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第四十六章 土爾扈特東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清風五哥 本章︰第四十六章 土爾扈特東歸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

    第291章 土爾扈特東歸

    蒙古土爾扈特部大遷徙︰為何主動西遷伏爾加河,百年後又回歸種花家。

    土爾扈特部東歸,土爾扈特部東歸,發生在白馬軍西征中。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率領在伏爾加河流域生活的20余萬蒙古人,經過8個月的遷徙,完成了東歸壯舉。

    土爾扈特人萬里東歸被種花家皇帝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勇敢的民族遷徙”。土爾扈特人因準噶爾部的興起和衛拉特內部的利益爭奪而遷徙到伏爾加河流域生活。因俄羅斯帝國政府的壓迫與種花家帝國的招撫,土爾扈特人又回到故鄉。

    土爾扈特人西遷動因很簡單,想過的生活好點。

    土爾扈特部作為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其西遷之動因與蒙古諸部的內部紛爭,尤其是衛拉特蒙古與漠南蒙古、喀爾喀蒙古之間的一系列矛盾有關。土爾扈特部西遷的動因或可在衛拉特蒙古的發展源流中找到端倪。

    在正式故事之前,我們需要對蒙古各部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根據所處地域的不同,蒙古各部分為漠南蒙古、在漠北的喀爾喀蒙古和在漠西的衛拉特蒙古(又譯為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故事的主角土爾扈特部就是衛拉特蒙古的四部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和杜爾伯特部。

    北元末期,蒙古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作為西蒙古的衛拉特蒙古通過扶持蒙古大汗與東蒙古分庭抗禮,與東蒙古一直存在齟齬。

    1453年,衛拉特蒙古的綽羅斯•也先成為新的蒙古大汗,統一了整個蒙古高原。但好景不長,一年後,阿喇知院殺死也先,綽羅斯家族內部為爭奪汗位攻伐不止,衛拉特蒙古逐漸衰落,招來東蒙古的持續征伐。

    到了土默特俺答汗時期,東蒙古的勢力更是擴張到青海一帶,衛拉特蒙古的領地範圍被進一步壓縮。在這時,喀爾喀蒙古落井下石,也發動了對衛拉特蒙古的戰爭。

    經過漠南蒙古和漠北喀爾喀蒙古對漠西衛拉特蒙古的多次戰爭,衛拉特蒙古失去了杭愛山以南、阿爾泰山以西的大片牧地,被迫遷徙至托博爾河流域(注︰該河流主要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在俄羅斯托博爾斯克匯入額爾齊斯河)。

    要知道,對于以畜牧業為基礎的游牧民族來說,水草豐美的牧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游牧民族的首領也只有擁有對大片牧地的支配權,才能鞏固對部落的強有力的控制。因此,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牲畜的繁殖,失去大片牧地的衛拉特蒙古在內部爆發矛盾是必然的。

    1625年,和碩特部發生了爭奪牧地財產的內部紛爭,並很快蔓延到整個衛拉特蒙古。盡管杜爾伯特部的達賴台吉出面調解了這場戰爭,但不久之後,衛拉特蒙古內部還是發生了大分裂。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與和碩特部的楚庫爾為一個集團。

    準噶爾部與和碩特部的拜巴嘎斯是另一個集團。(注︰拜巴嘎斯和楚庫爾是同母異父的關系,因為爭奪兄長青台吉的財產而爆發沖突)這一種事實上的分裂一直持續到建立準噶爾汗國為止。

    在這種情況下,土爾扈特部首領和鄂爾勒克不想卷進衛拉特蒙古內部的紛爭動亂中,同時也為避免被實力強大的準噶爾部首領、衛拉特蒙古事實上的盟主巴圖爾渾台吉吞並,于是他主動向巴圖爾渾台吉提出要率領本部牧民分離出去,到俄羅斯的伏爾加河流域生活。

    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于1235年開始西征,攻佔了中亞、東歐的大片領土,並于1243年建立了欽察汗國。拔都以其高超的軍事智慧在蒙古民族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祖宗榮光和拔都西征精神的感召下,和鄂爾勒克懷著像英雄前輩擴張領土那樣的豪情壯志,帶著自己的六個兒子,以及土爾扈特、和碩特和杜爾伯特三部的5萬余戶牧民踏上了漫漫西征路。他們放棄了準噶爾故鄉,朝著日落的方向進發,在沿途中不斷征服韃靼部落,最終于1630年到達自己的目的地——伏爾加河流域。

    土爾扈特為什麼東歸?在西遷到伏爾加河流域之後,土爾扈特部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蒙古人身份和中華民族認同。在民族向心力的吸引下,土爾扈特部與蒙古各部、以及後來的白馬軍保持了長期友好聯系。

    和鄂爾勒克從伏爾加河流域出發,作為土爾扈特王公參加種花家舉行的衛拉特蒙古與喀爾喀蒙古的王公會議,將會議通過的共同條例帶回土爾扈特部,以此作為鞏固統治的工具。

    太子殿下劉強監國年間,土爾扈特部首領書庫爾岱青向種花家上表,進貢駱駝與馬匹,並請求在烏拉爾開展互市貿易。盡管沙皇強勢崛起,阻斷了土爾扈特部上表納貢的路線,但土爾扈特部還是取道西伯利亞,與白馬軍取得聯系。

    與土爾扈特部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白馬軍還派出使團對土爾扈特部進行訪問。這一系列舉措充分表明了土爾扈特部雖然遷徙到遙遠的伏爾加河流域,但從未與白馬軍斷絕聯系,在他們內心深處,一直存在著對故鄉的強烈歸屬感。

    沙皇俄國自伊凡雷帝以來,從未停止過對周邊國家的武力征服。沙皇政府對生活在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部更是不遺余力地滲透、分化,企圖加強對土爾扈特部的干涉與控制。

    此舉激化了土爾扈特部與沙皇俄國之間的矛盾,而隨著準噶爾汗國的滅亡,種花家逐漸控制了整個中亞,為穩固在帝國西部邊陲的統治,招遠懷人。在這種情況下,土爾扈特部的歸國之心愈發強烈。

    沙皇俄國見土爾扈特部久不馴服,加緊對土爾扈特的控制。當時,扎爾固會議是土爾扈特汗國一個由王公貴族組成的權力機構,類似于清朝初年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沙皇政府試圖通過改組扎爾固會議,來限制土爾扈特首領的權力,培植自己的代理人,從而更好地控制土爾扈特部。

    沙皇俄國頒布新的扎爾固會議條例,宣布扎爾固會議的成員今後由沙皇俄國指定,土爾扈特部的首領不得干預。這些改組措施不僅極大地削弱了土爾扈特部首領的權力,還把扎爾固會議變成了一個可以與首領分庭抗禮的機構,在土爾扈特部內部產生了分歧。此外,沙皇俄國還對土爾扈特部的汗位繼承進行干預,他們不希望由親近白馬軍的繼承汗位,而企圖扶植已改信東正教的繼承汗位。復雜的政治環境與沙皇的專制使得土爾扈特部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這加速了他們擺脫沙皇俄國干涉與控制的決心。

    沙皇的瘋狂擴張與專制的農奴制使得農民大量逃亡至伏爾加河流域,為防止農民逃亡,順便推進對中亞地區的征服,沙皇在伏爾加河流域建立了臭名昭著的“察里津防線”和“奧倫堡碉堡線”。察里津,即後來的伏爾加格勒,這兩條防線采取了逐步蠶食的進攻策略,分割土爾扈特部原有的牧場,使得草場面積大幅度縮小。

    同時,為加強對農民的控制與鎮壓力度,沙皇鼓勵原先居住在頓河流域的哥薩克人遷徙到伏爾加河流域,在那里建立自己的軍隊。伏爾加河流域人口激增,大量的牧地變成耕田,牲畜沒有食物,土爾扈特部的經濟遭到巨大打擊,土爾扈特人的生活愈發艱難。

    與此同時,沙皇政府又向土爾扈特部推出“征兵減稅”的欺騙政策,為滿足沙皇俄國對外侵略所需的兵源,沙皇政府通過向土爾扈特部征兵的方式來減少土爾扈特部的賦稅,此舉既用減稅的手段變相控制了土爾扈特部的經濟,又使得土爾扈特部的人口資源遭到巨大損失,從而失去了與沙皇俄國抗衡的實力。

    從開始,土爾扈特部共向沙皇俄國提供了125萬人口,但沙皇俄國並未履行承諾,土爾扈特部陷入了青壯年人口流失與賦稅日益增加的惡性循環之中。

    除政治、軍事手段之外,沙皇俄國還試圖從文化滲透上改變土爾扈特部的民族文化習俗,改變土爾扈特部的民族認同。土爾扈特人信仰藏傳佛教,因為藏傳佛教有熬茶布施的傳統,土爾扈特部不定時地派遣一些上層人物到西藏進行布施活動,這成為土爾扈特部與內地加強聯系的一個重要窗口。土爾扈特部的歷代首領還廣修寺廟,邀請蒙古和西藏的高僧到土爾扈特弘揚佛法。

    土爾扈特回歸,是民族融合的最好見證。

    趁俄土戰爭激戰之機,土爾扈特率領在伏爾加河以東地區的20余萬土爾扈特人離開了生活的伏爾加河流域,開啟了東征的歸途。出于搜刮兵員、控制伏爾加河下游牧場的考慮,沙皇政府命哥薩克騎兵對土爾扈特部加以攔截。

    與此同時,沙皇政府也挑動與土爾扈特一直有矛盾的哈薩克汗國襲擊土爾扈特回歸部眾。哈薩克報告了白馬軍,在巴爾喀什湖附近對土爾扈特人展開迎接,土爾扈特人被安排在次。

    此時天寒地凍,土爾扈特部缺乏補給,饑餒而死者甚多。沙皇政府又在土爾扈特的回歸路上圍追堵截,土爾扈特部傷亡慘重。但就是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依然堅持前進,最終于同年4月到達烏拉爾邊境。

    種花家皇帝得到署理西征軍總司令許三的奏報,得知土爾扈特東歸的消息。對此十分重視,決定接納回國的土爾扈特部,表現出了杰出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他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從全國各地向土爾扈特調撥馬牛羊20萬頭、米麥4萬余石、氈廬400余具、棉花6萬斤,幫助土爾扈特人渡過難關。

    土爾扈特部穩定下來後,白馬軍護送部落首領到西安城朝見。在西安里住了接近半個月,受到了極高的禮遇。六部派出大臣用蒙古語與之長談,詢問邊疆局勢及回歸情況。事後,太子殿下劉強封土爾扈特首領為卓里克圖汗,其余的大小首領皆有封賞。

    為紀念這一重大事件,種花家在白蓮教宗乘之廟內立了《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兩通石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第四十六章 土爾扈特東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第四十六章 土爾扈特東歸並對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