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5EP2︰坦途(15)
“本地的村民見了東盟軍就像是老鼠見了貓,這些不請自來的外地移民卻在我們面前猖狂地侮辱我們……”被趕到現場的東盟軍士兵勸走後,麥克尼爾心頭一股惡氣遲遲難以消退。東盟軍的殘暴和凶悍有目共睹,雖然麥克尼爾不樂于見到這樣一支軍隊在中南半島北方的廣闊戰場上禍害戰區附近的居民,倘若這對于消滅令他厭惡的黑衣人有一定的作用,他願意捏著鼻子接受這種不適——那群鬼鬼祟祟地搬遷到當地的外來者,竟然將他稱呼為野蠻人,簡直是天大的諷刺。
他不能對這些外地移民使用暴力措施,那麼做看似解決了他心中的一塊心病,實則將國家憲兵置于圍攻之中。在各種勢力盤根錯節地糾纏著的土地上,國家憲兵的敵人不僅是反抗東盟的叛亂武裝人員,還包括那些陽奉陰違的實力派。東盟雖大,願意砸鍋賣鐵為東盟崛起的事業奉獻的大亨卻少得可憐,他們大多泰然自若地固守著自己的地盤,不允許外人隨便過問其中的事務。
不能再對外來移民的行動不聞不問。這些疑似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家伙會嚴重地壓縮本地村民本就不足的生存空間,進而導致當地的農民攜家帶口地投奔叛軍。軍事上的勝利不是麥克尼爾要擔心的,他更憂慮現有的管理方式引發新的叛亂。可惜,他的話語權太小,不夠影響東盟軍和相關機構的戰略決策,而他每天費盡心思完成的工作對于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們來說只需要多說一句話就能被全盤推翻。
伯頓見到麥克尼爾連日來愁眉不展,勸麥克尼爾改換行動方向。他對麥克尼爾說,計劃陷入僵局是在所難免的,既然他們不該停止行動,那麼讓自己忙起來的唯一方法便是換一件事去完成。
“但是,我們幾乎在各個方向上都遇到了麻煩。”麥克尼爾愁眉苦臉地嚼著干硬的壓縮餅干,他不去細心品味食物的味道,也許他掌握了把思維在美食家和連草根樹皮都能吃的野外生存專家之間靈活切換的訣竅,“四處踫壁……找不出幕後敵人的目的,也沒有辦法消滅眼前的敵人。”
“其實這些外來移民並沒有外表看上去那麼勇猛,他們要是在半路上遇到了東盟軍,也會優先撤退而不是冒著被東盟軍襲擊的危險繼續前進。”伯頓因為麥克尼爾無心參與野炊而不得不跟他一同吃著只能用來充饑的野戰口糧,他多麼盼望麥克尼爾打起精神給他們做飯啊,“……你有沒有考慮過,他們面對咱們的時候看上去全無懼色、可他們的同伴在半路上遇到東盟軍也要逃跑,只是因為我們的膚色?大部分非亞洲人在東盟是被視為奴隸和乞丐的。”
“我懂了。”麥克尼爾忽然找到了最好的報復辦法,“畢竟,許多東盟軍指揮官只能就地調度補給,也就是劫掠附近的村莊和小鎮……他們可不會因為里面的居民換了一批就變得收斂一些。這麼說,不必我們主動去教訓他們,這群外地移民也會吃苦頭的。”
“沒錯,就是這樣。”伯頓松了一口氣,他就怕麥克尼爾的思維徹底鑽進了死角,“讓那些跋扈的東盟軍軍官和士兵去對付他們吧,我們要盡快抓出勾結雇佣兵的叛徒。”
地動山搖的爆炸聲接連不斷地傳來,麥克尼爾臨時放在壕溝邊上的餐盒也被震翻了。他狼狽不堪地把餐盒撿起來,心想著附近連泥水都找不到,正好撞見阿南達從壕溝的另一頭闖入、忙不迭地向他報告發生在附近的一場最新戰斗。
經過了長時間的拉鋸戰後,受限于補給的東盟軍很少發起大規模進攻,只是將附近的村鎮和聯系著村鎮的交通要道作為首要目標,同時經常派遣無人機大規模轟炸自由南洋聯軍的營地。當雙方之間的戰斗態勢從動態交鋒變為相對靜態後,利用戰場上的混亂才得以活躍在戰線附近的雇佣兵們立即發覺他們失去了靈活移動的機會。許多狂妄自大地主動挑釁東盟軍的雇佣兵組織都在會戰中被東盟軍殲滅。
這樣下去,沒等麥克尼爾查出收買雇佣兵對抗東盟軍的罪魁禍首,關鍵的人證就要徹底從世界上消失了。憑著救命之恩,麥克尼爾委托戴斯蒙德•盧塔甘達依照敵對雇佣兵組織最可能出現的路線設防,他則隨時做好了趕往現場的準備。
“原來你一直都有計劃!”伯頓得到了出發的命令,興奮地跳出了壕溝、招呼其他士兵趕路。他一面把各種裝備依次穿戴好,一面活動著酸痛的身軀,“好哇,你把所有人都騙了……等等,難道你覺得咱們周圍也有敵人的間諜?”
“我不敢肯定,但也不敢輕易否定。”麥克尼爾面無表情,“……其實,我想用這場戰斗來驗證我的一個猜想。西比拉系統能夠檢測出策劃並預備實施犯罪的家伙,然而如果牽著木偶線的傀儡大師從來不露面、只叫不知情的傀儡去辦事,那麼他和他的工具都可以幸免于難。這些干擾戰場的雇佣兵,就是其中一種被利用的工具。”
伯頓打開越野車的車門,請麥克尼爾先進去,他自己充當麥克尼爾的司機。
“你說話的語氣越來越像李林了。”伯頓咂舌,“讓人捉摸不透。”
“不得不防啊。我們這個團隊之間可以有著毫無保留的信任,但我們並不能排除同我們的真實動機有關的情報被無意中地泄露給無關人員的可能性,有時候我們甚至不會意識到這一點。”麥克尼爾嘆了一口氣,對著遲疑不定的阿南達招手,讓盡職盡責的翻譯和他們繼續同乘一輛車,“快一點,我們可不能被別人當做專程前去搶奪戰利品的敗類。”
被雇佣兵襲擊的東盟軍部隊是第11輕步兵師——這個花里胡哨的非常規名頭無疑向外出賣了它的真正實力。興亞會控制的東盟軍作戰部隊通常是齊裝滿員的正規軍和精銳部隊,部分打著步兵師旗號的部隊(例如擴充前的第5軍)有著堪比一個軍的實力;除興亞會的其他軍閥指揮的東盟軍則成為了名不副實的代名詞,所謂的第11輕步兵師不過是一個由一名陸軍上校指揮、下轄若干營的團而已。
這支被自由南洋聯軍擊潰後毫無章法地胡亂向後撤退(一路上自然沒忘了襲擊和掠奪附近的村子,剛被光顧過的村莊慘遭荼毒)的軍隊引起了麥克尼爾的警覺,他憑著戰術上的直覺判斷敵人可能會襲擊這支東盟軍,但他又不方便把這句話說出來,更不敢隨便相信東盟軍的保密性。因此,戴斯蒙德•盧塔甘達這位雇佣兵首領一時間擁有了比部分東盟軍指揮官更可信的身份。
“我真是慶幸我們是同一個團隊中的戰友而不是必須拼死斗爭的敵人,不然,只要你擁有了足夠多的情報和權限,常規敵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你的計劃之中。”伯頓不禁感到後怕,他算是明白自己生前當不了將軍的原因了,“凶殘的敵人只會激起我的斗志……太過精明的戰友卻是另一種生物。”
越野車在路上撞到了疑似附近游擊隊設下的陷阱而拋錨,麥克尼爾連忙命令更換備用輪胎後繼續前進,不料十分鐘後車子再一次撞上了相同的陷阱,看來自由南洋聯軍沒用地雷的唯一原因是害怕誤炸自己人。估算著行進速度的麥克尼爾當機立斷下令棄車步行,趕往離他們約有300米遠的戰場。
經過了麥克尼爾長時間的訓練和多次實戰的考驗後,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東盟軍特種兵充分地掌握了對應的戰斗技巧,迅速進入了戰斗狀態。他們沒有立刻加入戰斗以表明其中一方的援軍出現在了戰場上,而是利用地形和植被作為掩護,持續逼近敵人。在視野較為開闊的地帶,相隔幾百米的交火跟白刃戰的區別不大,誰先發現對方,誰就掌握了戰斗的主動權。盧塔甘達的雇佣兵由于搶先佔據有利地形而避免了承擔更多損失,他們堅守陣地,等待著麥克尼爾的救援。
“敵人有一百多人,將近兩百人。”彼得•伯頓放下望遠鏡,“見鬼,咱們這一邊的人數每次都比對方少。”
“戰斗又不是比誰的士兵多,而是比誰的士兵更先喪失戰斗力。”麥克尼爾手動估算著雙方之間的距離,“把攝像頭打開,畫面共享給炮兵陣地。讓他們以咱們的位置做參考,把這群瘋狗從狗窩里炸出來。”
這個形象的比喻惹得伯頓哈哈大笑,直到東盟軍的炮擊開始後,他才撤掉了臉上的笑容、神色肅穆地架設好了機槍,朝著敵人的陣地瘋狂地傾瀉著子彈。此時,麥克尼爾和伯頓藏身的石頭掩體離敵方雇佣兵的陣地只有不到200米的距離,幾處敵軍火力點立刻被打得銷聲匿跡。
“麥克尼爾,你總算來了。”盧塔甘達的聲音從麥克尼爾的耳機中傳出,“他們看起來非常熟悉附近的地形,不像是第一次來到這里作戰的雇佣兵。等你們的壓制攻勢結束後,我們就共同夾擊他們。”
“不要著急,敵人還沒有狼狽地逃竄,我們需要等到他們主動轉移陣地時再進攻。”麥克尼爾找了一個較為隱蔽的地方,架設好了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