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喬白眉的意思,國主符遠已經具備沖擊化神的能力。
但從元嬰進階化神需要渡天劫,國主符遠沒有把握抗住天劫,所以才要先證道法,他必須把《四聖醒靈》參悟圓滿,沖關才有安全保障,化神也才能可期。
而這一部《四聖醒靈》,方獨樹發現它並不是單獨法術,而像是一套包羅萬象的道典。
就如同大器魔教的鎮教道法《萬乘魔典》那樣,從鐘鼎法、甲骨法,直至結繩法、道蓮法,各個境界一應俱全。
如果國主符遠真把這一套總典徹底參悟出來,估計他可以自成一家,開創一派先河了。
不過……
方獨樹先來到第一座鐘鼎靈池旁邊,听喬白眉把鐘鼎情況講述一遍後。
他自顧說道︰“此鼎名為青吼鼎,能演化類似妖蝠的音波神通,它不似魔道,也不像正道,倒是與妖道頗為相似啊!”
他望向喬白眉,疑惑發問︰“陛下所悟的四部秘法,難道都是妖道?”
不等喬白眉開口回答,看守鐘鼎靈池的女靈衛,行至兩人身邊。
她解釋︰“在我們五岳上宗,妖道又被稱作聖道,因為與魔道殊途同歸,就並稱為‘聖魔道’,不管妖功還是魔功,在上宗都是正統。”
方獨樹算是長了見識。
他旋即把目光轉向女靈衛,抱拳道︰“這位大人怎麼稱呼?”
女靈衛穿著一身青衣,披風上繡有蝙蝠圖桉,長著一副中年女人的容貌,氣質較為溫和。
她笑著說︰“我姓甦,是陛下座前第四徒,替陛下掌管青吼鼎,因我擅使聖蝠之術,就有蝠女別稱,方文師可以叫我甦蝠女!”
國主符遠座下,共有‘紅白金青’四大高徒。
大徒弟名為狄紅鱗,修為早已經渡入元嬰期,執掌著國主符遠參悟的四聖道之一‘血引蓮’,不過狄紅鱗並沒有趕來道場。
目前擺在道場上的四座靈池,其中一座就是‘血引蓮’的悟道幻境,看守靈池的修士是狄紅鱗的親傳弟子,也是國主符遠的徒孫。
二徒弟就是喬白眉,因為四聖道之一的結繩道,並沒有頓悟出來,喬白眉至今沒有道繩可以執掌,僅僅作為結繩靈池的守衛,在道院主持大局。
三徒弟名叫何鐵掌,修為在十余年前進階元嬰期,執掌著四聖道之一的‘金震甲’,他也沒有來道院,同樣是派遣親傳弟子,前來看管甲骨靈池。
四徒弟是甦蝠女,修為與喬白眉一樣都是金丹期,她親自趕來道院,坐鎮鐘鼎靈池。
今天的龜靈法會,主持者就是甦蝠女與喬白眉。
甦蝠女做完自我介紹後,示意方獨樹︰“這里的四座靈池,其中鐘鼎池、甲骨池、水蓮池都已經參悟圓滿,方文師不妨先入這三池,觀摩一下悟道過程。”
但凡第一次參加龜靈法會,都要先入三池,目前已經有金丹期修士在池中感悟。
甦蝠女又道︰“等方文師你把三池幻境全部看完,就能大致了解《四聖醒靈》的情況,到時再入結繩池,就能嘗試推演聖龜之法了。”
方獨樹听罷,朝後望了一眼。
鐵銘與臧劍文師幾人都說︰“我們首次參會,都是先入三池,如果不把三池幻境徹底觀摩一遍,就算進入結繩靈池,也沒有半點作用。”
《四聖醒靈》是一套道典,必須先了解鐘鼎法、甲骨法、水蓮法的悟道過程,才能嘗試推演缺失的‘結繩法’。
所謂一葉而知秋,觸類而旁通,大抵都是這樣的方式。
方獨樹不再多言,縱身躍入了鐘鼎池。
池中封印著《青吼鼎法》的完整悟道經歷。
這部鼎法的精髓有八個字︰‘蝠雖有眼,觀之以聲!’
國主符遠先在俗世里,觀察普通蝙蝠的飛行軌跡,發現蝙蝠往往都不是使用眼楮探路,它們會爆發一種特殊音波,進行環境的探測。
而蝙蝠化妖以後,這種音波的威力被無限放大。
《青吼鼎法》就是國主符遠通過妖蝠的音波神通,所頓悟出來的千里眼玄功。
這種玄功一旦被運轉,修士可以變身青吼聖蝠,蝠眼視線所捕捉的距離,能夠超過同階修士的神識探測一倍以上。
等方獨樹觀摩完悟道幻境,在心里暗暗點評︰
‘這青吼鼎法應該叫做青吼音法,千里眼探測卻有可取之處,但模彷蝙蝠發送音波,並不適合偵測敵情,畢竟施展音波動靜較大,容易打草驚蛇,這是一個神通限制。’
當然這只是方獨樹的個人觀感。
他僅僅是通過悟道幻境來分析《青吼鼎法》,本身就有失偏頗,他想真實印證《青吼鼎法》的全貌,音波是否真有動靜,必須親自修煉才行。
隨後,他從鐘鼎靈池跳出去,又入了甲骨靈池。
池中封印有《金震甲法》的悟道幻境。
這一部甲骨法的精髓也是八個字︰‘熊雖有耳,听之以掌!’
在修仙界內,熊這種妖修,偏愛祭煉它們的熊掌,但凡它們領悟了某種妖道神通,必定與掌力有關。
《金震甲法》同樣如此,這是國主符遠別出心裁,通過熊掌異力,所參悟出來的順風耳神通。
這種神通運轉以後,修士能夠變身金震聖熊,只要讓熊掌觸踫大地,就可以捕捉方圓百里千里內的聲音,哪怕最輕微的音源震動,都逃不過掌力感應。
方獨樹看完幻境,覺得特別有意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