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456章 南方霸主(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456章 南方霸主(三)

    歷史上的東晉,乃是在北方逐漸淪陷之後,從而南渡建立的政權。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西晉時,其北方領土就是從曹魏手里篡來的。

    司馬氏憑本事打下來的地盤就只有南方,而在北方淪陷之後,司馬晉還能夠掌握的領土就只有南方了。

    真可謂是北方怎麼得來的,結果又以另一種方式給還了回去,最終只能保住自己打下的領土。

    而司馬氏在南方的統治卻又得依靠士族才得以延續,這使得東晉自建立之初,其大權就已經掌握在了士族的手中。

    反觀我方的地盤幾乎都是靠我和我方將領一寸一寸親手打下的,官員、將領都由我提拔、任用,這使得我的疆域十分穩固。

    軍事上,我軍采用了義務兵役制度,這使得我軍可以擁有源源不斷的兵員。

    在此前提下,我方治下還大興工商業,還地于民,從而在根本上解決了士族豪強們對土地兼並的問題。

    除此以外,我軍還采取了軍功制度、退伍制度、撫恤制度,以及新的爵位制度等等。

    這讓將士們在戰場上可以做到舍生忘死,無後顧之憂,從而極大地保障了我軍的戰斗力。

    相比東晉軍隊分為中軍、外軍,我軍卻是只分為軍團,地方上則有都督負責輔兵一事。

    這使得軍團為正規軍,負責鎮守邊境、征討四方,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地方上的輔兵負責維持治安,鎮守城池,其中優秀者可補入正規軍之中。

    此為二級軍制,在此前提下,我軍甚至可以省卻練兵的問題。

    政治上,我方以“興復漢室”為主要目標,除了扶持劉裕在北方復盤大漢以外,我方也在南方征討不臣。

    地方行政上,我方延用州、郡、縣三級行政規劃,縣以下則為鄉、亭、里三級。

    州中有刺史、都督,分管文武之事;

    郡中有太守、都尉;

    縣中有縣令、縣尉;

    鄉有鄉正;

    亭有亭長;

    里有里長。

    所謂十里一亭,十亭一鄉,十鄉一縣,十縣一郡,五郡一州,如是而已。

    由此,原先的南方四州被拆分為了八個州(不包含我方控制下的新徐州和汝南、南陽二郡),總計四十個郡。

    人口方面,我方治下有人口三千萬,大約佔到了如今天下人口的一半。

    這個世界在大漢鼎盛之時,人口有大約一億五千萬,現如今加上涌入的外族人口還有大約六千萬。

    近二十五年(從黃巾之亂算起)來,天下人口損失達到了六成,而這還是算上了這些年來新出生的人口。

    也就是說,實際的人口損失達到了至少七成,而這主要存在于北方。

    在大漢鼎盛時期,南方的人口就只有大約三千萬,佔到總人口的二成。

    現如今,南方的人口依舊還有大約三千萬,幾乎沒有損失。

    這是因為這些年北方流民陸續南遷,從黃巾之亂以來,人口的南遷大概有過五次。

    第一次是黃巾之亂時;

    第二次是董卓之亂時;

    第三次是中原群雄混戰時;

    第四次是北方冬季延長之後;

    第五次是曹魏覆滅之後。

    這五次人口遷移使得大量的北方人口流入南方,從而不僅帶來了人口的紅利,同時也加速了南方的發展。

    然而歷史上北方的人口一直都是南方的24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南方的耕地面積不足,所以導致無法承載太多的人口。

    加之,自東漢以來士族豪強對土地兼並的問題就十分嚴重,這也為我方大興工商業提供了基礎和可能。

    因此,我方在經濟上以工商業為主,再細分一下的就是以農業、手工業、輕工業、商業為主。

    農業方面,我方以糧食、茶葉、桑蠶種植,以及家畜、家禽、魚蝦養殖為主。

    手工業方面,我方以制作陶瓷、絲綢、紡織、家具、車駕等為主。

    輕工業方面,我方以為軍隊服務,生產兵器、甲冑、艦船、攻城器械等為主。

    商業方面,城市以商賈開設店鋪,民間以商隊運輸貨物進行販賣為主。

    種種因素相加,再輔以工商業稅收代替農業稅收,使得我方的稅收收入大大地增加。

    以此為基礎,保證了還田于民的大政方針,使得百姓們都能有田可耕。

    同時,由于人口的增加,更多的耕地也被開墾了出來。

    這使得南方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可以接納更多的流民南下歸附,同時也保證了我方在低稅下反而擁有了更為充足的糧食保證。

    所謂藏富于民,只有讓百姓富足,國家才能強大!

    加之每年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百姓們家里出產的糧食根本吃不完。

    而我方又穩定糧價、物價,百姓們因此都願意將多余的吃不完的糧食拿出來販賣,從而給官府收購。

    官府用工商業稅收來向百姓購糧,用以軍用、賑災,百姓在生活逐漸富足之余也會更加踴躍地參軍。

    軍隊兵員越來越多,將士們的戰斗力越來越強,從而南征北戰打下更多的疆域。

    種種環節一環扣著一環,直到完美閉環,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地方上的安定祥和!

    因此,與歷史上的東晉相比,我方主要有著三點不同!

    一是在政體上,東晉是以士族為本,我方卻是以百姓為本。

    以士族為本的東晉,無論朝廷大權、地方軍權、治權都在士族手里,因此內亂不斷。

    最終,司馬皇族被架空了權力,猶如傀儡一般。

    反觀我方雖然也有士族存在,但他們除了生活比之普通百姓更為富足之外,其實能夠掌握到的權利微乎其微。

    不管士族是從軍還是從政,一切都以功勞、能力、資歷、威望為尊,士族僅僅只是比平民擁有更多的特權而已。

    二是經濟模式,東晉依舊是以農為本,可農業核心的人口卻大多掌握在士族手里。

    這使得東晉本身沒有多少兵員可征,甚至連稅收也沒有多少,司馬皇族根本就名不副實。

    反觀我方卻不一樣,雖然也以農為本,但稅收卻以工商業為主!

    東晉還是賺平民的錢,我方卻是賺商賈的錢,而商賈卻幾乎都是從士族豪強轉變來的。

    三是在軍事、政治上,東晉百余年來內亂不斷,對外擴張卻基本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比如東晉的北伐,由于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其結果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

    反觀我方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因此才能屢戰屢勝!

    綜合以上種種,我方已經在方方面面都超越了東晉,故而注定將改變這個世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456章 南方霸主(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456章 南方霸主(三)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