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章,手殘黨的悲哀,速度太慢了】
從台南一路行來,唐寅發現安平、金蘭與舊港相比,皆只是一座小縣城,而舊港卻是比肩甦州、杭州這樣的繁華名城,尤其是此地的夜景,燈光奪目,不是甦杭能見。
在陶醉于夜景之余,唐寅公開參加了幾次官方活動,他“唐大才子”的名聲逐漸被舊港的富商知曉。特別是在得知唐某人接受了舊港南洋新聞的專訪,這等于從官方層面獲得了宋洲的肯定,富商們立即蠢蠢欲動起來。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誰家不得需要幾幅字畫裝點一下門面,以後干部來到家中也能多一些交談的話題。
于是,自專訪結束後,每日來招待所求字求畫的富商們都快踩破門檻,更甚者,直接帶著家中子弟前來拜師,讓唐寅不勝其擾。
從前在大明江南,自己也就于文人圈里有些名聲,賣字畫鮮有人問津,想不到在這海外宋洲,自己的薄名能家喻戶曉,隨手的一幅字墨就價值千金,人生著實有些荒誕。
“唐先生若不喜歡,大可婉拒這些人的拜訪,作為本土特邀的客人,還沒人敢不識趣。”陪同人員輕聲提醒。
唐寅擺手,笑道︰“無妨,別人慕名而來,我唐某人自然沒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道理,不過是想求一幅字,這個簡單要求不難辦到。”
听此,陪同人員沒有再勸,只是暗中命招待所限制每日的拜訪人數,以免打擾唐寅休息。
~~
在舊港,有一戲一劇一影必覽的說法,這一戲指的是戲曲,一劇指的是舞台劇,一影指的是宋洲特色的皮影戲(電影)。
來到舊港的這些時日,唐寅在陪同人員的帶引下,逐漸領略到了舊港一戲一劇一影的魅力。
舊港星光戲院被譽為宋洲兩大頂級戲院之一,能登上星光戲院的舞台,是每個戲曲人的最高職業理想。
星光戲院采取得是邀請制模式,戲院方會派人挖掘各地有實力的戲班來戲院演出,一旦贏得口碑,戲院方會與戲班簽訂一份每年不少于十場的演出,並負責宣傳造勢,最後的收益由戲院方與戲班按比例分成。
因沒有固定保底收益,萬一演砸了,戲院方會毫不留情的選擇減場次或解約,這就逼得戲班不得不精益求精,兩方因此相互成就,這才保證了星光戲院必出精品的傳統。
唐寅受邀觀賞的戲曲是廣府戲“江湖十八本”之一的《五登科》,戲中的“唱做念打”十分出彩,引得台下紛紛叫好。
唐寅注意到看戲的人群以中老年為主,雖然座無虛席,但不免讓人感到奇怪。
陪同人員得知了唐寅的疑惑,深思片刻後,解釋道︰“如今舊港文化生活豐富多樣,年輕人有了更多選擇,他們更喜歡能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
“身臨其境的體驗……”唐寅努力回味著陪同人員的說詞。
第二天,觀賞舞台劇時,唐寅終于體會到什麼叫身臨其境。
舊港民眾劇場是舊港唯一一家舞台劇表演單位,由于舞台劇對場景、道具、音響皆有要求,因此民眾劇場每一次的演出都要進行充分的準備,使得每個月的演出只能限定三場。
由于座位稀缺,民眾劇場的門票根本就不愁賣,因這種畸形的供需關系存在,提前催生出了本時空的黃牛販子,也是夠奇葩的。
當日,民眾劇場演出的劇目是《白蛇傳之篷船借傘》,幕布一拉開,音樂響起,迅速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
《白蛇傳》是華夏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源自于唐代洛陽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于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
由于是以舞台劇形式呈現,編劇們便將故事進行了精簡,將這個曲折的愛情故事,拆分成了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等幾個獨立的故事,使其缺乏一定的連貫性,但這依舊廣受觀眾好評,可見故事本身就足夠吸引人。
扮演白素貞的女演員輕唱起“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的歌曲時,台下的男女們也都跟著哼唱,氣氛可謂恰到好處。
三個小時的演出,中間轉台布置,觀眾們得以空閑,解決三急。
唐寅呆坐在座位上,腦海還沉浸在剛剛的故事,直到陪同人員搖了搖手臂,他才緩緩回過神來。
“精彩絕倫,實在是精彩絕倫!”唐寅由衷贊美道。
欣賞完舞台劇,唐寅思緒紛飛,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馬車行至穆西河畔,他示意車夫停車,想下車走走。
陪同人員跟在唐寅身後,沒有多言,默默護送其安全。
沿著河邊的石子路,唐寅邊走邊想︰“大明常以天朝自居,四方皆為蠻夷,朝中諸公可知這海外宋洲亦是文化昌盛,多有勝過大明之處,若是這般此消彼長,幾百年後,大明何意稱得上天朝。”
這樣想著,不知不覺間,唐寅走到了一處涼亭,而涼亭中正有一位老師教學生做畫。
老師提醒道︰“注意光線、色差、透視感,你們要多從色彩上著力。”
唐寅緩步靠近,發現這幫人竟在布上做畫,大感驚訝。安靜觀察了一陣,他才看清這些人的繪畫方式與華夏水墨畫截然不同。
老師回頭,瞧見一陌生人在好奇打量自己學生的畫作,他立馬問道︰“你是誰?”
學生們聞聲,齊刷刷轉過頭,將目光全都盯在了唐寅身上。
唐寅施施然行了一禮,自報家門道︰“在下唐伯虎,見過閣下。”
“你就是唐伯虎,不知你來此有何貴干?”老師打量了一番唐寅,追問道。
唐寅訕笑道︰“在下只是無意間路過此地,不想打擾了閣下的雅興。”
老師望向唐寅身後的陪同人員,見其點頭示意,他道︰“既是路過,請自便!”
唐寅拱手問道︰“在下觀諸生畫作,與水墨畫多有不同,不知閣下能否透露其中由來?”
見唐大才子虛心向自己請教,老師心里不禁一陣小得意,他道︰“此為油畫,其來歷說來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