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74年,西元1553年,四月。
就在白古城之戰持續進行時,本土一年一度的四月大會也在如期舉行。
會議按照流程,各部門上報了前一年的工作成果與難題,又為接下來的工作計劃提出了目標,以及需要中樞協調的困難點。
在人口上,截止新世界73年年末,大宋帝國轄地包括本土、甦門答那島、金蘭海外郡、夷州、東北總督區、月港都督區、南太平洋諸島群、廊峽都督區、中原總督區,人口共計6384527人(含剛從明朝遷走的31萬移民)。
其中宋洲本土人口共計4273256人,主要集中在東西兩岸,去年將南北兩島劃歸到了本土直管。北島由此成立了北島郡行政廳,人口117826人(含歸化土著),南島成立了皇家特別行正區,人口76847人。
甦門答那島包括舊港總督區,人口718861人(含歸化土著);甦中郡,人口37843人(含歸化土著);米南加保郡,人口未統計。
金蘭海外郡人口共計119443人,這里面包含富貴島5376人、富國島1255人。
夷州人口共計297742人(含歸化土著),目前有三個行正單位,分別是台南郡、台中軍管會和呂宋總督區。台南郡人口166223人,台中軍管會人口35612人,呂宋總督區95907人。
東北總督區人口共計426350人(含歸化土著),包含濟州島134720人,鯨屏島(蝦夷島)62151人,庫頁島12653人,東北地區216826人。
月港都督區人口共計98498人(含待轉移人口),轄地包括月港特別行正區、幾大租借地和跳棋計劃中的幾座島嶼。
南太平洋諸島群人口共計113652人(含歸化土著),由于地域太過分散,這里主要介紹幾個人口集中的地區,如大溪地38746人,斐濟24755人,新喀里13868人,卡納卡群島(後世夏威夷群島)25800人(基本為待轉移人口)。
廊峽都督區人口共計176847人(含待轉移人口與歸化土著),這里面包含南崗堡(後世麥哲倫海峽蓬塔阿雷納斯)飛地1247人。
中原總督區人口共計122035人(含待轉移人口與歸化土著),這里面包含黑玉港(後世納塔萊斯港)5325人。
在經濟上,去年年底的財正數據統計,大宋帝國新世界73年財正收入為13274896圓8角2錢。這個財正數額快接近現在大明稅收的三分之二,據後世經濟學者統計,明朝中期財正收入全部折算成白銀,約為兩千萬兩,明末加征三大餉時,勉勉強強達到了四千萬兩。總額上,宋洲不如明朝,但比較人均的話,明朝已遠遠被甩開。
自工業大發展以來,宋洲每年的貿易額都在激增,所生產的商品銷往了各大洲。
財正稅收來源包括工業營收、農業營收、轉口貿易、貴金屬開采與貨幣兌換營收、服務類營收、消費營收等幾大方面。其中工業營收穩穩佔據了財正稅收的大頭,而各大果營紡織廠、鋼鐵廠、造船廠轉移的盈利又佔據了工業營收的二分之一以上。
值得一說的事,宋洲的農業賦稅幾乎每十年一降,現在僅為2.7%。這是什麼概念,還是拿華夏古代做對比,據相關數據統計,唐宋元清的農業賦稅為7%。而明朝在各朝代中農業賦稅最低,僅為4%左右,明末時低于2%。但明朝徭役很重,還有各種說是臨時,其實是長期的加征響。
在交通方面,宋洲各個重點發展地區都建有海港,海運在本時代毫無疑問是最為廉價的交通方式。除了不斷擴建完善的海港基礎外,宋洲在新世界70年,打通了東西兩岸的鐵路聯系,並已開建了寧海城(後世布里斯班)-朝歌城(後世凱恩斯),石峽港(後世奧古斯塔港)-狼胥港(後世達爾文),雙郵港(後世杜邁)-干巴魯,友誼港(後世智利瓦爾帕萊索)-玉泉堡(後世基爾普埃)-新長安城(後世聖地亞哥)-玉門堡(後世洛斯安第斯)四條鐵路。東北總督區海參崴至冰城、夷州佳義堡到笪安港的鐵路也在勘察規劃當中。
在教育方面,宋洲已建成小學6000余座,中學2600余座,高中868座,大學2座,醫學院1座,雛鷹學校5座,陸軍學校2座,海軍學校3座,各類技能培訓學校1157座,還有各工廠定期開辦的短期培訓班未統計在內。
會議上,教育部又提出了“一鄉三校”的計劃,即每個鄉至少有一座小學,一座中學,爭取建一座高中。
在衛生方面,宋洲同樣是投入巨大,幾乎每個郡級單位都有一家頂尖綜合醫院,每個縣都有一家門診醫院,每個鄉至少有一家衛生院,每個村都有一家衛生所,另外登記拿證的郎中、穩婆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醫療資源的不足。
在工業方面,工業部按照規劃建成了“一城一鐵廠”的布局,每個鋼鐵廠的年產量在15-25萬噸,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還有巨大出口。此外,機械制造、化工、醫藥等方面的研發也在穩步推進。
在商業上面,截止新世界73年年末,商業部統計的登記企業已超過2600家,其中注冊資本超過10萬銀圓的有800家,舊港與寧海城兩大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合計超過112家,從這方面也能看出宋洲眼下的商業是多麼活躍。
剛剛上任不久的果防部長鄒智明選擇在最後一個發言,他走到台前,先是簡單介紹了果防部近來兩場軍事行動取得的成績,隨後又提及了東北總督區與月港都督區將要面臨的壓力,話里話外都是希望中樞能批準進一步的擴軍計劃。
宋洲立果以來,果防部經歷了三輪擴軍,分別是在新世界7年、新世界27年和新世界63年,果防部目前的兵力規模只有六萬,這六萬里還包括了兩萬僕從軍。
相比宋洲不斷擴張的領土,這六萬兵力撒在各個地區,真的是激不起一點浪花。近來的兩場軍事行動,海軍陸戰隊第一團如同救火隊員,哪里有火就往哪里跑,得虧是印杜與明朝沒有同時起火,若不然,第一團也要分身乏術。
總結完,鄒智明鄭重說道︰“下面,我要提交的有兩個計劃,一個是擴軍計劃,另一個是關于兩洋布武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