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245章 二十統帥(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245章 二十統帥(五)

    四、慕容恪(前燕)

    慕容恪(?∼367年),字玄恭,昌黎郡棘城縣人,鮮卑族。

    前燕宗室大臣、戰略家,官至太宰、錄尚書事,封爵太原王。

    武宣帝慕容蕋之孫,文明帝慕容第四子。

    慕容恪智勇兼備,驍勇善戰。

    1從十五歲起隨軍征伐,參與大敗高句麗,討滅扶余、宇文部,大敗後趙將軍麻秋等戰役。

    2元璽元年(352年),前燕入主中原,慕容恪率軍攻滅冉魏,生擒冉魏皇帝冉閔,基本平定河北地區。

    元璽三年(354年),慕容恪官拜大司馬、錄尚書事,封爵太原王。

    3元璽五年(357年),慕容恪引兵大敗段龕,進圍廣固。

    為減少傷亡,采取圍而不攻之策,俘虜段龕,滅亡段齊。

    4建熙元年(360年),前燕皇帝慕容�y薨逝,太子慕容㛔蒂萼銦@餃葶」俜  祝 ㄗ粲字鰨 兄芄 適隆br />
    慕容恪對內總攝朝局,朝堂趨于穩定,但執政寬松無度,致使國內蔭戶逐漸泛濫,豪強剝削愈發嚴重。

    對外屢戰屢勝,威震領邦,攻克東晉黃河以南、淮水以北的領土。

    建熙八年(367年),慕容恪病逝,謚號桓王,史稱太原桓王。

    ………

    三、拓跋燾(北魏)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408年∼452年),小字佛厘、佛狸伐,出生于平城東宮,鮮卑族。

    北魏王朝第三位皇帝(423年12月27日∼452年3月11日在位),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為明元密皇後杜氏。

    1泰常七年(422年),拓跋燾受封泰平王,官拜相國、大將軍,後被立為皇太子。

    次年繼位,四出征伐。

    他先親征胡夏,克長安、統萬,生擒夏主赫連昌;

    繼攻平涼,驅逐赫連定。

    2太延二年(436年),取龍城,滅北燕。

    3太延五年(439年),取涼州,俘北涼主沮渠牧犍。

    屢次出兵擊敗柔然、高車、吐谷渾,采取鎮撫兼施之策,使西域及東北諸國遣使朝貢,完成統一北方大業,結束十六國割據局面,與南朝宋對峙。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大興國史之獄,屠戮崔浩等門閥士族數千人。

    4同年,拓跋燾率軍南伐劉宋,飲馬長江後撤軍北歸。

    被劉宋認為是“英圖武略,事駕前古”,超越了冒頓、檀石槐。

    拓跋燾在位期間,注意搜求重用漢族士人,推進漢化;

    兩次改定律令,以寬刑省罰,平息民怨;

    創行新字,興辦教育,于平城東建太學,祀孔子,命王公卿士子弟皆詣太學受業;

    禁斷巫覡,信道滅佛;

    增闢墾田,移民牧畜,對社會發展有所貢獻。

    統一北方後,采取“隨俗而治”的方針,有利于北方地區社會秩序的恢復和穩定。

    但連年征戰導致人民負擔沉重,社會矛盾日趨激化,民族反抗和農民起義連續不斷。

    正平二年(452年),拓跋燾為宦官宗愛所殺,謚號太武皇帝,廟號世祖。

    ………

    二、劉裕(東晉、劉宋)

    宋武帝劉裕(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人,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里。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4101novel.com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

    劉裕自幼家貧,後投身北府軍為將。

    1自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反抗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

    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鐵騎,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憑借著巨大的軍功,得以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封宋王。

    2永初元年(4101novel.com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

    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加強集權,抑制兼並,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士,振興教育,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社會狀況,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

    3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征伐北魏,尚未出師,便因病逝世,終年六十歲。

    廟號高祖,謚號武皇帝,葬于初寧陵。

    劉裕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明人李贄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

    他治軍有方,用兵多奇謀,其軍事思想豐富了古代的軍事思想體系,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佚。

    ………

    一、王猛(前秦)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劇縣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前秦時期大臣、政治家、軍事家。

    官至丞相,封爵清河郡侯。

    王猛出身貧寒,瑰姿俊偉。

    早年寄居魏郡,好讀兵書,善于謀略和用兵,文武雙全,與河東人薛強結為知己好友。

    後與東海王苻堅一見如故,後出任中書侍郎,累遷咸陽內史、輔國將軍、居中宿衛、僕射、京兆尹、太子詹事、吏部尚書、司隸校尉、散騎常侍、中書監、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車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使持節、冀州牧、丞相,冊封清河郡侯,成為苻堅的股肱大臣。

    王猛鞠躬盡瘁,綜合儒法,選拔廉明,勵精圖治。

    關愛黎元,恩澤貧困,深受北方百姓的愛戴。

    政治上,抵制權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

    軍事上,軍紀嚴明,麾下軍隊對百姓秋毫無犯。

    平定五公之亂,俘虜隴西軍閥李儼;

    統兵攻佔前燕都城。

    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實現田疇開闢,倉庫充實。

    執政期間,北方呈現小康景象。

    建元十一年(375年),病逝,享年五十一歲,追贈大將軍、冀州牧,謚號為武,葬禮如西漢名臣霍光故事。

    ………

    在這二十位當世統帥、名將中,王猛、諸葛亮、周瑜、陸遜、陳慶之、鄧艾、(陸抗)、陶侃等八位都在我的麾下;

    劉裕、韋睿兩位已淪為階下之囚;

    韋孝寬、曹操、司馬懿、謝玄、石勒等五位,全都隸屬于大漢諸侯,與我方亦敵亦友;

    拓跋燾、慕容恪、慕容垂、于謹、呂光等五位,全都隸屬于大秦、大晉、大燕等由異族建立的國家,堪稱未來我方最強大的對手!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之孫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245章 二十統帥(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245章 二十統帥(五)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