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芬芳

童養夫4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下任縱橫1 本章︰童養夫4

    李知樂對于自己親生父母的印象已經不深了,不過他記得自己家住在船上,家里有不少的兄弟姐一家人為了吃飯問題,經常吵架甚至于打李知樂的父親總會讓大家分批吃飯,男孩子和男人第一批,小一點的孩子和女人第二批,女孩子第三李知樂永遠屬于第二批吃飯的人,不要說是魚干了,就連能夠吃飽就不錯第三批的女孩子永遠只能吃剩飯剩菜,而且永遠不能吃因為吃不飽,因為為了給大家找一條活路,李知樂的父親才把孩子賣給別只可惜李知樂養父只要男孩子不要女孩子,李知樂的父親只好賣了李知樂這個兒

    李知樂只記得自己要離開的那天,自己的母親一直那一天李知樂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第一批吃李知樂的父親不準別人動筷子,任由李知樂一個人吃好吃飽後,大家才允許吃許多李知樂的兄弟姐妹十分羨慕李知樂,卻不知道李知樂從此要離開家李知樂的母親一直抱著兒子,說了一夜的可是李知樂當時年紀小,又吃飽了,馬上睡著了,忘記了母親的後來李知樂怎麼回憶,都回憶不出母親的話,不過李知樂猜得出母親的意思,她一定希望李知樂過的好好的,將來吃飽飯,有自己的家

    李知樂唯一記住的一件事情,就是關于民的故這是他作為民後代,幾乎刻印在自己身上的永久記李知樂的父親曾經十分嚴肅地告訴每一個民男孩子,一定要記住自己的過去和家族歷民有民的規矩和歷史,也有民自己的故事和未來,每一個民家的男孩子都是這個繼承人和歷史見證

    民有五支︰第一支是百越人的後他們是據說是商湯後人,因為西周戰勝了商人,一些不願意臣服的商人逃到了南他們在當地組建了百越族,也有一些人從此生活在了船他們是民中最老的一部分,也是資格最老的一不過他們後來在南洋開枝散葉,組建了南洋華人組

    第二支是殘唐後唐朝走向滅亡的時候,一些人跟隨一個李唐皇族逃亡南在南方組建了一個所謂的南唐小朝他們依然尊李唐皇族的後人為自己的主子,而且使用李唐的年號和旗但是他們馬上被敵人消滅了,只有少數人逃出了包這些人相互在對方身上刻下記號,讓大家記住自己的過去和歷他們生活在船上,後代幾乎忘記了文化和知識,但是他們身上的記號他們所謂的記號,就是李唐的名字和字號,每一個男孩子都要在身上留著記

    第三支是南宋末年的趙氏子孫和他們的追隨者蒙古人把南宋逼到了海南,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和五百親隨一起跳海自從此南宋滅亡了,趙氏子孫從此死光可是民中有一個傳說,趙氏子孫沒有死光,他們跳海的人還有人活了下他們不願意承認蒙古人,所以一輩子生活在水上,他們就不算是蒙古人的順

    第四支是陳友諒的後傳說元末明初的時候,南方出現了三個大英雄,他們共同推翻了蒙古人組建的元政蒙古人退出中原之後,三個人為了爭奪天下發生了激他們分別是朱元璋、張士誠和陳友諒,都是有大本事的朱元璋是紅巾軍出身,支持他的人有徐達、常遇春等武將,還有劉基、李善長等文他們不但得民心,而且善于戰斗,所以最後朱元璋奪得了天下,建立了明王

    張士誠是鹽梟出身,背靠鹽幫和揚州地方勢雖然是三股勢力之中力量最大的,但是他也是三股勢力之中最好對付張士誠為人太過直爽,又是一個少計謀的人,朱元璋利用張士誠的大意和自作聰明,首先吃下了張士當朱元璋吃下張士誠後,朱元璋的勢力大大增加,朱元璋由三股勢力之中力量最小的,變成了實力最為強大的一

    陳友諒的本意是坐山觀虎斗,想看著朱元璋和張士誠兩敗俱傷之後,一口氣吃下兩股勢力沒想到張士誠這麼不堪一擊,也沒想到朱元璋這麼塊打敗了張士當陳友諒插手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整合了兩股勢朱元璋不給自己休養生息的機會,借這個機會一口氣吞並陳友諒的勢這種做法不要說是陳友諒,就連朱元璋的手下也反可是事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朱元璋真的很正要是朱元璋緩一緩的話,陳友諒的軍隊殺到,朱元璋只有坐以待斃

    陳友諒不愧是最狡猾的人,在他準備和朱元璋決一死戰的時候,他把一些家屬和親信送到了海當他們听說陳友諒失敗之後,他們帶著陳友諒的財寶出海,準備東山再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下令封海不讓他們有機會上雖然有一些人最後屈服了,上岸向朱元璋投降了,但是朱元璋依然下令封朱元璋下令,凡是陳友諒的後人或者是陳友諒的部下的後人,不準他們上岸,也不準他們當順他們只能一輩子生活之海上,不準在陸地有房地產,也不準他們雙腳站立在大明朝的地面這條規定一直沿用,陳友諒的人的後代永遠不準上岸登陸,也不準和陸上老百姓結

    李知樂的父親告訴李知樂他們,他們的先人就是陳友諒的後雖然他們沒有自己的姓氏,但是他們的老祖宗姓只不過他們對不起祖宗,沒有資格姓陳,所以他們成為了沒有姓氏的他們有規矩,不但不準名字中有“明”字,而且永遠不準和姓朱的人結

    第五支是南明台灣人的後當初國姓爺鄭成功帶領大家奪回了台灣,許多南明軍隊的軍人和當地人結一些人退役後,成為了當地的漁民,甚至于成為了當地人的女後來清政府佔領了台灣,一些不願意服從清政府的人,直接下海當了他們不但不願意剃頭,而且不承認什麼清政他們不和清王朝來往,吃住在船上,以海貨為食,不承認自己是清王朝的順

    這些人因為是軍人的後代,所以他們有各自的密語和暗語確定身只要是他們的自己人,他們就會像家人一樣相互照不是自己的人,他們都不會接待或者是接受,甚至于會拒絕和外人接他們後來創建了紅船,以賣藝為生,其實一直做著反清復明的事清政府對于這種人處理很殘酷,許多不是這一支的民,也被清政府的人殺其他幾支的民痛恨這一支民害了大家,所以紛紛不願意和他們來

    民很少就知道近親結婚不好,所以每一個民相親的時候,都要問清楚對方的來近親,或者是家里關系不好的民,是不會組建新家庭李知樂的父親以為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民,所以告訴他的孩子們,他們民在這里有七個大家族,相互之間通到了李知樂這一代,有三個家族的人可以通婚,其他家族需要三四代之後才可以結

    民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光他們一年四季都是光著腳的,幾乎家里沒有鞋就算是大冬天,他們都不喜歡穿鞋,也不會穿襪第二,他們不吃飯,所謂的飯不是一般的米,而是一些海第三,他們不吃活抓來的魚一定要做熟才吃,絕對不會生吃活沒有一個民會吃生魚,更加不會有一個民請人吃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色芬芳》,方便以後閱讀國色芬芳童養夫4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色芬芳童養夫4並對國色芬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