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乾听到姜誠的話,心頭一陣火熱,看著姜誠的頭頂,心中不由一陣感慨。
關鍵時刻,還是忠臣良將好辦事啊!
但凡姜誠說要幾萬兵馬,他都會懷疑姜誠被姜助拉攏了,欲帶大量兵馬回鎮州,在張君臨面前搏得一席之地。
可五千兵馬,對于據說已是七階武者的張君臨來說,根本無足輕重。
再加上,鎮壓亂民的功勞,遠比冒死回鎮州當個普通將領要高,姜誠不會傻了吧唧的棄榮華富貴不要,冒著誅九族的罪過去那逆子的陣營。
最為關鍵的是,姜誠這番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好,朕倒答應你,去點五千兵馬,前往鎮州!”
張承乾將虎符交給姜誠,還不忘記讓他保證。
“你可要替朕好好地看著鎮州,那里可是你的老家,不能讓那里的子民被人利用。”
他這幾日老是听權貴在耳邊念叨著什麼開荒耕地的事,還听說有不少人已經派奴僕去鎮州打探。
在這個時候如果鎮州亂了起來,確實會讓更多的人倒向張君臨那邊。
此消彼長,不等他搜刮到張君臨致命的罪證,恐怕大事不妙。
“請陛下放心,末將一定會守護好鎮州!”
姜誠表面坦然應對,掩飾住內心的喜悅之情。
皇帝像太子殿下所講那樣,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其實他與姜助說的,是想帶鎮州城的兩萬駐兵回去。
可回信卻說,帶兩萬數量太多。
如今皇帝手下所有兵馬加起來還不到十萬,帶走兩成多,任誰都會起疑心。
更何況皇帝在北上逃亡的過程中,還不忘記搜刮各地的兵馬與糧食,說明了對保護自身的軍隊十分看重。
“姜將軍,本宮看重的是你的能力,是讓你回鎮州當守將的,所以你就算是獨自歸來也無妨。”
“本宮知道讓你這麼做是背叛父皇,可是父皇如今听信讒言要至本宮于死地,本宮也是迫不得已,至少要保住全金陵民兵守護的戰果,等到和談結束,父皇願意怎麼懲治本宮,本宮都無二話。”
姜誠一邊往台階下面走,一邊回想著信上的內容。
其實他在接到太子殿下的來信時,還有所猶豫。
雖說先皇後于他有提攜之恩,但他畢竟是效忠于陛下的。
可是。
今日西楚七皇子來到嘉州,他得知這個消息後,一直觀察著陛下的動靜。
在听說陛下大擺宴席要面見西楚七皇子,又派人去城門打听了,西楚七皇子所來的路引蓋章,是繞過了金陵與鎮州而來。
他便猜到了,西楚七皇子的來意。
特別瞞著太子殿下與陛下交涉,是拿捏準了陛下貪生怕死,臣服于西楚的心態。
而南越作為戰勝國,身為一國之主的陛下,面對著深入敵國的一個皇子都如此禮遇,可以想見。
若是太子殿下真的發生意外,那麼南越,國將不國。
“陛下,末將去也!”
走下台階。
姜誠鄭重其事地一抱拳,轉身,揮袖。
揚長而去。
抵達軍營時。
當听說要點五千兵馬回鎮州。
來自鎮州駐兵的兩萬余眾馬上站了出來。
“將軍,我想回去看看我的老娘!”
“听說鎮州和金陵,哪怕是軍籍也能分到田地,將軍,你說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將軍,你帶人回鎮州,是去開荒分田的嗎?”
對于朝堂與後宮的父子之爭,普通的士兵哪里能夠知曉。
他們自從听說金陵開荒分田的政令後,就開始盼著返回鎮州,等到政令推行到鎮州時,可以去開荒,給自家妻兒老母們留下幾畝薄田,可供生計。
可是。
伴隨著太子政令的推行,他們卻離鎮州越來越遠。
遠到回不去才知道,原來是皇帝陛下听說了西楚因為南越打了勝仗,俘虜了西楚的將士,要派刺客來殺害太子殿下。
皇帝陛下一不派人去向西楚交涉,二不派人去阻攔刺客,卻只知道逃跑,擔心牽連到自己的身上。
他們原以為這鎮州城是回不去了,沒想到,這麼快將軍就要回鎮州。
“這……我是帶五千兵馬前往鎮州鎮壓民變的。”
“據說有不少人不滿陛下南下逃亡的過程里搜刮壯丁與糧食,激起了民變,陛下有旨,讓我帶五千兵馬回鎮州。”
此話一出。
剛才還挺身而出的將士們,又都縮了回去。
全部一臉憤然又無奈的表情看著姜誠。
“將軍,我們都是鎮州出來的,不少兄弟還在趕路的時候,為了幫助皇族和貴族逃跑,不是死了就是傷了,假如不是身上這套軍服,我們說不定……”
那個出聲的士兵意識到自己說話不妥,點到為止。
但姜誠還是明白了這個士兵的心情。
假如不是身上這套軍服,說話的士兵可能也會成為民變之中的一員。
正因如此。
他才要冒著哪怕遺臭萬年的罵名,也要回鎮州。
民變此時是假,可等到陛下真的要與西楚七皇子和談,答應西楚國提的條件時,恐怕就會變成真的。
而此時鎮州百姓還能夠安心地開荒種田,全是仰仗于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絕不能出事!
保住太子殿下,便是保住了南越的太平!
“我知道你們不願意隨我返回鎮州,去鎮壓原本的父老鄉親,我也沒打算這麼做,而是要說服他們,然後按照陛下的指示,將鎮州歸于陛下統轄之內。”
士兵們的臉色更不好了。
鎮州的百姓還沒過幾天好日子,皇帝又要去搜刮?
這次是看上開荒分國吸納來的流民與難民,還是看上了太子殿下倉庫里的糧食?
如此想來,更加沒有願意跟隨姜誠前去效力了。
“將軍,鎮壓民變倒也容易,民,向來不與官斗,可將鎮州重歸于陛下統轄之內的意思,是陛下要返回金陵,剝奪太子殿下的監國之權?”
幕僚在旁邊旁敲側擊著。
姜誠含糊地“嗯”了一聲。
“陛下日前已通知戶部不再繼續建陪都一事,想來不日就會回歸金陵,我們此番前去鎮州也是去打頭陣,有誰願意與我一起前往?出列!”
除了幕僚站在了姜誠的身份以外,全場數千正在操練的士兵,只有稀稀拉拉極個別的士兵站了出來。
後續聞訊趕來的士兵,當听說要回鎮州時,還是一臉喜氣。
當得知回鎮州的真正原因,又悄悄地溜走了。
“將軍,一共二十四人願意同將軍前往,只是……他們說他們不是想去鎮壓民變,只是因為受到將軍的照顧,願意同將軍共進退。”
幕僚統籌完這個數目,再看著低著頭一語不發的士兵們,心情十分的復雜。
皇帝一共搜刮了九萬左右的兵馬前來嘉州,可以說是將南越兵冊上,六七成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此。
但是。
那又如何呢?
還不是人心盡失。
這幸虧只是去鎮壓民變,若是戰前動員,恐怕這仗還沒打,就要先舉白旗認輸。
“看來只能去別的陣營選人了。”
姜誠同樣心里不是滋味。
他沒想到。
又被太子殿下料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