和听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然後問道︰到底“漏”是什麼東西?厲害不厲害呢?母虎也開不清楚這個從來沒听過的“漏”是什麼東西,就叫小虎在洞中等侍,自己出去看
母虎來到破廟前,里面靜悄悄的只听見打呼嚕的聲音,它就蹲了下來,把虎尾巴從破門洞里伸了進去,左搔右打,想把牛犢搔打出來,好吃掉這時候,牛販仔靠在柱子上剛要入睡,忽然臉上被虎尾巴搔打了一下,驚醒過來,“哎喲,不好了,老虎來了!”當他鎮靜下來後,取出腰間那把鋒利的小刀,猛力地切了下那老虎沒想到這一招,突然尾巴被咬去一段,痛得大吼大叫,拼命向遠方逃
母虎氣喘吁吁地跑回洞中,對小虎道︰那“漏”果真是非同小可,幸虧我跑得快,尾巴只被它咬去一段,要是跑不快,恐怕連生命都沒
故事的內容從開頭、發展、結尾、經過,確實讓人驚奇不整篇故事的轉折之處從牛販仔無意中講出口的一句苦嘆︰“我今晚啊,鬼也不怕,虎也不怕,只有怕漏!”
就因為這個漏,竟然把一只凶猛而又吃人不眨眼的百獸之王老虎嚇得如此的淒著實令人感嘆有些語言應用方面的誤打誤撞還能夠幸免一場大災,這是閩南語言的魅力所在,就因為一個漏字,便使整篇文章奇處環生,它在整篇故事的表述當中只佔了極小的部分,整個故事卻因它而奇趣生輝,實在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