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5EP2︰坦途(16)
“有人向我報告說,我的手下搶走了他們的補給……他們還說,干出這種事的人沒資格指責其他軍官的失職行為。”喬貝托•桑松坐在一張為他專門準備的椅子上,心平氣和地同身前兩名站得筆直的助手交談著。他沒有生氣,也沒有故作鎮定,只是不大相信嚴于律己的麥克尼爾等人有朝一日會主動以身試法,“這些做著見不得人的生意的家伙很少試圖通過我來懲治他們的敵人,除非事情嚴重到了一定程度。那麼,這件事看來是真的了。”
在他面前,邁克爾•麥克尼爾和彼得•伯頓保持沉默,沒有為自身進行辯解。他們在東盟軍之中缺乏可靠的根基,唯一可以依賴的是桑松的權威,而桑松的權力又來自于韓處安的信任。一個研究學術和政論的學者突然成為了東盟軍的將領之一,這勢必會激起所有老資格的東盟軍將領的不滿和憤怒。一切能夠證明桑松配不上這個職務的證據都可能出現在韓處安的辦公桌上,無法嚴格約束手下自然也是其中一種罪證。
“你們難道不想辯解一下嗎?”桑松沒有等到助手們的申訴,不由得感到失望,“……之前你們和我說,要找出那些看似有組織地進入戰場攻擊我軍的雇佣兵組織之間的聯系。這麼多天過去了,你們一無所獲,甚至還搶走了友軍的補給。”
“鑒于許多英明的本地軍事指揮官執意從當地居民身上掠奪補給,我覺得直接把後方提供的補給資源先轉交給村民是比較穩妥的做法。”麥克尼爾不得不開口說明情況,“這樣既能避免重要的軍用物資在運輸過程中因各種意外而遺失,也能讓那些更傾向于掠奪村莊的家伙更快地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至于入境的雇佣兵一事,我們掌握了能夠證明多名我軍將領為了自己的生意而不惜派遣雇佣兵攻擊友軍的罪證。”
“不同軍閥之間的作戰部隊互相攻殺是很常見的事情,即便他們不顧戰局的罪行被公布,我們也很難對他們進行懲戒。”桑松並非對麥克尼爾的行動完全不知情,他當然記得麥克尼爾和伯頓同樣是來自東盟境外的雇佣兵,這一身份使得兩人的某些合理或不合理的行動都得到了解釋,“如果這就是你們的解釋,那麼你們的成就不足以彌補私自扣留友軍的補給用于救助當地村民這一行為帶來的損失。”
年輕的戰士深吸了一口氣,他的雙眼變得狹長,僅容許狹窄的目光通行。這里發生的一切都是一團糟,把線團的邏輯理清大概是做不到了。他面臨著艱難的抉擇︰要麼為了追查敵人的行蹤而無視近在咫尺的危險,要麼首先采取措施減少損失從而變相地為敵人創造出清理罪證的機會。這不會是他們的第一次交鋒,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司令官,在追擊敵方雇佣兵組織、販毒集團和爭取當地村民信任的過程中,我拿到了一份重要情報。”他從戰術背心的口袋里翻出一封信件,“本地的叛軍首領認為他們已經在之前的進攻中達到了目的,而不願繼續響應自由南洋聯軍的號召南下進攻我軍。目前,他們似乎尋求和我軍暫時停戰。”
他把信件遞給桑松,而後退回了原來的位置。等待著桑松的答復。快刀斬亂麻,撥開迷霧的最好方法便是暫時停止這場愈發混亂且毫無意義的戰爭。不過,光靠他們的一廂情願是不能朝停戰邁進的,但麥克尼爾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他們打劫友軍的補給用于救濟附近及村民的行為反而成了帶來變化的契機。連續擊潰了多個試圖攻擊東盟軍的雇佣兵組織後,時常在東盟軍和叛軍身份之間進行靈活切換的麥克尼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5天之前,麥克尼爾一行人在翻越一座小山趕往預定目標的過程中闖入了一座戒備森嚴的村鎮堡壘。他們寡不敵眾,被迫撤退,而敵人並未大張旗鼓地追擊,反而在他們撤退的必經之路上通過全息投影信號向麥克尼爾釋放了同東盟軍進行接觸的訊息。次日,他們就在一座疑似和叛軍存在聯絡的村莊中得到了由村民轉交的情報。
這當然不是麥克尼爾期望中的最好結果,他更想把叛軍徹底殲滅而不是讓叛軍逍遙自在地游蕩于東盟各處。不過,他知道該怎麼恰當地處理私人仇恨和公務,暫時停止混戰是他眼中最好的選擇。得到了其中一支叛軍的首領寫下的密信後,麥克尼爾立刻決定將這封信交給桑松。他看得真切,韓處安的目的是敲打那些比明面上的叛軍更隱蔽地危害著興亞會建設東盟的事業的軍閥和只顧著自己利益的投機者,只要叛軍沒有形成致命威脅,興許這些僅在名義上歸屬同一個組織的叛亂武裝人員就有機會得到興亞會的安撫。
他靜靜地等待著,直到桑松主動打破了這份在戰場上難得的寂靜。
“可信嗎?”
“我們通過村民來監控附近的雇佣兵,那麼叛軍也一定在利用村民來監視我們。”麥克尼爾在提起自己的策略時已經考慮到了可能發生的情報泄露事故,“重要的是,本地的民間武裝組織發動叛亂的主因是居民難以生存。除非我們向他們展現出了善待公民的誠意,不然就算我們把他們趕盡殺絕,新的叛亂仍然會發生。”
“不听指揮卻在名義上歸順我們的軍閥跟這些叛軍也沒有太大的差別。”桑松嘀咕了一句,“好吧,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慎重考慮的建議,我會嘗試著去推動它。”
桑松的表態讓麥克尼爾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從這場戰爭剛爆發的時候開始,麥克尼爾就從未認為東盟軍能夠在短時間內全殲自由南洋聯軍。即便東盟軍在理論上的全部軍事力量遠遠超過自由南洋聯軍,它卻不能將這些軍事力量全部用于打擊叛軍,況且不同軍閥之間的內訌和不同派系的東盟軍之間的沖突造成的損失有時候比面對叛軍時的失利還要嚴重。若是東盟軍在開戰後未能迅速取得優勢,及時停戰並利用戰爭中暴露出的問題來清理害群之馬不失為一種穩步前進的策略。
只要桑松支持或是至少不反對和其中一支構成自由南洋聯軍的武裝組織【緬北同盟軍】進行初步接觸和談判,麥克尼爾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推行他的下一步計劃。通過使用盧塔甘達的雇佣兵情報網絡補全缺失的關鍵點,再利用阿南達從當地村民的口述中了解實際情況(少不了用各種實惠的商品收買村民的步驟),麥克尼爾統計出了這些入境作戰的雇佣兵組織和不同東盟軍作戰部隊之間的互動關系,逐一進行排除,基本鎖定了東盟軍將領和特定雇佣兵組織之間的聯系。
暫時解決了敵方雇佣兵帶來的威脅後,麥克尼爾的思緒飄向了在這場戰爭中引發混亂的罪魁禍首︰東盟境外名為【和平破壞者】的武裝組織和這些人在東盟境內的盟友。即便東盟軍的指揮官們上下一心、戒除所有副業,也不大可能在情報瘋狂泄露的條件下取得決定性的軍事勝利。
“麥克尼爾,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誰?”伯頓松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麥克尼爾被扣上勾結叛軍的罪名並被拉去槍斃,現在桑松決定繼續保護他們並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們的行動,不說他們的性命得到了保障,計劃也有了維持下去的基礎,“听說那些從外地涌入的移民都被附近的東盟軍抓走了,嘿,這些軍閥就像對待本地的原生村民那樣對待這些外來移民,到時候他們可有苦頭吃了!”
“我總是感覺我們忽略了一些東西,一些對我們的計劃而言非常重要的東西。”邁克爾•麥克尼爾像僵尸一樣走到掩體旁,他那心不在焉的模樣讓伯頓也變得緊張起來,過去發生的許多事件證明麥克尼爾的直覺能救他們一命,“談判能否成功,取決于叛軍首領的誠意,也取決于韓將軍的態度。我們得把那些不由我們決定的事情排除在外,然後在我們能夠決定的事務中估算劇變帶來的不可控損失。”
“我們贏了一半,麥克尼爾。你看,指出將軍們互相派遣雇佣兵襲擊同僚,一定會讓韓將軍勃然大怒,屆時類似的狀況在短時間內會得到遏制;同時,讓其他東盟軍殘暴地對待新來的移民、使得這些移民過著和本地的村民相同的生活,他們也會被生活毒打得到處逃竄的。至于幕後策劃這些混亂事件的真凶……盡管暫時讓他逃一陣吧,我們跑得比他快,能追得上。”
“但是,販毒集團不會消失,毒販子不會消失,導致只想安分守己地生活下去的村民們選擇拿起武器成為叛軍的種種枷鎖也不會消失……我們贏了什麼呢?但願興亞會能夠解決這些亂象。”麥克尼爾翻出了平板電腦,搜索著最近一段時間的記錄,他需要從整理工作中尋求靈感,倘若沒有人和他進行思維上的踫撞與交流,他就同過去的自己交談,“除此之外……島田博士的報告中提到,被送往香巴拉浮島作為實驗品的移民提到了【蘭芳】一詞。”
“……【蘭芳赤子】?”伯頓壓低了聲音,“但是……這怎麼可能?【蘭芳共和國】是一個過去存在于婆羅洲西北部的公司國家,那我們就假設【蘭芳赤子】的組織基地也應該建立在當地。他們去呂宋島執行任務,勉強可以解釋為婆羅洲離呂宋島近一些;可這里是緬甸啊。”
他們在馬尼拉生活期間見識過那些訓練有素的青衣武裝人員滲透進入城市後對著手無寸鐵的馬尼拉市民大開殺戒的一幕,若不是東盟軍和血盟團迅速地接管了部分城市並在短時間內擊潰了以共和護國聯盟為首的敵對民兵武裝,只怕【蘭芳赤子】的殺戮還要持續下去。眼下,這些疑似和【蘭芳赤子】存在關系的外地移民不明不白地來到了危險的戰區並很快受到東盟軍的不公正對待,那些凶橫的青衣人不會對此視而不見。
麥克尼爾還記得那些外地移民看待自己的眼神,即便那些人由于畏懼他這身軍服而放棄了可能的敵對行動,但出自骨子里的蔑視和敵視是無法掩蓋的。沒有這身軍服作為掩護,想必那些移民就會一擁而上將他們撕成碎片。連受到【蘭芳赤子】影響的平民都膽敢以挑釁的態度對待東盟軍,【蘭芳赤子】很可能使用更加激進的暴力手段。
兩人各懷心思,誰也不對另一方點明。午飯時間剛結束,被麥克尼爾派去外面做調查工作的阿南達急匆匆地返回,並向麥克尼爾匯報了他整整一上午的收獲。
“根據匯總到的情報,附近大部分村莊中的居民聲稱他們會因為吃肉而受到嚴厲的懲罰。據說,還有東盟軍士兵會定期前來檢查他們的村子。”阿南達氣喘吁吁地趴在車子的引擎蓋上,向麥克尼爾要了一杯水,“不僅如此,軍隊還阻止村民使用農畜,那會被認定為虐待動物。”
“……喂,這到底是東盟軍的管轄區還是自由南洋聯軍的管轄區?”伯頓跳了起來,“我從未听說過這麼荒謬的事情,把農民們欺負得抬不起頭已經夠過分了……人都活得這麼艱難,怎麼還有人不顧人的生命反而要去保護動物呢?”
“感謝你的工作,阿南達。不過你可能沒有時間和我們一起慶祝任務取得重要進展了,因為我打算現在就出去進行下一項調查工作。”麥克尼爾看了一眼當前的時間,數字正顯示為13點左右,“桑松將軍說未經許可隨便進入戰場的外地移民都被抓去修路了,那我們現在正好去工地視察一次,看看這些家伙有沒有對他們擾亂軍事行動的罪行進行反思。”
“您是打算去審問他們嗎?”阿南達小心翼翼地問道,“呃,以我的看法,也許負責保衛工地安全的軍官不會允許你們隨便進入——”
可惜,麥克尼爾最近在迅速執行計劃這一點上過于執迷,時間就是一切。當他把自己的計劃告知別人時,往往預示著他馬上要開始行動或是計劃到了收尾階段,而這種通知絕不是以商量的態度尋求討論。阿南達的反對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麥克尼爾下令開車前往南方的一處工地,那里的一條公路被頻繁出擊的自由南洋聯軍炸斷,使得交通斷絕。焦頭爛額的東盟軍除了臨時征調免費勞動力之外,別無他法。
戰線南側大體上處于東盟軍的控制下,偶爾有一部分叛軍游擊隊會越過這條在地圖上不存在的戰線、襲擊南方的東盟軍設施和據點,從而進一步加大了東盟軍長期在戰場上駐扎的成本。麥克尼爾把驅車趕路的過程中遭受敵軍襲擊看作常態,他不會感到驚奇,要是哪一次他能夠暢通無阻地抵達目的地,反而是咄咄怪事。
……比如這一次。
沒有遭到任何襲擊就把車子順利地開到了斷開的公路附近的岔路上的伯頓停下車子,指著不遠處的一個哨站。麥克尼爾是國家憲兵司令官的秘書,但排除這層光環,他也只是個不起眼的東盟軍下士,連一個普通的班長都可以在他面前指手畫腳。
“跟他們通報一下,就說……這些可疑的外地移民里存在敵人的間諜。用這個借口就行了。”
麥克尼爾和伯頓大搖大擺地走向哨站,驚奇地發現哨站外面沒有執勤的士兵。這算不得稀奇,只圖混飯吃的東盟軍士兵常常躲在掩體和房屋里而不是走到外面巡邏,盡管這給叛軍的密探和游擊隊員滲透關鍵節點無形中提供了便利,對他們本人而言則使得他們保全了性命。深刻地理解這種怠工行為的麥克尼爾暫且放下了對于普通士兵的同情,敲響了外門,等待著友軍士兵的出現。
沒有任何人回答。不耐煩的伯頓又重重地砸了幾下門,還是沒有得到回應。
“把大門撞開。”
他們沒花費多少力氣就撞開了大門,打開大門的那一剎那,兩人都愣住了︰一個穿著東盟軍軍服的白人男子拖著幾具尸體,手里扛著疑似汽油桶的容器,看起來是想要把這些已經戰死的東盟軍士兵的尸體全部火化。不過,他為自己的燃料找到了更好的去處——確認了門口出現的不速之客並非同伙的陌生武裝人員將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