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244章 二十統帥(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布魯斯老爺 本章︰第1244章 二十統帥(四)

    八、韋睿(南梁)

    韋睿(442年-5101novel.com年9月101novel.com日),字懷文,京兆郡杜陵縣人。

    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西漢丞相韋賢之後,前秦尚書韋鐘玄孫。

    韋睿出身三輔著族“京兆韋氏”。

    劉宋時,歷任雍州刺史主薄、晉平王左常侍、桂陽王行參軍。

    南齊時,歷任齊興太守、上庸太守等職。

    1雍州刺史蕭衍起兵討伐東昏侯時,他率部跟隨,屢次獻策,多獲采用。

    南梁建立後,拜廷尉,封都梁子。

    2天監四年(505年),督軍北伐,攻小峴城。

    繼而進軍合肥,引肥水灌城,大破魏軍,斬俘萬余人。

    3天監六年(507年),與曹景宗救鐘離之圍,于邵陽洲一役大破北魏,取得“南北交戰以來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戰後因功進爵永昌侯。

    4天監七年(508年),奉命鎮守安陸,逼退魏將元英。

    嗣後數年,歷官丹陽尹、雍州刺史、護軍將軍等職。

    普通元年(5101novel.com年),韋睿升任侍中、車騎將軍,尚未就職便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獲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嚴。

    韋睿仁民愛物,雖體弱不能騎馬,只能乘板輿督戰,但肯與士卒同甘共苦,軍法嚴明,故能屢戰克捷。

    北魏人對其頗為畏懼,稱他為“韋虎”。

    一生廉潔,家無余財。

    待人寬惠恭謹,為梁武帝所敬重。

    《南史》稱其“與裴邃俱為梁世名將,余人莫及”,明人楊慎亦稱其為“六朝人才”之冠。

    ………

    七、韋孝寬(北魏、西魏、北周)

    韋孝寬(509年∼580年),名寬,一名叔裕,字孝寬,以字行于世。

    京兆郡杜陵縣人,出身京兆韋氏,武威太守韋旭之子。

    南北朝時期北魏、西魏、北周大臣、軍事家,官至大司空、上柱國,封爵鄖國公。

    1早年在北魏多次參與戰事有功而升遷,後為西魏宇文泰所重用,派他鎮守東西魏交界的軍事要地玉壁。

    2大統十二年(546年),東魏高歡率大軍進攻包圍玉壁,韋孝寬軍力為劣勢,但運用地形和戰術守城。

    高歡運用各種戰術攻城皆不克,東魏軍圍城五十余天,兵力損失慘重,最後退兵,高歡回師後病死。

    玉壁之戰為東、西魏實力消長的關鍵戰之一,原本較弱小的西魏,經此戰後粉碎東魏想要滅亡西魏的企圖。

    3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接受韋孝寬的建議,成功打敗北齊,統一北方。

    4大象二年(580年),率軍大破尉遲迥于鄴城。

    大象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580年12月19日),韋孝寬在長安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朝廷追贈使持節、太傅、上柱國、懷衡黎相趙垈擏伀琚@杭絞 恢 罹隆 褐菽粒 趾畔騫 br />
    ………

    六、慕容垂(前燕、前秦、後燕)

    慕容垂(約326年∼396年),鮮卑名阿六敦,原名霸,字道業,後改名垂,字道明,昌黎棘城人,鮮卑族。

    十六國時期後燕開國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之子,母為蘭淑儀。

    慕容垂驍勇善戰,勇猛過人。

    1十三歲,隨父征戰,屢立戰功。

    2建元二年(344年),慕容垂隨軍討伐宇文逸豆歸,導致宇文部散亡。

    3永和五年(349年),慕容垂獻策攻打後趙,佔領幽州,冊封吳王。

    4建熙六年(365年),慕容垂配合慕容恪攻破洛陽,拜征南大將軍、荊州牧。

    5建熙十年(369年),于枋頭擊敗東晉大司馬桓溫,因功受到太傅慕容評、太後可足渾氏加害,帶領家人投奔前秦宣昭帝苻堅,受到前秦的庇護。

    後跟隨前秦滅亡前燕,歷任冠軍將軍、京兆尹,冊封賓都侯。

    6建元十四年(378年),協助苻丕會攻襄陽。

    建元十八年(382年),力勸苻堅進攻東晉。

    建元十九年(383年),慕容垂護送苻堅返回洛陽,後返回鄴城,圖謀復國。

    陰殺苻飛龍,挫敗長樂公苻丕,擊潰東晉名將劉牢之,大勝高句麗,但其復國行為引起河北地區民不聊生。

    7建興元年(386年),正式稱帝,定都中山,以董統撰寫國史,陸續滅亡翟魏、西燕,擊敗東晉,平定境內起義軍和叛亂勢力。

    恢復胡漢分治,以太子慕容寶為大單于。

    8建興十年(395年),慕容寶慘敗于參合陂,五萬燕兵被拓跋坑殺。

    建興十一年(396年),慕容垂抱病出征北魏,擊殺北魏名將拓跋虔。

    後目睹參合陂燕軍尸骸慘狀,羞憤嘔血,病情加重。

    病逝于班師途中,享年七十歲,謚號成武皇帝,廟號世祖。

    ………

    五、諸葛亮(蜀漢)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

    劉備依附荊州劉表時三顧茅廬,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佔據荊州、益州,聯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的隆中對。

    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成功佔領荊州、益州之地,與孫權、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

    劉備伐吳于夷陵之戰失敗後,劉備于永安托孤于諸葛亮。

    劉禪繼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諸葛亮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

    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

    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前後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

    終因積勞成疾,于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

    後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

    東晉桓溫追封為“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作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之孫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血之孫吳》,方便以後閱讀血之孫吳第1244章 二十統帥(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血之孫吳第1244章 二十統帥(四)並對血之孫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