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護衛喊了數聲老三的名字,臭小子這才回頭瞧了瞧。
“爹,你回來了?”老三看清人影後,快步跑到莊護衛跟前,一臉欣喜道。
“你怎麼一個人跑出來,大姐二姐呢?”莊護衛問。
“大姐二姐在院子里寫功課。”老三小聲嘀咕。
瞅著老三一副做賊心虛的模樣,莊護衛也是沒了脾氣,與環衛老頭告別,他將包著鹵肉的紙包在老三面前晃了晃。
聞到香氣的老三如同饞貓般,留著口水問︰“爹,這是什麼,好香!”
“走,跟爹回去,晚上咱家吃頓好的!”莊護衛拉起老三的胳膊,說道。
騎小車的少年人見老三要走,大聲喊道︰“莊賢該你了,自行車你還騎不騎?”
“我……”老三欲言又止,玩具與美食間,他實在難以抉擇。
抬頭瞥見莊護衛板起的臉,老三沒膽量忤逆老爹,只得依依不舍的跟著莊護衛回家。
這幾年跟著各商人走南闖北,莊護衛多少有些見識,他知道兩圓 轆小車名為自行車,是從西岸傳過來的新玩意,其價格非常昂貴,一輛自行車的價格抵得上全家不吃不喝一年的工錢。
能買得起自行車給小孩玩,必然是大戶人家,觀騎小車少年人的相貌,好像是巷東頭第一家的孩子。
說起這巷東頭第一家,人家夫妻倆都是寧海鋼鐵廠的職工,听說男人打小是孤兒,由官府濟養長大,因讀書刻苦,現在成了百姓羨慕的“高級干部”。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你跟百姓說這些,百姓只會翻白眼,飯都吃不飽,拿什麼糊口,拿什麼交束 。
但在宋洲,身邊有無數個因讀書而改變命運的例子,再加上新式宋洲學校學費低,女生上學學費減半,中午包午餐……種種惠民措施實行下來,百姓的觀念自然隨之改變。
來到自家院前,莊護衛敲了敲門,院里有女聲問道︰“誰呀!”
“二姐,是我!”老三不待莊護衛開口,搶先說道。
不過片刻,院門被打開,原本嘟著嘴不高興的少女,一見莊護衛,立刻化為一張笑臉。
“爹,你不是要過兩個月才回來嗎?”二姐激動道。
“臨時得空回來一趟,過幾天還得出門!”莊護衛走進院,問道,“你娘還沒下工?”
“就快了!”二姐抱著莊護衛的胳膊,嘰嘰喳喳,說起近來一個月的事。
大姐聞聲從西廂房出來,喊了聲“爹”,便去給莊護衛倒水。
家里兩個閨女。大姐十五歲,長得亭亭玉立,模樣仿佛和她娘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似的,但與她娘潑辣的性子不同,大姐性格恬靜內斂。二姐十三歲,眉宇與莊護衛很像,皮膚有些黑,性格活潑,總是像個小蜜蜂一樣,嗡嗡不停。
按大姐這個年紀,在明朝早已為人婦,可宋洲規定的女子最低成婚年齡是十六歲,因此婚事被耽誤。听媒婆講,在宋洲,女子多讀書有好處,那些干部更喜歡有學識的女性,一心想閨女嫁給好人家的孩子娘也就不再催著女兒早嫁。
莊護衛放下紙包,撓了撓耳朵,分配任務道︰“今天爹買了你們最愛吃的醬牛肉,晚上咱家吃頓好的。老大老二去和面,老三去生火,大家干活麻利點,等你們娘帶著老四老五回來,咱家就開飯!”
二姐歡呼了一聲,拉著大姐去忙活。老三有些不情不願,在莊護衛的催促下,去廚房生燃煤球。
黃昏時分,一婦人背後背著一個,手里牽著另一個,滿臉疲憊地走回院內。
“老大快燒些水,老五又尿褲子呢!”婦人喊道。
待莊護衛走出,婦人詫異道︰“你現在怎麼回來了?”
莊護衛不得以又向婦人簡單講了講陪同陶東家考察之事,又叮囑明日務必把欠鹵肉店的三個銅子結清。
听言,婦人微嗔道︰“又是這番破費,幾個孩子嘴都快被你養刁了!”
“以前是真窮,沒米下鍋,現在有條件,自然要改善一下伙食!”莊護衛從婦人背後抱下老五,小家伙對他老爹的熱情,並不領情,一直撇著臉。
“行了,你去洗洗手,別把自己弄髒了!這小子皮得緊,在育兒園沒少給老師添麻煩!”婦人牽著老五去正房換褲子。
育兒園就是托管學前孩子的地方,由于寧海城各企業職工不少,正府便設了幾所育兒園,專門替女職工看孩子。婦人在距離家附近的育兒園做雜工,正好家里的兩個小子也能送到育兒園照顧。
蒸餅做好,一家人圍坐于小方桌前,吃起晚飯。
莊護衛就著一碗鹵豬頭,喝起了小酒,瞧著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他瞬間覺得無比滿足。
若不是來了宋洲,自己一家人說不定早就餓死。若不是在宋洲,五個孩子哪能健健康康長大……似乎宋洲才是窮苦百姓的福地,莊護衛突然這般想到。
吃罷晚飯,洗漱完,大孩子們回廂房睡覺。
正房中,婦人坐在床頭,為兩個小子蓋好了輩子,哄其入睡。
莊護衛躡手躡腳地走進,輕聲問道︰“兩小子睡熟了沒?”
婦人沒好氣道︰“大晚上的,你這是要發什麼瘋?”
“發什麼瘋,過會你不就知道了!”莊護衛笑著從袖子里掏出那張金券,大氣地丟在婦人面前。
婦人拿起金券彈了彈,那是一種既像紙,又像布的奇妙聲音,實在難以形容,總之是專屬錢的悅耳聲響。
“這是哪來的?”婦人興奮道。
“東家賞的!”莊護衛說完,三下五除二地脫完衣服。
“你這是干嘛,孩子還沒睡呢!”婦人翻了個白眼。
莊護衛鑽進被窩道︰“我先預熱預熱,咱家還差一個崽,你就能評上英雄母親,到時候,不是還有錢拿嗎?”
新一任首相常光遠上任後提出了個目標,至新世界30年,宋洲王國人口要突破一百萬,想達成此目標,不僅要千方百計從明朝移民,也得提高國民人口的出生率。
華夏歷史,春秋時期越國就頒布了鼓勵生育的政策︰“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
宋洲沒道理比不過古人!
為此,中樞提出了一個“英雄母親”計劃,但凡所生孩子有超過6個,或一胞多胎的母親,都可獲“英雄母親”稱號,正府會給予物質上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