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活躍在南洋的商人團體,繞不開sml商人、馬來商人與印度商人,其實還有一類商人很容易被忽視,那就是緬商。
大部分緬商來自緬地南部孟人統治的以白古(後世勃固)為中心的白古王朝,而白古王朝只是紛爭不斷的緬地眾小王國之一。
歷史上,緬地完成大一統的王朝有三個,即蒲甘王朝、東吁王朝和貢榜王朝。
蒲甘王朝是古代緬族在緬地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849年至1287年),共歷十五代王。在其最著名的統治者阿奴律陀在位期間(1044年至1077年),蒲甘完成了全緬的第一次統一。
至蒲甘王朝晚期,昏君那羅梯訶波帝暴虐無道,叛亂四起。蒲甘北部的撢人勢力盛起,不斷南侵蒲甘國。
屋漏偏逢連夜雨,西元1279年,蒙元滅南宋,國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蒲甘城破,蒲甘國就此成為元朝的藩屬,昏君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此後的蒲甘國王基本都是元朝傀儡,緬地由此進入大分裂時期。
緬地北部形成撢人統治的以阿瓦城為中心的阿瓦王朝,而南部則形成孟人統治的以白古為中心的白古王朝。從1386年到1425年,兩國不斷發生沖突,史稱“四十年戰爭”。
除了這兩個大國之外,還有東吁、木邦、孟養、孟密、阿拉干等國,其中尤以緬人的東吁最強。撢人統治阿瓦城後,緬人不堪忍受其壓迫,紛紛移居東吁,使得東吁國的人口倍增。
值得筆者混字數的是阿瓦、白古、東吁、阿拉干這四個果家。
阿瓦王朝由奪取蒲甘政權的撢人三兄弟的後裔德多明帕耶在阿瓦城建立,故得其名。
阿瓦王朝在建立之初,在國王明吉斯伐修寄執政時(1368年至1400年),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國力日增,連阿拉干也一度成為其附庸。明洪武十六年(1383),阿瓦王明吉斯伐修寄派板南速勒入貢明朝,翌年又遣使入貢,明廷曾授阿瓦王為“緬中宣慰使”。
白古王朝,亦稱勃固王朝,是蒲甘王朝瓦解後建立的一個緬地割據政權。下緬地孟族首領伐麗流于1281年在馬都八建都為王,1369年遷都于白古,建立了該王朝。
白古王朝轄地地處河流下游,土地肥沃,農業發達,並利用沿海的海運便利,發展起興盛的海外商業。
東吁國在13世紀時為一小土邦,人口不過3萬多人,建果時實力弱小,但其會“苟”。國君明吉逾(1486年至1531年)在位時,東吁便與阿瓦聯姻,獲得了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這片糧倉作為陪嫁嫁妝,後又轉頭與強大的白古王朝結盟,牽制住阿瓦王朝的進犯。
等阿瓦和白古兩朝打得兩敗俱傷,1535年,東吁新君莽瑞體見時機成熟,正式出兵。經過幾代人不斷派軍隊征討兩朝,東吁王朝由此崛起,完成了緬地一統。
阿拉干王朝是由阿拉干人建立的封建王朝,統治緬地西南沿海一帶。阿拉干建果年代可以追溯到西元前。西元11世紀初,阿拉干曾一度臣服蒲甘王朝,直至1287年蒲甘王朝被滅才得以獨立。1404年,國王那羅彌迦羅被緬人所逐,後借助孟加拉軍隊,于1433年在謬漢建立阿拉干王朝。
數百年里,阿拉干和孟加拉的關系都非常密切,其恢復國祚都是依靠孟加拉國王高爾的軍隊。可當阿拉干強盛時,其王不但受“十二個孟加拉市鎮”的朝貢,還一度佔領過吉大港。莫臥兒帝國崛起,終才派兵趕走阿拉干人,收復吉大港。
阿拉干人善于航海,吉大港一帶的阿拉干水手舉世聞名,後來葡萄牙海盜利用其航海技術與之聯合,使阿拉干勢力大增,攪得孟加拉灣不得安寧。
~~
宋洲使者與白古王朝國主頻耶蘭二世的商談非常順利,兩果的貿易條約很快簽訂。
頻耶蘭二世急需宋洲質優價廉的武器支援,用以防衛阿瓦王朝的來犯。而宋洲也需緬地的柚木、棉花、硝石、金銀玉石以及消費市場,兩者有互補性。
簽訂完合約,接下來是商館的選址。
按之前的習慣,商館應定在白古王朝都城白古城,不過外務部卻單獨提出了一個地點,派使團一行人順道前往實地考察。
“這里就是錫里安?”宋洲使者向陪同而來的白古王朝官員確認道。
“是的,這里就是錫里安,貴方真打算在此修建商館?”白古王朝官員心里同樣覺得納悶。
說錫里安這個地名,可能有人不熟,但說道“沙廉”,想必……額,還是會有人不熟。
沙廉位于仰光河左岸,與後世右岸的仰光隔河相望。
歷史上,沙廉這片土地曾存在過由葡萄牙佣兵頭領菲利浦•德•布里托建起的——只被葡萄牙王室承認的——沙廉王國。
1605年,沙廉海岸爆發了沙廉之戰,佔據沙廉的菲利浦•德•布里托擊敗了自己的雇主阿拉干的討伐軍。1613年,東吁王朝國主阿那畢隆在沙廉圍攻戰中攻破沙廉,擒殺了布里托。1755年至1756年的丹林之戰,貢榜王朝國君雍籍牙擊敗了孟人和法國東印度公司的聯合軍隊,攻取了沙廉。
從這些史料看,不知這沙廉該被稱為風水之地,還是是否之地。
一行人站在一條大河河岸,河上有幾艘漁船經過,遠處是村落里的裊裊炊煙。
使團副手查看完環境,走來說道︰“此地除了有些荒僻,水運條件很不錯,今後可以在這里修建碼頭,我們的來往于印度地區與舊港的運輸船也能在此休整補給。”
幾人商量一陣,宋洲使者與白古王朝官員道︰“我們打算買下這片土地,還有勞您回去向殿下稟報。”
白古王朝官員意味深長的笑道︰“既然閣下已做決定,我自然會與殿下通稟,今後有什麼用得上的地方請直言,我家族里正有人經商,說不定能與貴方進行合作。”
宋洲使者會意,忙不迭道︰“好說,好說,宋洲急需商品代理者,關于合作,隨時可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