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再敬你一杯……毒酒……”
張君繼不甘地瞪著張君臨,最終咽氣。
張君臨親眼看著自己的仇人母子皆亡,心中釋然,整個人身心都輕快了不少。
大概……是因為他的身體多少帶著原主的一部分意識吧。
不是被害的那個人,永遠理解不了被害者的心情。
都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可有些仇它不報會一輩子難受。
如今。
原主母子的血仇已然結束。
“帶上陳皇後和大皇子的尸體,回府衙。”
除了這對母子以外,關于皇族還有一些事情需要徹底擺平。
前來作證的文武百官被來回折騰,卻不敢有半分的怨言。
特別是當重新回到府衙,看到被士兵們看守的那些皇子公主還有皇族諸人,他們更是對張君臨的殘酷手段有了新的認知。
皇族那可是張氏一族的根基,新皇他都敢動。
這南越恐怕沒有他張君臨不敢動的人。
只是他們不懂,為何這群皇室子弟在秋雁來死訊傳入城到新皇入城這麼長的時間里,跑都不跑,干等著被抓嗎?
被特戰士兵們控制住自由的皇室成員們聚在府衙大院里,原本肅穆的府衙辦公之處,由于他們的吵吵鬧鬧變得像菜市場一樣。
不少人試圖反抗特戰士兵,甚至出聲威脅。
但這些特戰士兵卻像一堵牆一樣圍在他們的面前,任打任罵,絕不退後一步。
面對這群油鹽不進的特戰士兵,皇室成員的舉動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既無力又憤怒。
直到張君臨率領文武百官的到來,把這群人的不滿徹底點燃。
“張君臨,你這是什麼意思,父皇沒讓你進入鹽城,你竟然私自派兵前來,你可知罪!”
“直呼朕的名諱,你可知罪?”
張君臨沒有回答提問者的問題,而是指著提問者對徐勇下令。
“藐視天威,拖下去杖責五十,打殘打死都行。”
提問者是一位王侯,姓張,往祖上數五代是同一個先祖。
但張君臨對這個人僅有的印象,停留在此人和陳氏一族交好,經常借著玩鬧的理由,對他喊打喊殺。
從小就沒把他這位先皇後嫡子放在眼里,此時不把他這位新皇放在眼里的心理也是正常的。
“你敢!”
那人還在叫囂著。
“先皇有旨,新皇由大皇子繼位,你張君臨竊國……”
那人的話還沒說完,待看到士兵們單架上抬著兩具尸體走進府衙,嚇得一下子咬到了舌頭。
大皇子死了!
陳皇後也死了!
剛才還吵吵鬧鬧的皇室成員們一下子安靜下來,神情復雜地看著兩具尸體,有人同情有人憐憫還有的幸災樂禍。
“張君臨,你這是篡位!”
還沒來得及打五十大板的那人脫口而出。
話剛出口,旁邊與他眉眼相仿但年紀大兩旬的中年男人,一巴掌甩在那人的嘴上,嘴唇頓時腫成了兩根香腸。
“父……汪……”
“閉嘴!本王沒你這麼蠢笨的兒子!”
福王對著張君臨一撩衣袍,單膝跪地。
“還望陛下念在豎子他年幼無知,腦子不正常的份兒上,寬恕他一回,饒他一命!”
不愧是經歷過兩朝更迭的擺爛福王。
一下子就知道現在誰說話最管用,自己全家的生死已被他人拿捏。
其實福王早在被突然闖進家門的一群士兵控制住時,心里還想著先皇能夠翻盤,或是陳氏一族另有後路可走。
但現在陳皇後和大皇子都死了,陳氏一族徹底倒台了。
必須臣服新皇,才可能會有活路。
“他年幼無知?他可比朕還大兩歲,是十八歲的大孩子了,拖下去,再加十軍棍,打完後,福王領回府好好教導,既然腦子有問題,就別出府給別人找麻煩。”
面對著有眼力見兒的福王,張君臨還是給了對方一點薄面。
把其兒子打殘了事。
畢竟皇族要留幾個替他說話辦事的人當擺設。
“陛下說得對,我以後絕對不會再讓他出府以免再觸怒陛下。”
張君臨與福王倒是達成了一致意見。
被打的蠢兒子還在那里含糊地大叫著。
“夫王……舅舅窩……唔唔唔……”
蠢兒子不等再喊出牽連全家的話,就被福王妃眼疾手快的往嘴里塞了塊手帕堵住了那張造孽的嘴。
此間清靜。
可還有許多以前欺壓過張君臨的人,不像福王一樣有眼力見兒,更無法低下他們尊貴的頭顱。
哪怕張君臨很強的事人盡皆知。
但有一些人自小便拿張君臨當牛馬一樣欺壓著長大,思想難以瞬間轉變過來。
特別是以前在張承乾面前受寵,根本沒想過張君臨會當上皇帝的那些皇子,面對福王的退讓滿臉鄙夷,自己還不忘挺身而出,要治張君臨的罪。
“張君臨,你不遵父皇旨意在先,又殺害國母在後,父皇本來留有遺詔你卻殺了大皇兄自己另立稱帝,依本殿下看,你這個新皇帝當得名不正言不順,你光是讓文武百官屈服于你承認你是新皇還不行,你得讓皇族承認,天下才能承認!”
這番話說得沒毛病。
新帝登基是要祭祖告知先祖在天之靈的。
確實有許多國家,皇族不認可的皇帝會有後顧之憂。
但張君臨還真沒把眼前這位六皇子的話放在心上。
“老六,你說這話,是能代表皇族還是能代表全天下?”
“你……休得狡辯!”
“朕不打算狡辯,朕只打算告訴你事實,李大夫,告訴他們,陳皇後和大皇子是為何而死。”
“……”
剛才對林墨說的話,李大夫又復述了一遍。
並且把已經干透的茶杯碎片遞給六皇子。
“往日里服侍陳婉兒的宮女也都招認了她弒殺國母的罪名,還有煽動先皇私下里與西楚達成賣國求和的事,另外,陳婉兒為了掌控後宮,手里有不少皇子後妃們殺人犯法的罪證,朕原本打算等你們自首,從寬處罰,既然你們找死,來人,把他們移交刑部定罪。”
像這種皇室毒瘤不清除掉,難道還要帶回金陵去供養著?
張承乾對他們好,那是因為脾氣相投,都是一路貨色。
張君臨可不慣這些人的臭毛病。
並借此立威。
“皇室子弟觸犯國法也要依法辦事,不要以為自己是皇姓張氏就能為所欲為。”
“還有霸佔鹽城百姓產業與住宅,強取豪奪的事,自首歸還者可同苦主協商處置是否立案,不自首等朕派人查出來,一律按國法從嚴處置!”
想在短時間里恢復鹽城的秩序。
亂時必用重典。
“陛下,鹽城知府早已掛帽,辭官而去,誰來替眾位協商此事?”
經過史官大人的提醒,張君臨才想起這檔子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