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遵醫囑。
張君臨從未拿這四個字當作耳旁風。
只是想到還要扎一次針,他惆悵地嘆了口氣。
“陛下可是怕疼?放心,下官最近扎針的技巧有所進益,定會讓陛下減輕痛楚。”
“身體疼能忍受,心里疼克服不了,朕還要再等幾日才出海,不如直接喝藥?”
張君臨沒理會旁人因為他們的對話露出震驚的表情。
想歪就想歪唄。
反正他對甦姑娘的心思,現在也確實沒有多麼純正了。
“既然如此……”
甦嬋衣在張君臨期待的目光中,笑著開口。
“陛下服用雪蓮丸再加上近日積勞成疾,想要盡快恢復巔峰狀態,還是多扎幾日的針為好。”
???
甦姑娘你是真糊涂還是裝糊涂?
還是喜歡看我扎針時脫衣服?
張君臨郁悶不已,從懷里掏出雪蓮丸塞到甦嬋衣的手里。
“還你。”
“早知道吃一顆要扎好幾針,我就咬咬牙忍過去了。”
早知道問他幾時出海是為了多扎他幾針,他今早就應該揚帆起航。
好氣!
“陛下若是願意喝藥那便喝藥。”
甦嬋衣忽然捂住嘴低笑幾聲。
可能是壓抑著笑聲嗆到了,又咳嗽起來,也不知道是咳得還是笑得眼眶都泛紅了。
張君臨一下子不知道該關注她的身體情況還是應該關心自己的。
“甦姑娘,你的意思是我不用扎針了?”
“本來就不用……我只是……想借這個機會提醒陛下。”
甦嬋衣臉上浮現兩抹紅暈。
身為醫者,用治療手段來逗弄別人確實不太合適。
但多日分別,她滿心歡喜且擔憂地趕來,卻看到張君臨席地躺在城牆上守城的樣子。
她對于此人不愛惜身體的做法是既心疼又無奈。
只能出此下策。
“哦……我懂了,你是擔心我逞能傷了身體。”
張君臨知道自己不用扎針,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
“實話實說,我也擔心我身體撐不住,可是甦姑娘你不來,這城里也沒有什麼名醫幫我調理,我也只能硬扛。”
在別人面前,他張君臨是南越新帝,威風凜凜。
可在甦嬋衣面前適當的表現出一絲柔弱,他認為沒有問題。
畢竟不能只讓自己心疼甦姑娘,甦姑娘好歹也要心疼心疼他。
“陛下謬贊了,你若是這麼說的話,為了我的名聲著想,我也只能……采取最優的治療方法。”
甦嬋衣心里小鹿亂撞,面上卻越發的冷靜自持。
還能夠有閑心調侃對方。
張君臨當即認輸。
“不裝了,我攤牌了,其實我只是著急趕路,仗不是我打的,事不是我做的,我還白吃了一顆雪蓮丸,甦姑娘你不必理會我,讓我再喝碗藥湯緩緩。”
“噗嗤……”
甦嬋衣被他耍寶的樣子逗得捂嘴直笑。
張君臨盯著她半遮的笑臉,忽地也放聲大笑起來。
“哈哈……”
多日來的疲憊,似乎在這含著藥香味的笑聲中緩釋了許多。
只剩下旁邊的守城士兵們面面相覷,不懂這兩個人到底在打什麼啞謎,更不懂為何陛下居然放棄了脫衣服的機會。
“陛下真是為國事操勞,不顧個人私情。”
“身為一個男人,我可真是太佩服陛下了。”
“有沒有可能陛下是累了不想脫?”
此話一出。
其他士兵全部一臉慍色地盯著多長了一張嘴的那個人。
陛下為何會累?
還不是他們武境不高,才勞累陛下?
“你不累你今晚繼續值守吧。”
“我覺得行。”
“……”
多嘴的士兵無奈認命。
陛下是不是累得不想脫衣服他不知道,反正他今晚是別想回家脫衣服抱著媳婦睡覺了。
“甦院使,溫瘟的方子里有味藥材不足,不知能否使用其他代替?”
張君臨的笑聲在宋時倫的提問聲中戛然而止。
溫瘟?
“今年較熱,倭寇來之前城中就已有熱病流行,為了防止戰後生成瘟疫,我特意配了一副清瘟的藥方。”
听到甦嬋衣這麼說,張君臨也沒功夫理會自己是吃藥還是扎針了,連忙讓各部門全部配合太醫院,先著手處理預防瘟疫一事。
要說在古代最要人命的天災,戰爭都不比瘟疫殺傷力強。
等張君臨了解到,不只有臨海城有熱病,早在半個月之前,嘉州城內便有流行的趨勢。
但由于張承乾要打仗,人人自危,再加上從金陵跟著的太醫們不辦正事,這場熱病只在民間傳播開來,根本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
直到。
倭寇來襲,甦嬋衣隨軍前來支援。
半路上便發現了這件事,這才有了中途停留兩日,著手清瘟一事。
“陛下不必親自來盯著,我在來的路上已經找到癥結所在,對癥下藥,此熱病雖傳染性比較強,但只要用藥得當,很快便能消退。”
“那就好……宋縣令,你派人去各個村鎮宣傳這個藥方,請當地醫館的大夫在各大路口熬藥放藥。”
“是!”
宋時倫早就听說過當初的太子殿下免費發藥一事。
此時親自去辦,心中熱血沸騰。
賣藥本就是暴利行當,陛下卻能如此為民著想,實乃南越之福。
張君臨免費發放藥物可不是為了搏什麼好名聲。
身為君王,不論國大國小,若不懂得以民為天的道理,只知道剝削,那麼這個國家就別妄想長治久安。
特別是在這種特殊時期,免費發放藥物可能會觸及到許多權貴商紳的利益。
但從長期來看,保住百姓的性命有益于提升國力,更能夠凝聚團結力、向心力。
“缺少的那味藥有辦法替代嗎?”
張君臨腦中已經構想出了,要該往哪里去找這味缺失的藥材。
還是老手段。
基本靠搶。
臨海城的搶完不夠用,嘉州城內絕對有囤藥。
大戰之後必有大疫。
戰爭一起,那些藥材販子絕對囤了不少藥材準備大賺一筆。
“沒有……誒,陛下,你去哪里?”
“去見幾位為國著想願意捐藥的藥材商人。”
張君臨打了聲招呼便揚長而去。
一個時辰後。
一輛輛馬車載著急缺的那味藥材,停在了甦嬋衣熬藥發藥的窩棚前。
如此神速讓甦嬋衣又驚又喜。
她見只有送藥的人沒有張君臨,關切地詢問︰“陛下呢?”
“回甦院使的話,陛下擔心藥材不夠,各州縣放藥有誤耽誤病情,前去嘉州取藥了。”
押送車輛的中年人眉開眼笑,看不出一絲勉強的意思,也不像是被強搶了藥材似的,這讓甦嬋衣迷惑不解。
陛下是用了什麼手段,讓這些藥材商人拱手送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