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望著張獻忠,顯得有些小心的,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而原本笑容滿面,望著李定國,為李定國打出來的戰績而欣喜不已的張獻忠,在听到了李定國所說出來的話後,一張臉一下子就陰沉了下去。當然,這個時候的李定國還不叫李定國,他並不姓李,而是姓張。他是張獻忠的養子。歷史上,是在張獻忠身死之後,方才改回原姓。“你說的啥?咋突然間就升起這個想法了?李自成那狗東西有多卑鄙無恥,你又不是不知道!娘的!先前為了爭奪地盤,那狗東西愣是不分青紅皂白,把咱們給逼走。把咱們辛苦打下來的東西,都給吞並了。現在這狗東西被人打了,我是巴不得看他笑話。你怎麼現在卻突然間說出了這話來,要幫助李自成?幫他個鳥!他算個什麼逑人?他早點兒被韃子給砍死,我才開心!提起李自成,張獻忠一下子就炸了毛。他是真的氣憤。畢竟在他看來,李自成是真的不當人。他和李自成之間的恩怨,是一點都不少。見到張獻忠發火,李定國連忙搖頭。父王,孩兒不是這個意思,孩兒也同樣是恨不得將李自成這闖逆,給碎尸萬段,以報當年之仇。但是……但是現在情況,終究還是和之前不一樣了。現在是建奴入寇,華夏江山將要淪陷。這種情況下,有些事兒便可以先壓下來,不去多做計較。如今的當務之急,是我漢人都聯合起來,共同出力將建奴給打出去。在這個時候,不能再計較太多,等到將建奴給打出去之後,我們這里再好好的給李自成等人,算一算之前的舊賬。而且,看起來這建奴也是真的勢大。難以對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這里若都還各自為戰,不共同出力的話,在今後,很有可能會令的這天下讓建奴取得。到了那時,我們這些人不管是誰,都必然沒了什麼生存的沒了活路。會被建奴各個擊破。父王,孩兒知道你的心情。但是現在,一切還是以大局為重為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這華夏江山都沒了,被建奴所取得。那接下來,我們漢人這邊沒有誰是贏家,都得輸!只有通力合作,暫時放下成見,共同出力,把韃子給驅逐出去,才會有以後。”李定國的這番話,可謂是說的情真意切,考慮深遠。但很顯然,張獻忠並沒有听進去。“我知道你所考慮的這些,你所想的這些我同樣想過。不過在我看來,你所考慮的這些,完全是多慮了。我等如今已經拿下川渝之地,除了少數地方之外,絕大部分地方都控制在手里。今後只要緊守關隘,憑借著各處天險,已經是立于不敗之地。任憑外面的風浪再大,我們這里也能夠安穩的生活下去。我們現在有了基本盤,接下來可以安然的觀看大明和李自成這狗東西與那些人拼死拼活的去打。等他們打的差不多了,咱們再趁此機會沖殺出去,動手了摘桃子。這才是上上之策。”听了張獻忠的話,一向對張獻忠的話很是听從的李定國,在猶豫了一番後,卻又一次開了口。“父王,您考慮的這些是對的,但是坐山觀虎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雙方都是猛虎,能斗一個旗鼓相當。如此我們這里才能夠坐收漁翁之利。可現在……建奴和大明以及李自成之間的爭斗,又怎麼可能是旗鼓相當?李自成之前鬧的聲勢不小,遇到韃子之後,短時間內,卻被打的落花流水,潰不成軍。沒有半分還手之力。可見建奴到底有多強。等到李自成被建奴滅掉之後,那麼建奴必然會起兵南下。這個時候建奴那邊有三個選擇,一個是先出兵攻打咱們這邊。一個是渡江前去攻打大明。以或者是同時出兵攻擊咱們這里以及大明那里。依照孩兒來看,韃子那邊先集中全力攻打大明的可能性要小……別管怎麼說,咱們這里最終都避免不了,和建奴之間打上一場。而且,到了那時,所需要面對的建奴,還是比現在更為難纏的建奴。到了那時,咱們這邊單打獨斗和韃子對戰,真的能夠打過嗎?孩兒覺得可能性不是太大。所以反倒不如這個時候,暫且放下一些成見。共同聯手,先將其給拿下。將其戰勝了後,咱們這這里再分出個高低,決出個勝負來。到了那時,別管是割據一方,還是逐鹿天下,都可以。”李定國的話,听的張獻忠眉頭眉頭跳了跳,想要出聲對李定國呵斥,不過話到了嘴邊,又被張獻忠給壓了下去。一方面是李定國很能打。他的四個義子,都是能征善戰之人。尤其是李定國,最是驍勇善戰,帶兵作戰的時還會用計謀。名為義子,實際上是他手下特別別重要的將領。在如今這種時刻里,他面對這等重要的將領,那自然是不能對待的太過于苛刻了。當下忍住心中的火氣,出聲道︰“事情確實不太好辦,但是不要忘了。我們這里佔據了優勢,蜀道自古難行。更何況還有諸多精兵強將進行把守。別管是誰帶兵來攻打,都要踫一個頭破血流!”李定國聞言,沉默了一會兒望著張獻忠開口道︰“父王,孩兒也知道咱們佔據的地形,確實是很好。絕對的易守難攻。很多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但是父王您仔細的想一想,古往今來佔據這邊,進行割據的人少嗎?又有哪一個,真的能一直割據下去?雄才大略的劉皇叔,又有諸葛亮那等人物相隨,其後人都沒能一直在這邊守住。蜀漢反而成了三國之中,最先被滅掉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後蜀,也都是相同的命運!而且真的算起來了,川渝這一代,雖然地形險要,封閉,易守難攻。但是每一次到了天下大亂,又統一天下之時。這邊大部分,都要先比江南一帶被人拿下。一般的人,都會選擇先打川渝,將其握在手中之後再順江而下,水陸並進,謀取江南。孩兒說的這些話,雖然是大逆不道。可是父皇,這也都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兒。前車之鑒,不可不重視。在孩兒看來,現在的局面,看起來要比之前時還要更加的復雜危險。是真的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父王,您可一定要好好的想一想……”李定國望著張獻忠,非常誠懇的出聲說道。可以說是把心窩子都給掏了出來。張獻忠卻听的太陽穴都忍不住跳了跳。他壓住滿心怒氣,望著李定國出聲道︰“有些事兒回不去了,就算是我這邊想要和皇帝那邊的聯手,共同對抗。也沒那麼簡單。不要忘了,咱們在此之前可是到了鳳陽那里,把朱明皇帝的祖墳都給燒了。那朱明皇帝,不知道都把咱們給恨成什麼樣子了。此等情況下,又怎麼可能真的會不計較咱們的過錯?就這一件事,就徹底斷絕了,我等這邊和朱明皇帝之間進行聯合做事的所有可能……”李定國聞言,有一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他義父說的很對,燒祖墳這個事兒,那可當真是一件極大的罪過。尋常人家祖墳被人燒了,掘了,那都要與人拼命的。更何況是皇家的祖墳了!而且,這次听說還是朱元璋顯靈了。鳳陽那邊的皇陵,可是朱元璋爹娘等人的。大明的這些皇帝當中,最在意鳳陽皇陵出事的人,可以說就是朱元璋了。如今偏偏有傳言,說的言之鑿鑿,就是朱元璋顯靈了。那麼面對鳳陽祖墳被自己等人這里給燒了的事情,朱元璋絕對會暴跳如雷。饒不了自己等人……這事很嚴重。但沉默了一會兒後,李定國還是開口道︰“這……父王,這這事兒好像也並非沒有一些轉機。畢竟朝廷那邊,都已經先一步的弄來了詔書。號召父王先放下成見,共同來對付建奴的。他既然來了詔書,就說明對于這事兒沒有那麼在意。國破家亡,異族入侵之時,共同聯手對抗異族,比什麼都要重要……”張獻忠搖搖頭道︰“你太天真了。這事情如果真有你所想的那麼簡單的,一切都好辦了。這世間也沒有了那麼多的爾虞我詐。朝廷最是奸詐,不講信用,和大明朝廷打交道,需要處處留意。否則,一個不留神就會被坑死!”李定國听到張獻忠如此說,點了點頭不再多言。張獻忠想了想後,又對李定國出聲道︰“你的想法我也知道。這個時候,確實要以大局為重,先對付韃子才是最應該做的。不過這事,需要好好的思索謀畫,需要等一個合適的時刻再動手。具體以什麼形式動手,抓住什麼樣的機會,都需要好好的考慮考慮。機會合適了,那我這邊肯定不會沒有任何表示的。”听了張獻忠所言,李定國忙對著張獻忠行禮。說自己記住了。郁悶的心情都好了不少。張獻忠在李定國離去之後,忍不住搖搖頭,嘆口氣。覺得自己的這個義子,實在是太過于天真了。大明狗皇帝的話,怎麼能相信呢?而他剛才對李定國所說的,今後看情況會出手的話,其實也不過是說出來,安撫一下李定國而已。他其實打定了主意,要死守這邊。只要韃子不過來招惹他,那他就不主動招惹韃子,好以此來積蓄力量。當然,倒也並非全部都是敷衍,也真的有想過機會合適了動手去攻打韃子的事。只是,什麼時候機會才合適,什麼時候動手,做到什麼程度,這些都是他說了算。李定國離開了張獻忠後,也同樣是忍不住暗自搖搖頭。他總覺得在這種時刻里,不需要考慮特別多。集中所有力量,擊退韃子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在這邊做主的人並不是他,而是父王。那也只能是听父王的。他今天做出這些努力,已經是仁至義盡。只希望父王能夠如同他今天所說的那樣,今後機會合適了真的會對建奴那邊動手。而不不是在那里說瞎話,敷衍自己……真那樣的話,可就太令人失望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啊!都要亡天下了,還爭什麼爭?……“它娘的,這張獻忠,接下來就等著咱將他剝皮揎草吧!”南京城,皇宮之內,朱元璋憤憤的出聲罵道。“這狗東西,它娘的,在建奴入關的情況下,咱連鳳陽祖墳的事,沒有和他提,要給他一個機會。這狗東西,居然敢把聖旨都給扯了,今後就等死吧!這狗東西!韓成,這就是你說的張獻忠殺子抗清?”朱元璋罵過之後,看著韓成說道。韓成聞言,神色有些尷尬。“那個……父皇,我所記得好像就是這樣。”朱元璋搖了搖頭︰“經過這番試探,咱已經看出來了,這家伙本質上而言就是個自私自利之人。心中沒有什麼太大的格局。包括那李自成也一樣。你說的殺子抗清,說白了並不是為了家國天下而進行的抗清,而是為了他自己。在韃子沒有打到他頭上之前,他一直都想著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後面抗清抗的激烈,是因為韃子打到他頭上了。他再不反抗,不做一些事兒,接下來什麼都沒了。你說,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抗清又能如何?張獻忠不能留了,等著咱將他給滅了吧!”韓成聞言,便不再多言。只能說他這里已經給了張獻忠機會,可偏偏他不中用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都是他自己找的,怪不得別人。江南這邊的斗爭,也越來越激烈。不過激烈歸激烈,整體而言卻呈現一面倒的態勢。原本,那眾多反抗的地主鄉紳們,借助衍聖公孔胤植所寫的那篇文章,暫時穩住了一些局勢。但是隨著韓成這邊發力,很快就敗的一塌糊涂。這等強大的宣傳力度,加上朱元璋這邊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的軍隊進行保障。最為關鍵的是,朱元璋這里也是真的分田分地。對于那些打仗立大功的人,也是真舍得給賞賜。在這種情況之下,江南這邊可以說,局勢日新月異。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那些反抗的地主鄉紳等眾人,都是被消滅的對象。一開始的時候,還會有很多不明就里的百姓,會稀里糊涂的被那些士紳官吏給蠱惑。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來。但是後面,隨著韓成宣傳司的發力,分田分地的消息,越傳越廣之後。很多人都變得迫不及待的盼望著,官府能早點給他們分分田分地……甚至于出現了一些,朱元璋的兵馬還沒有打過來,負責分田分地的工作隊,也還沒有來。但已經有敢打敢拼的人,先一步動手,將他們那里造反作亂的地主鄉紳給綁了起來。把各方面的困難都解決,而後迎接工作隊,前來他們那里主持分田分地等諸多事宜……在這個過程里,江南這邊的各級衙門,都得到了一個特別深的梳理。這一次推行的火耗歸公,對很多官吏的利益侵犯,也特別的大。所以同樣有很多人進行明里暗里的反對。這些人,但凡被查出來,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對于這些人,朱元璋這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殺!亂世當用重典,更何況這個時候,朱元璋這邊還有意借助著這個特殊時候,好好的梳理一下江南這邊的官場。對衙門都進行一個大換血。安排上敢做事,能做事,務實不空談的人。很多事情,都會加重從嚴處理。在這種情況之下,被解決掉的人就更多了。處理了這些人之後,江南這里被梳理過的地方,不僅僅沒有亂,相反做事情的效率還變得更高了。這一番的操作,簡直是在剜肉治瘡,刮骨療傷。雖然痛苦,但是也是真的能治病。朱元璋很清楚,江南這里早就爛透了。這個爛透,所指的可不僅僅只是那些地方上的士紳。也包括各地的官府。官府重不重要,朱元璋比誰都清楚。這是為朝廷做事的人。屬于朝廷用來治理地方的重要機構。也正是有著一層層的官府,層層相連,才能夠做到命令的上傳下達。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朱元璋又怎麼可能會不動手,對官府好好的梳理一番?江南這邊本身文脈就興盛,想要做官的人簡直不要太多。出身不好的讀書人,也有很多。朱元璋的種種手段,還有韓成所進行的宣傳,那效果簡直強到離譜!各種手段結合下來,所起到的結果就是。那些被朱元璋所梳理過的地方,都有了極大的不同。凡是被梳理過的地方,對于大明都有了非常深的認同。而朱元璋也能夠從這里汲取力量,能夠收得上稅,也能夠獲得充足的兵員……一開始在做這些事時,顯得比較慢。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推行的速度卻越來越快了。有逐漸將整個江南給覆蓋的趨勢。星星之火,已經形成了燎原之勢!而在這個過程里,屬于朝廷的力量越來越強。江南這里也開始逐漸真的變成朝廷的江南。而不是被那些士紳官吏,鄉紳宗老,層層控制屬于他們、而不屬于大明的江南!在這一系列的行動當中,朱元璋這邊的得到了很多的錢財。畢竟那些,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進行反抗的士紳有很多。而這些人,基本上都家資不菲。里面很多人都是很有錢的。現在,這些全都通通都歸了朱元璋。這些錢讓他做了很多的事兒。隨著這些事情的進行,也宣告著朱元璋這里力量越來越強。在將力量整合的差不多之後,他這邊就要全力出手,開始北伐,再復舊河山的時刻……而此時距離朱元璋帶領崇禎,朱慈霃等人,從北平城那邊迅速離去前來南京這里,才不過剛剛三個月。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就能夠做到這一步,是真的驚人。原本的時候,有很多人對于朱元璋所說的,重新打回去,再復舊河山的話,根本就不相信。只覺得,在如今這個局面,能夠如同南宋那樣劃江而治,可以守住半壁江山,就已經非常難得。屬于祖墳上冒青煙了!其實真的說起來,就連崇禎乃至于朱慈霃一開始時,都不相信太祖爺,真的能帶著人做到他所說的那些。把江南這邊給穩定下來,並最終還于舊都,重塑大明。但是現在,看著這局面,一天好似一天,看著屬于朝廷的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強。看著那原本屬于朝廷,卻被眾多人給竊取的權利迅速回歸。他們也都開始變得相信了,越發覺得太祖高皇帝,真的能做到,他所說的那些!雖然現在還沒有還于舊都,收拾舊河山。但是他們都已經對此充滿了信心……江南這邊的種種變化,看在了很多人的眼里,也讓很多人都相信,朱元璋能辦成這事兒。而當很多人都看好一件事情的時候,那麼有很大的可能,這件事情就真的會發生。因為會有很多人自發的加入其中,通過各種這樣那樣的形式,來讓其變得更好。追漲殺跌,這種普通人的通性,難以改變。而也是在這個時候,朝廷派遣使者,見到了秦良玉。幾乎是在相同的時刻里,鄭芝龍也來到了南京城,將要拜見朱元璋…………因為距離江南這邊遠,消息具有滯後性,所以多爾袞對于南面的種種情況,此時了解的還有限。知道的消息,還遠沒有如此之多。這個時候的他,坐在紫禁城內,崇禎上朝的地方處理政務。處理一番政務之後,他就會拿起孔胤植所寫的那篇文章觀看。就看,就越是越開心。果然是入關之後,自有大儒替自己辯經。朱元璋這怕會兒,只怕已經被氣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