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480之新世界

第六百一十七章:兩洋布武(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真難得糊涂 本章︰第六百一十七章:兩洋布武(中)

    也許有人會好奇,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為什麼葡萄牙人沒有下手。

    其實,所謂戰略要地得看你怎麼理解。大家都不佔,自然不會有戰略要地一說,但如果對手突然佔據了一地,讓己方如鯁在喉,那這片地區自然就成了戰略要地。

    歷史上,1516年,葡萄牙派遣以杜阿爾特•科埃略為首的使團前往暹羅,請求與暹羅通商。

    阿爾特•科埃略攜帶書信和禮物來到阿瑜陀耶城,將禮物呈獻給暹羅國王,提出葡萄牙願為暹羅提供武器彈藥,換取暹羅為葡萄牙提供各種商業貿易方面的方便和特權,包括允許葡萄牙人在暹羅傳j和居住。

    當時,暹羅阿瑜陀耶王朝正面臨西部東吁的威脅,而暹羅南部控制的地區(如北大年),歷來都是商業熱土,所以暹羅爽快應允了阿爾特•科埃略的請求,並與對方簽訂了通商條約。

    條約規定,暹羅必須為葡萄牙的商業活動提供方便,葡萄牙人可以在阿瑜陀耶城以及周圍幾個城市旅居和自由開展貿易活動,享有信y和傳j的自由。而暹羅不僅可以得到武器彈藥的支援,還可以在馬六甲建立據點(葡萄牙已擊敗了滿剌加,佔領了馬六甲城)。

    條約簽訂後,每年到暹羅貿易的葡萄牙商旅絡繹不絕,時間一長,在阿瑜陀耶城還形成了一個葡萄牙人的聚居區,在其他城市,葡萄牙人開設的商館亦隨處可見。

    後來,暹羅國王拉瑪鐵菩提二世之子帕猜羅篡位,這位新國王聘請了不少葡萄牙人充當侍衛隊,並依賴他們教授暹羅人如何使用新式火槍。

    暹羅與葡萄牙的親密關系,一直要等到尼德蘭人到來才逐漸惡化。

    本時空,無惡不作的宋洲人資助滿剌加與真臘對付暹羅,還挑撥北大年等土邦王公發動叛亂,暹羅面對的周邊形勢十分嚴峻。

    在這種背景下,暹羅與葡萄牙的關系比歷史上更加密切。

    能在暹羅身上取得的利益,都已獲取,現在已沒什麼油水可榨,葡萄牙自然不會對這位盟友的領土下手。

    普濟港開工建設後不久,果阿總督阿方索•德•諾羅尼亞便派遣船只在島嶼附近窺探,並讓駐舊港的葡萄牙大使向舊港總督旁敲側擊的詢問,宋洲建設普濟港的目的。

    得知“只是做沿途補給港之用”,阿方索•德•諾羅尼亞對這個答復將信將疑,為了遏制宋洲人在馬六甲海峽不斷滋長的野心,阿方索•德•諾羅尼亞聯合暹羅就在普濟港海灣對面也開工建設了一座甲米港。

    ~~

    獅城以東,便是太平洋,兩洋布武計劃中,宋洲在此廣袤海域構築了南北兩塊防御鏈,其中北防御鏈有三串。

    以安不納島中途港為起點,連接起的富國島、昆侖群島(宋洲與佔城合力開發)、富貴島、金蘭港為第一串防御鏈。由呂宋總督區玳瑁港、夷州笪安港、澎湖馬公港、八重山石垣新港與琉球那霸港組成第二串防御鏈。由濟州島、釜山浦(租借)、郁陵島、鯨屏島組成第三串防御鏈。

    北防御鏈除個別島嶼外,其他島嶼都有現成港口,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對馬島與種子島還不在宋洲掌握中,這對封鎖倭國這個“不安分因素”,仍有些缺失。

    相比北防御鏈的現有成型,南防御鏈的建設就完全處在草創階段。

    狼胥港北面約750公里,是帝汶島。兩地間的海域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冬季處無風區,途徑此海域的暖流也是自東向西的南赤道暖流,按理說以目前的航海技術很難有船只穿行兩地。

    可就在新世界68年,一艘來自帝汶島的船只逡巡許久,最終決定在宋洲北部嘗試登陸,幸好該船被巡邏的北岸艦隊機帆船及時發現。經過審問,馬來船長是受葡萄牙商人所托,想尋找到與宋洲本土進行走私貿易的途經。

    得知這個消息,中樞各部大感驚訝,一直被視作“世外桃園”經營的本土,想不到有朝一日也會受到外界打擾,看來光靠一個北岸艦隊控制北部海域,明顯力量太過薄弱。

    兩洋布武計劃的提出,給本土的防御策略適時提供了一個全新思路,那就是走出去。

    事起帝汶島,問題自然要在帝汶島解決。

    早在1520年,葡萄牙因檀香就開始與帝汶島上的土著進行貿易。

    歷史上,要等到1556年,葡萄牙才會在帝汶島上殖/民,興建港口、城市和j堂。而本時空,由于葡萄牙沒有掌控至關重要的馬六甲城,因此,狂熱的葡萄牙國王若昂三世對在野蠻之地搞傳j似乎更加上心,並于1550年派出一支人馬在帝汶島中部地區登陸,還為當地取名“歐庫西”。

    為了惡心葡萄牙人,宋洲在距離歐庫西不遠的西南面古邦地區,從當地村社首領手中購買了一塊沿海土地,興建港口。

    話說,宋洲走得這條路完全是尼德蘭的路子。1618年,後來者尼德蘭在帝汶島西南部古邦登陸,不斷擠佔葡萄牙人的地盤。一馬平川的歐庫西無險可守,不利于防御,葡萄牙人不得不將管理機構遷往帝汶島東部的山地,在帝力重建城市和宗j中心,帝汶島最終形成了尼德蘭與葡萄牙東西對峙的局面。

    對葡萄牙“一對一單防”仍不夠保險,宋洲又派出考察船在東面伊里安島尋找天然良港。

    伊里安島又稱新幾內亞島,新幾內亞這個名字又與葡萄牙人有關。1511年,葡萄牙航海者抵達了這片島嶼。因這片島嶼的島民和葡萄牙在非洲幾內亞殖/民地區發現的土著長相類似,葡萄牙人遂將這片島嶼命名為新幾內亞。

    黃天不負苦心人,經過近三個多月的漫長考察,考察船最終確定了兩處地點適合興建港口,一處在後世馬老奇河河口,另一處則是後世的莫爾斯比港,那里的海灣背靠山脈,兩面環水,是一座天然避風良港。

    這三處開工建造的港口,再串聯起本土的狼胥港,便組成了南防御鏈的第一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480之新世界》,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一十七章:兩洋布武(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第六百一十七章:兩洋布武(中)並對穿越1480之新世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