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遲了。
送信的士兵渾身是傷,身上的血痂一層糊了一層。
按照往常的情況來說,受這麼重的傷是無法繼續送信,會在驛站交接,可是張承乾將兵力全部抽調至鹽城,用來與他對抗,導致後方海防的士兵數量驟減不說,維持日常運轉的兵力也出現了短缺。
“你放心,你的消息已經送到了。”
張君臨用手將送信士兵圓睜的雙眼蓋上,從他背後的包袱里掏出一封被密封于筒中的兵報。
盡管是平行世界,但這個星球的倭寇也像他所在的世界一樣,時常神出鬼沒在沿海一帶興風作浪。
原以為是平時的規模,可當看到信上的內容後,張君臨當即怒火攻心,差點沒忍住去把張承乾的尸體拖出來鞭尸。
要麼說,假如一個國家踫到一個糊涂的皇帝後果不堪設想呢。
父子之爭卻要抽調海防,偏偏明明知道以雙方的實力差距,多留兩萬人也不礙事,可偏偏就是有一個狗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能耐,要拉著海防兩萬兵馬陪他走這一遭。
“羅錚呢!”
“啟稟陛下,羅將軍剛剛去集結嘉州城海防的兵馬了。”
南風閃身而出,悄聲回答。
之前陛下要送的信件里,就借著夏日東風起,可能會有倭寇作亂,讓羅錚提前準備隨時撤離等理由,逼著羅錚保全海防兩萬兵力,不參與父子之爭的戰斗。
此間事了,羅錚自然要馬上清點兵馬返回嘉州城。
“去催催。”張君臨語氣沉重地說著,將那封兵報交給南風。
由于信紙沒有折疊起來,南風只掃了一眼上面的內容,呼吸為了之窒,立馬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使出全力朝著羅錚所在的方向沖刺過去。
“知意!”
“在!”
“去請甦院使。”
張君臨也沒工夫去找咸豐成上演一出君臣友好的好戲了。
他對著身後那群還沒明白事情嚴重性的文武百官簡短的復述。
“倭寇不知從哪里得到消息,听說海防士兵不在,糾集了數千人襲擾沿海一帶,朕欲帶五萬大軍前去剿滅倭寇,兵貴從速,鹽城的一切事由,便由諸位愛卿各司其職,遇事不決再派八百里加急問朕的意見。”
從鹽城到嘉州的距離不過三百里。
五萬大軍就算是急行軍也要兩日才能趕到。
想到京機營那些拖後腿的存在,張君臨當機立斷。
“徐勇!”
“末將在!”
“你先抽調五百特戰隊,再點中三階的將士組成兩千小隊,提前趕赴戰區,除了搭救百姓以外,記住,切斷倭寇海上的返回路線!”
別看數千士兵對于羸弱的南越來說,對比起來顯得不值一提。
但按照時代的發展來看,對于倭寇老家的彈丸之地來說,集結這數千人,可能花費了他們大量的兵力。
畢竟此時的倭寇老家打仗還像村斗,別說數千,數百人規模間的打斗都能稱之為一場大戰。
不出意外的話。
倭寇敢下重注前來南越海防生事,是有人提前透露消息。
並且在這個節骨眼上動手,頗有一種與西楚聯手向張承乾施加壓力的意圖在其中。
因為假如秋雁來沒死,此時贏的便是張承乾!
張承乾也不是省油的燈,想讓他達成西楚提出的條件,必須施加外來的壓力。
但是假如北齊上陣的話連同西楚也會造成不小的壓力,所以倭寇的威脅對于西楚來講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海防除了內陸沿海還有許多島礁都是南越的土著子民在管理與開發,與倭寇串通,只要把南越的幾個小島割讓出去,再借機讓西楚的精兵良將以幫助驅逐倭寇的理由駐兵海防的話。
南越的軍事力量基本就被西楚控制在手里,就像滅國的吳國。
只要西楚有需要。
南越隨時能夠更換君主。
“但願是我小人之心,若西楚真的引狼入室,收拾完倭寇,下一個就是它!”
張君臨叫來官差,將馬匹厚葬,又讓人核對一下信差士兵的身份後,給予撫慰,尸體裝入冰棺之中。
待到羅錚寒著臉匆匆趕來,他二話不說跨上自己的坐騎。
“陛下……”
“不必多說,朕方才已派徐勇的特戰隊先行前往,羅將軍你帶著兩萬海防士兵,再加上新征兵的四萬向嘉州挺進!”
張君臨看到其他將軍也全都來了,急忙發號施令。
“羅將軍對抗倭寇有經驗,宋將軍听從羅將軍指揮。”
羅錚本來還想提出來的建議,在他這句話之後,滿腹感動地咽了回去。
南越得一明君,勝過十萬大軍!
“末將遵旨!”
宋勤在這件事上本來也沒有發言權。
他還以為陛下會把他的兵權收回去。
如今一看,倒是想要讓他跟著一起去海邊歷練歷練,漲漲資歷。
想到父親他們如今還在嘉州城中,宋勤不可避免地急切起來。
但他知道此時急不得,一切還得听陛下與羅將軍指揮。
“許將軍,你將麾下兵馬抽調回北防邊關駐扎,無君令不得擅動!”
“是!陛下!”
許光良听說海防出事,早就有此想法,連忙領了命準備帶軍隊回防。
“姜誠!”
“末將在!”
“京機營與鎮州守軍交給你了,平定鹽城的後續收尾工作,還有東南方向與西楚接壤之處也需要你多費心,若有異動,及時上報。”
當然。
有肖朔和北齊在一旁虎視眈眈,他相信西楚不會露頭。
他的人脈還是太窄,手伸得不夠長。
不然的話可以告訴大嬴國關于秋雁來的消息,哪怕比西楚的消息提前一日讓大嬴知曉並相信的話,也能咬掉西楚一塊肉,讓這根攪屎棍沒得到好處還沾一身糞。
“請陛下放心!”
“有姜將軍在,朕放心!”
張君臨正說著,看到甦嬋衣聞訊趕來,四目相對,他朝著甦嬋衣伸出手去。
“甦院使,朕打算御駕親征,你看看需要準備什麼?”
甦嬋衣來的路上便听到百姓們在傳嘉州海邊被倭寇侵擾的消息。
雖然同樣生而為人,但她听說過不少倭寇在南越邊境作惡的事情後,覺得倭寇這種東西它可能不必用人來統稱。
它只是一種天生的強盜罷了。
面對這種強盜,陛下御駕親征一較高下倒也在她意料之中。
“陛下快要到拔毒的日子了。”
“所以我才喊你來。”
張君臨彎下腰去,把手伸得老長,臉上堆起討好的笑容。
“甦院使,你看你是隨我一起去殺敵呢,還是借我些靈丹妙藥?不需要太多,足夠我支撐十天半個月的就行。”
旁邊的人們听到這話,都暗道陛下臉皮真厚。
能夠支撐十天半個月的靈丹妙藥那得多浪費啊?
想讓甦院使隨軍直說不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