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很簡短,氣氛很融洽,評審和檢查的流程也異常簡單︰</br>委員們只是將實驗記錄、總結材料與李定安發表的幾篇論文做了一下對比,就知道︰研究過程異常的順利,實驗數據異常的精準,論證資料異常的全面。</br>說實話,既便是用到國家級項目的評審、檢查中,這些資料也挑不出一點毛病。</br>所以,委員們都異常的痛快,審核表到誰手里,誰就是大筆一揮。</br>簽字的同時,也會順帶著問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比如各項實驗的前置條件,論點的分析思路等等,也就是所謂的進展匯報。</br>李定安侃侃而淡。</br>委員們又漸漸的發現不對了︰整整十二位專家,林林總總問了三四十個問題,前前後後半個多小時,李定安全程脫稿,竟沒有一處錯漏,甚至連前後順序都沒巔倒過一下?</br>其余不論,就這記性,就讓人嘆為觀止︰上百組試驗數據,他是怎麼記得這麼清楚,連個小數點都沒錯的?</br>與此同時,所有人,包括王處長心中同時浮出類似的念頭︰文化界……不,準確來說是考古界,出人才了……</br>轉了一圈,就簽上了十二個名字,最後轉到王永謙手里,他一邊簽字一邊盯著李定安︰</br>“盡快將資料補齊,該申請資金申請資金,該申請編制申請編制,該外出作業外出作業……也不用再等論文發表……”</br>稍頓了一下,他又嘆了口氣︰“所以,別再拖了!”</br>最底下,項目負責人後面規規正正的寫著“李定安”三個字,還有什麼拖的必要?</br>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王處長,我明白的!”</br>王永謙點點頭,又看著馬獻明和楊麗川,神情嚴肅了許多︰“你們要配合好,有問題隨時匯報,有難處隨時打申請,另外少整那些沒用的……”</br>這話多少有點敲打的意味,意思是別把那些亂七八糟的風氣灌輸給新人,但馬獻明渾不在意,笑嘻嘻的︰“領導放心!”</br>要是所有的科研單位都像國博一樣,不批經費不立項,但研究進度卻快的飛起,上級主管單位怕是能樂瘋。</br>所以,話雖說的重,但你得反著听︰領導這是夸獎呢……</br>打的交道多了,王永謙也知道馬獻明的秉性,都懶得多說,拿手指點了點他。</br>基本上也就這樣了,征詢了一下專家組的意見,王永謙率先起身,一行十數人又出了會議室。</br>臨上車時,王永謙特地和李定安握了一下手,語眾心長︰“李定安,既然有能力,你就放心大膽的干,不要有心理負擔,更不要有壓力……也要相信,是人才,就不會被埋沒……”</br>李定安半懂不懂,只是客氣的笑了笑。</br>馬獻明和楊麗川卻是神情復雜。</br>這位向來說一不二,雷厲風行,從不說客氣話。</br>再加上今天這近似于敷衍潦草的評審檢查過程,兩人心中浮出一絲明悟︰不會是上面的領導發話了吧?</br>隔著車窗,項志清對著李定安點了點頭,他揮手致意,目送車隊出了大門。</br>轉過身後,發現馬獻明和楊麗川正用非常奇怪的眼神看著他。</br>“怎麼了?”</br>馬獻明搖搖頭︰“哦……沒怎麼!”</br>莫明其妙。</br>他轉身走向研究室,兩人跟在身後,眼中盡是羨慕︰不出意外,李定安應該是在上面掛上號了?</br>心中暗忖,三人進了研究室,馬獻明簡單的通報了一下評審和檢查結果。</br>雖然早有預料,但研究室里依舊傳出一陣歡呼聲。</br>能通過專家組審核,就說明李定安的進度雖然極度超前,但研究方向沒有一絲偏差。</br>這代表著︰上到各組負責人,下到研究員和文保員,再不用擔心自己的實驗數據是不是有錯漏,方向是不是早已偏移。</br>更不用研究完一個階段,就要集中人員開大會,商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內容。</br>這得少死多少腦細胞,少掉多少根頭發?</br>也不止是這些。</br>課題立項,甚至已經過了執行審核階段,代表著一大筆經費馬上就會到帳,工資卡上也會多一筆相當可觀的補貼和獎金。</br>別奇怪,研究員也是人,也要養家糊口,也要吃喝拉撒……</br>歡呼一陣,勉勵了幾句,馬獻明才想起來,還沒向何安邦匯報。</br>正琢磨領導是不是開完了會,打電話合不合適,馬獻明的手機卻先響了起來。</br>“何館!”</br>“專家組走了?”</br>“走了!”</br>“結果怎麼樣?”</br>“很順利,除了評審,執行階段的檢查審核也一並通過了……”</br>“哈哈……”何安邦笑了一聲,“就知道會是這樣,今天這罵算是挨的值了……通知李定安,還有各實驗組負責人開會……”</br>“啊……挨罵了?”</br>“廢話……當然,不止是我,還有呂院、丁院長、吳教授……”</br>旁邊好像是丁院長,不知說了一句什麼,何安邦又說︰“速度放快點……開完會,丁院和吳教授還得去教育部,繼續接著挨罵……”</br>幸災樂禍的笑了幾聲,何安邦掛斷了電話。</br>馬獻明回過頭,又用復雜莫明的眼神看著李定安。</br>“怎麼了?”</br>還能怎麼了,肯定是捅上面去了……不然不可能挨罵都挨這麼整齊。</br>同時也代表著,自己之前果然沒猜錯︰李定安,絕對在上面掛上號了……</br>馬獻明搖搖頭︰“我瞎猜的,而且一兩句也解釋不清楚,等何館來了�熅礡@懶耍 還 嗆檬隆 lt;/br>好事?</br>神神秘秘的……</br>李定安也沒多問,跟著去了會議室。</br>也就人剛到齊,何安邦幾人就來了,也確實是一起來的,包括重感冒沒好利索的丁守義。</br>不過都挺開心,說說笑笑,不像是挨罵的樣子。</br>會議很短,全程都是表揚與肯定,之後又通知第一批經費最遲兩天以後到賬,在一片歡呼聲中,何安邦宣布散會。</br>等人走完,何安邦嗤的一聲︰“知不知道今天的審查為什麼這麼快?因為從上周開始,相關的內部審查就已經開始了……”</br>李定安沒搞懂︰“內部審查?”</br>“就上周周三,也就是你投稿論文的第三天,有專家實名舉報,稱國博和故宮、以及京大學術造假,並存在利益輸送,證據就是你發表的那幾篇論文……這事影響太大,也太惡劣,最後直接捅到了上面,氣得咱館長摔了茶杯……”</br>館長?</br>李定安稍想了想,眼楮一瞪。</br>別看何安邦和呂本之無級無職,但上面的正職領導卻是由有關部門領導兼任︰比如國博,館長是某部門書記處書記,某巡視組副組長,括弧︰副部,書記是某司司長,正局級。</br>故宮博物院院長是某科研部門規劃處領導,括弧︰也是副部……</br>結果是︰造假造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暗箱操作到了家門口,這是多大的笑話?</br>查,必須查。</br>結果一查,掉了一地的眼球︰</br>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李定安先一步獨立完成,形成初步結論,國博、故宮與京大才進行論證。換種說法,人家發表的那些論文,和後面三家的研究人員沒丁點的關系。非要扯關系,也就場地和設備是國博的。</br>至于利益輸送,更是扯淡︰還沒立項,就沒申請經費,拿毛輸送?</br>包括用來研究的實物,國博雖然說是要買,但需要立項後用專項的研究經費撥付,所以只停留在口頭上。說白了,東西還是李定安的。</br>總而言之,壓根就不是舉報人所臆測的那麼回事,結果恰恰相反。</br>這就更讓人好奇了,既然不存在利益輸送,那這三家何必藏著掖著,硬壓著不立項??</br>再一查,卻讓人哭笑不得︰因為項目負責人之前沒有任何學術成果,按相關規定,是不能負責這麼大的項目的。</br>關鍵的是,不讓他負責還不行,倒過來看看之前的調查結果就知道了︰研究進度這麼快,真就是人家獨立完成。</br>規距也是人定的,特事自然能特辦︰緊急成立審核組、專家團,該補的資料盡快補齊,該撥付的資金盡快撥付。</br>所以今天才會像走過場一樣。</br>也確實如馬獻明和楊麗川猜測的那樣︰這一次之後,李定安算是在上面掛上號了……</br>當然,該批評的還是要批評︰對上級部門沒一點信任,你不挨罵誰挨罵?</br>丁院長笑了笑︰“確實罵的不輕……部長拍著桌子問︰創新人才計劃難道是擺設,為什麼發現人才不往上推薦……但整體而言,肯定是好事,因為再不用顧忌這個,避諱那個……用領導的原話︰怕什麼?放心大膽的搞……”</br>這話怎麼有點耳熟?</br>噢,王永謙處長臨走時,好像也是這麼說的?</br>確實是好事!</br>李定安吐了一口氣︰“那珍珠釉,是不是也可以公開立項了?”</br>“當然,但不用著急……”</br>吳教授想了想,笑著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br>李定安頓了頓,心下了然︰這就好比兩顆炮仗,綁一塊的響聲並不會增大多少,最好是分開放。</br>其次則是都是瓷器項目,人員、設備、物資分配等等肯定會有沖突,索性不如等上一個課題告一段落,再進行下一個課題。</br>呂本之又出著主意︰“也可以先放出點風聲,或是先給媒體或宣傳部門通個氣”</br>“對!”何安邦拍了一下手,“到時有關單位聞著味就來了,也省的協調這個,協調那個……”</br>丁院長一垂釘音︰“那就先這麼定了,珍珠釉項目暫時擱置,現階段,先以蒙古瓷為主!”</br>其它三人都沒意見,然後四人齊齊的扭過頭,看著李定安。</br>“我肯定沒意見!”李定安慢悠悠的開口,“但問題是,接下來我干什麼?”</br>啊?</br>幾人愣了愣。</br>照現在看,李定安想要繼續往下研究,就必須得帶組外出作業,但問題是,各組的進度還差著老大一截,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才能追上來。</br>而珍珠釉的課題又不能太著急立項,所以一時間,李定安好像真就沒什麼事干了。</br>至多也就是隔三岔五來國博轉一圈,盯盯進度。但有馬獻明和楊麗川在,他來不來都行……</br>“先休息一段時間吧,不需要長,就一個星期……”吳教授沉吟著,“然後就回學校吧!”</br>回學校?</br>“不說我都忘了,你跳級考試都還沒考呢?”丁院長哈哈一笑,“要不要讓我和你老師給你開個綠燈?”</br>都到這份上了,對京大來說,李定安上不上課,考不考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現階段他的主要身份是部級科研項目的負責人。</br>所以,考不考試也就是吳湘或丁守義一句話的事情。</br>李定安想了想,又搖了搖頭︰“還是考吧!”</br>倒不是他故作矜持,而是與考古學相關的基礎知識確實很薄弱,確實需要靜下心來補充一下,然後再通過考試檢驗一下。</br>“考不考隨你!”</br>吳湘無所謂的揮了揮手,“但期末之前,你必須完成蒙古瓷相關課題的課件提綱……”</br>“啊?”</br>李定安懵了懵︰之前吳湘還說的是,只是讓他去上幾節課,這會就成了限期完成所有的課件提綱?</br>“你是還沒意識到問題的關鍵。”</br>丁院長又笑著解釋,“不管是部級項目還是高校工程,只要一立項就必須公示研究內容及研究方向。而一旦相關論文刊登,就會成為本年度各考古院系的重點研究課題,同時,也會成為各考古學院各年級本年度專業課的必考內容……</br>所以,沒道理我們放著自己立項的科研項目不給學生講授,而落人之後……而我和吳教授又太忙,換其它教授幫你整理,對你又不公平,所以你辛苦一下……”</br>明白了,這東西和論文的性質一樣,能發表私刊,能進檔案,到時可以評職稱的……</br>但凡與學術有關,李定安從來都是當仁不讓。</br>反過來再說,十多位個個都有職稱的研究員都能帶的服服帖帖,沒理由帶不好一幫學生。</br>不就是講幾堂課嗎?</br>他斬釘截鐵的點著頭︰“沒問題!”</br>(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