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480之新世界

第六百三十八章︰另闢蹊徑(1)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真難得糊涂 本章︰第六百三十八章︰另闢蹊徑(1)

    李朝,釜山浦。

    金氏百貨的掌門人金大城走下自家的運輸船,準備在港城中向同行打听一番,有關今年毛皮貿易的行情。

    眼下東北總督府有這麼幾門生意最掙錢,一是開工廠的,二是做土特產的,三是有關海貨的。

    第一門生意入行門檻高、投資大,且沒有專業人才也搞不起來。第三門生意僅限鯨屏島(蝦夷島)一地,前期投資大,需要購買專業捕魚船,聘請船員水手,風險高,而且體量小,容不下太多商賈參入。

    算來算去,亦只有第二門生意,適合像金大城這種有些實力,卻沒有到達頂尖的商賈參入。所謂“做土特產的”,就是收購土著手里的毛皮、東珠、人參、鹿茸等東北地區的土特產,然後自己加工售賣。其中,毛皮貿易是這門生意里的重中之重。

    如今的年景是一年比一年冷,加工好的毛皮根本不愁賣。每年販賣到倭國,走私到明朝,經葡萄牙人中轉的毛皮貨物不知凡幾,連一向對外銷售毛皮的李朝,近些年也開始從宋洲商人手里購買上等皮貨,可想而知,這門生意的市場有多麼廣闊。

    毛皮貿易不是因小冰河時期出現而突然興起的。

    在華夏,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東漢時期,上谷郡廣寧便出現了一個貿易中轉點,中原地區的靴、布帛、茶糖、珠飾等源源涌入西域烏桓、鮮卑等國度,而西域盛產的馬匹、半只、角端弓(一種牛角做的弓)及“天下名裘”大批輸入中原。

    唐代,由于商業的逐漸發展,甘、寧、蒙、壩上各縣等地的皮貨都集中到了廣寧,然後再運往中原。廣寧成了北方的毛皮集散地,從而促進了毛皮手工業的發展,讓當地有了“皮都”之稱。

    至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原來的廣寧已經荒廢,為了抵御北方的韃靼人,明廷在當地修建了張/家口下堡與上堡。每年早春二月,從堡內交易中心綿延四方空地、布滿車輛、氈蓬,各類賈店鱗次櫛比,大至駿馬、駱駝、肥羊,小到氈毯、獸皮、羽毛、繒帛、棉布、杯瓶、酒器,比比皆是,琳瑯滿目。隨著交換的擴大和毛皮原料的增加,毛皮加工制作業應運而生,並隨著皮毛需求量的增加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歷史上,有名的晉商由此壯大。

    在歐洲,珍貴的毛皮資源有限,價格不菲,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11世紀,一位西北歐的修士就言︰“不論對錯,我們把得到一件貂皮袍子等同于至高幸福”。貴族出門不穿件毛皮制品,等于後世出門不穿內衣。

    由于毛皮原料供不應求,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還于1336年頒布了一項法令規定︰只有王室成員、貴族和領取100英鎊以上薪俸的教會人士才可以穿著珍貴毛皮。

    大約從16世紀開始,歐洲的消費時尚出現了變化,海狸毛皮制作的氈帽成為歐洲上流社會追逐的新寵。在中世紀,人們根據帽子的高低來顯示社會地位的尊卑,而且在雨傘發明以前,由于海狸毛具有離水即干的特性,用這種毛皮壓制而成的氈帽不僅不易變形,而且防水性好,可以充當雨具。

    擁有一件上好的海狸皮制品就是一名男人或女人的上流社會地位的證明。正是在這種時尚的帶動下,歐洲的海狸幾乎被捕獵殆盡,因此,北美豐富的海狸皮資源為尋求貴金屬失敗的歐洲探險者們打開了一道發財之門。

    當時約翰牛、法蘭西等國一直想從北冰洋西北方向開闢一條通往東方的航路。如1496年,約翰牛航海家約翰•卡波特到達了紐芬蘭,並宣布紐芬蘭為約翰牛國王的領土。1524年,服務于法蘭西的意呆利探險家維拉扎諾率領他的船隊航行到了北卡羅萊納一帶,然後沿著海岸向北航行,到達了哈德遜河的河口,並一直往北航行到了新斯科舍一帶。1609年,受雇于尼德蘭的約翰牛航海家亨利•哈德遜率船隊航行到了後世紐約一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里的一條大河,並上溯了200公里,發現了一個大海灣,哈德遜灣因此而得名。

    到北美來探險的冒險者並沒有發現他們夢寐以求的黃金白銀,卻意外發現了其他可以牟利的物品,那就是北美東海岸豐富的自然資源。

    約翰•卡波特發現紐芬蘭附近海域蘊藏著豐富的鱈魚資源。紐芬蘭多魚的消息吸引歐洲漁民前來。紐芬蘭漁業的發展不僅為歐洲提供了一種重要的食物來源,還無意中引導出北美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產業——毛皮貿易。

    基本還處在石器時代的印第安人對漁民隨船攜帶的刀、斧、鍋等金屬器具非常感興趣,而他們唯一能夠拿來與漁民交換的就只有身上所穿的毛皮衣服。于是,紐芬蘭的漁民不由自主地成為第一代毛皮商人。

    法蘭西探險家雅克•卡蒂埃是有記載的第一個大張旗鼓地進行毛皮交易並以此作為出航目的的歐洲人。他1534年航行到北美東海岸時,遇到了主動要求交易的麥克米克人,遂拿船上的物品同後者交換,後者不僅把所有的毛皮都交換了,連身上所穿毛皮衣物也都換成了船上的物品,以至于“光著身子回家了,還示意明天會拿更多的毛皮回來”。

    冒險者們從土著人那里以低廉的成本交換毛皮,運到歐洲加工後,一張海狸皮至少可以增值1000%,甚至可以獲得200倍以上的利潤。在17-18世紀的時候,一張好的海狸皮可以在歐洲市場上賣到90先令,相當于後世05年的400英鎊左右。

    正因為有這個成熟的市場與廣大的消費人群,才使像金大城這樣的商人憑此積累起豐厚的身家。

    走在平整的水泥碼頭上,看著車水馬龍的人流,以及遠處煉鐵廠冒出的黑煙,金大城只覺自己仿佛還處在濟州城一般。隨著宋洲果力的不斷提升,與東北總督府相鄰的李朝似乎也不可避免地烙印上了“宋洲特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480之新世界》,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三十八章︰另闢蹊徑(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三十八章︰另闢蹊徑(1)並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