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見衛天照的邀請,法船上無人反對。
何鐵掌代表眾人,出面向衛天照表示感謝,然後收起法船,齊齊飛上衛天照乘坐的魔光蓮台。
蓮台直徑有十余丈,上面只站著寥寥數位河東修士,仍有足夠位置乘載方獨樹等人。
不過因為大家對河東修士比較陌生,就顯得沉默寡言,個個都保持的很安靜。
唯獨月隴王與衛天照是老熟人,能夠說上話︰“衛侯爺去參加扶搖法會,怎麼兵力帶的這麼少?”
衛天照嘿嘿一笑︰“最近幾次參會,我河東去的修士都不多,扶搖塔開過那麼多次,靈珍越找越少,吸引力已經不如從前了。”
青河神洲地大物博,可以探險的古域不止一座扶搖塔,河東修士還有其他選擇,這就導致河東境的總體修士人數超過大磐國,但這次參加扶搖法會的人反而比大磐國少。
月隴王又問︰“其它王府的參會情況也是如此嗎?”
衛天照回道︰“自然是半斤八兩,北庭甚至一人不派,不過五岳宮家大業大,參會弟子肯定比咱們王府多。”
他這麼一說,讓方獨樹等人懷疑起他早前所講的理由。
河東這些王府沒有派遣大量修士參會,除了扶搖塔內靈珍減少外,應該也有五岳真宮弟子競爭的緣故,他們爭搶不過上宗門徒,導致了參會興趣的減弱。
月隴王結嬰只有一甲子,她是第一次趕赴扶搖塔,還想再聊一聊塔內情況。
但衛天照似乎沒有與她攀談的雅興,很快就把目光轉向了人群里的方獨樹,她就很知趣的閉上了嘴。
“你的《兩儀道》在神洲修仙界鼎鼎大名!”衛天照端出平易近人的姿態︰“可惜同道們只聞法名,而不知神通,等到了青雲橋後,諸府同道應該都會找小友你討教,你是否有換法的打算?”
青雲橋就在扶搖塔邊上。
這座界塔禁制特殊,每隔兩百四十年才顯形一次,期間都處于隱蹤狀態,每逢顯形的時候,塔外總是先一步彌漫雲霧,並在附近河道上凝結出橋形。
由于這種雲霧呈現墨綠色澤,所凝橋梁就被同道們成為‘青雲橋’。
等到扶搖法會結束後,‘青雲橋’也會隨著潰散,每次持續的時間大約有一個月左右。
方獨樹很早就听何鐵掌介紹過‘青雲橋’的情況,歷次都是‘先顯橋,後顯塔’,而神洲修士參會時,往往是先登橋,在橋上築建臨時營地,並聯合發起交易集市。
衛天照詢問方獨樹是否有換法打算,就是指集市開啟後,神洲各地修士都會交換一些獨門真法,這也是慣例。
方獨樹身上準備有自己推演的《兩儀道》,當然這是殘版,專門用于應付各種交易。
他听見衛天照問話後,回應道︰“晚輩不會拒絕換法,但晚輩的《兩儀道》僅僅是結繩道法,神洲修士真有興趣嗎?”
他此言一出,衛天照左右的隨從先行笑起來。
“小友恐怕是不知道你的道法名氣有多大吧?”衛天照道︰“《兩儀道》能在真魔榜上排名第一,那影響力就好比凡間的狀元,甚至比狀元還厲害,狀元每隔幾年就有一位,你的《兩儀道》卻獨霸真魔榜超過半甲子,至今頭名不墜!”
衛天照身邊的青年,笑著補充︰“《兩儀道》霸榜頭名越久,名氣會越大,影響也會越深遠,想找你換法的人多不勝數,至少我大羲朝的諸路王府,等你登橋後,都會邀你講法的!”
方獨樹見這青年面善,隨口問了一句︰“這一次的扶搖法會,朝中會到多少王府?”
那青年答︰“我大羲共分封有三十六路諸侯王,南北各有十八路,大家不在同一座青雲橋上,入塔前也不會接觸,所以到時找你換法的王府,只有咱們北朝的十八路!”
他說完扭頭望了姚姬麗一眼,急忙又道︰“我忘了已經失去領地的三府,月隴王已經與你見過面,可以不包括在內,另外昆天府與龍虎府這次未必會派人參會,這麼一算,找你換法的王府應該是十五路!”
方獨樹在大磐皇城時,經常听何鐵掌幾位同門講述大羲朝廷的情況,朝中分封了十八路王府,但有三府已經丟失領地。
這三府就是月隴府、昆天府與龍虎府。
其中昆天府丟的最早,此府領屬位于北庭境的北部,把人家屠鹿人的地盤給圈了進去。
這是昔年大羲開國時,初代羲帝給初代昆天王畫的大餅,專程下了一道聖旨,這聖旨的意思就是說,不管昆天王在昆天荒原打下多少地盤,統統都劃為昆天王的私有領地。
最初開國時,大羲朝兵力強盛,昆天王隔三差五就帶兵北上,曾經打下過廣袤領地,但是隨著大羲朝定鼎時久,開疆拓土的意願就澹了下來,領地逐漸被屠鹿人蠶食。
早在南北羲朝並立之前,昆天境已經全線失守,大羲朝的北疆邊界也退縮到了北庭境,昆天王也舉家搬入大羲皇城,處境比月隴王稍微好些,卻也是低調的很,未必會參加扶搖法會。
至于龍虎府,這是毗鄰青河的中樞之境,當年南北羲朝並立期間,兩朝上師大打出手,曾經打崩了一段河道,導致河水灌入龍虎境,全境都變成了沼澤無人區。
龍虎王家族純粹是因為倒霉,他們才丟失了領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