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洲人自然沒有點石成金的本事,能在一年多時間內讓石垣城改天換地,石垣城迅速繁榮的原因無他,唯砸錢爾。
為了能盡快將濟州島的人口轉移至宋洲本土,中樞不得不加大對八重山王國的扶持,使它能成為一處穩定的中轉地。
在宋洲的大力扶持下,八重山王國這一年來的變化顯著。
隨著紅薯土豆的推廣,各種新蔬菜品種的引入,八重山群島的百姓終于能吃飽肚子。再加上宋洲在各個主要島嶼開設糧鋪,壓低當地米價,使得吃上一頓白米飯,也不是一種奢望了。
讓當地百姓吃飽肚子是第一步。
接著甘蔗、煙草種植,以及後續的制糖制煙,吸納勞動力轉化為工人。為宋洲做好中轉補給與配套服務,扮演好中轉港的角色。大力發展相關產業,讓百姓有閑錢可以消費,方是至關重要的第二步。
聚集各方資金,投資創辦制糖廠、卷煙廠,不僅對百姓有利,同時也是拉攏各島豪族的重要手段。打壓米價是對各豪族利益的侵犯,還需適時給顆紅棗,安撫一下各豪族的情緒。
至于第三步,便是指導八重山王國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規,保證百姓的基本生活,不至于過分壓迫百姓,給琉球可乘之機。
這三步方略,以目前八重山王國不足五萬的人口體量,至少可以保證,該國二十年內國泰民安。
二十年後,人口增加,當地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回答,聰明的人會用腳投票,八重山王國吃不飽,直接移民天朝母國不就完事。
從宋洲乘船而來的農業干部,在八重山群島奔波,指導當地百姓種植新物種,獲得了百姓的廣泛贊譽。種種利民舉措推行下來,百姓得到實惠,以致于一些小島上的百姓只知宋洲仁德,不知八重山國王。
這種當眾打臉的情況,作為八重山國王的常田宗自然清楚,可天朝母國的巨艦與軍隊就在石垣城外駐扎,對此,他也沒有任何脾氣。相反,他還得依靠宋洲人的威懾,穩固自己的王位。
石垣城客棧下榻的第三天,小松原藏收到八重山國王的邀請,請其參加什麼八重山卷煙廠的落成慶典。
這些古怪的名詞,一听便知來自宋洲。
這兩天,小松原藏命人打听清楚了,知道八重山王國是在宋洲人的扶持下建立的。听言,為此,宋洲還與琉球打了一仗,結果嘛不言而喻,自然是宋洲獲勝,那些被抓的琉球王府軍還在石垣新港挖土了。
對于宋洲人的膽大妄為,小松原藏十分欽佩。雖然在他眼里,琉球國的軍力也就那樣,但宋洲人不惜遠征,干淨利索地打敗琉球,扶持起一個傀儡王國,獲得重要的海港,此番謀劃可謂深遠。
石垣新港停泊著數艘宋洲艦船,還駐扎著一支宋洲的正式軍隊,正是窺探宋洲軍力的窗口,只可惜小松原藏一直未找到良機,就連那不知從何處運來的百姓,一行人都沒有找到機會接近。
“大人可要去參加這什麼卷什麼廠的落成慶典?”松下吉郎問。
小松原藏道︰“既然是八重山國王的邀請,我等還是參加為好,你可別忘了我們明面上的商賈身份。”
松下吉郎躬身應道︰“大人說得是,那我先命人去準備贈禮。”
怎麼說也是面見一國之主,禮數自然要周到,松下吉郎這般想。
可令松下吉郎沒想到的是,所謂落成慶典,八重山國王只匆匆露了一面,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松下吉郎與小松原藏提著預備贈送的禮品,在卷煙廠里走了一天,竟听那廠長推銷了全程的煙草。
等回到客棧,兩人都還沒弄明白煙草究竟為何物。
“豈有此理,這不是戲耍我等?”小松原藏越想越氣。
松下吉郎勸道︰“大人勿要動怒,這八重山王國乃宋洲扶持,難免會沾染宋洲的重商習氣。想那八重山國王原先不過是石垣島上的豪族,哪懂什麼王國體面,只怕是商人給了些好處,八重山國王便出面為商人搖旗吶喊。”
將小松原藏勸住,松下吉郎這才告退,剛出房間,踫巧與幾個同住此客棧的土佐商人撞見。
今日游覽卷煙廠,這幾個土佐商人也都在場。作為真正的商賈,他們發現了煙草蘊藏的商機,被廠長介紹的穢除瘴氣,清腦醒神的說詞說動,打算隨船帶一些卷煙回四國。
幾個土佐商人詢問松下吉郎對卷煙生意的看法,松下吉郎推脫自己不感興趣,還勸土佐商人謹慎為上,老老實實做紙張生意。
等松下吉郎離開,一商人忍不住諷刺道︰“此人真是膽小如鼠,恐怕一輩子也難成豪富。”
另一人接話︰“兄長說得是,不賣卷煙,卷煙廠憑何向我等購紙,依我看這卷煙生意最好做到全本州,我等也能乘風發財。”
幾個土佐商人的取笑話,松下吉郎自然听不到。走出客棧,他徑直去了港口,想看看所搭乘商船那邊的情況。
碼頭上,幾艘運著黑乎乎石塊的小船靠岸,有力工推著獨輪車圍攏過來。船主與力工談好運輸價格,力工立馬開始往獨輪車裝貨。
出于好奇,松下吉郎向船主打听黑乎乎石塊為何物,一番費力溝通後,才知曉船上裝著的是從西表島挖來的石炭,要送往位于石垣新港區里的糖廠。
本以為是什麼新奇的事物,結果只是石炭,松下吉郎大失所望,搖了搖頭,繼續往商船那邊而去。
距離松下吉郎不足三里的地方,是一間冒著黑煙的大廠房,里面有一台機器呼哧呼哧的轉個不停。
滿臉黑灰的鏟煤工人正戰戰兢兢地往倉口送炭,他並不知面前的鐵殼機器為何物,只清楚這鐵殼機器就像一只吞炭獸,永遠也喂不飽。
在石垣新港逗留了五天,蓋17號再次啟程。
本次隨船還特別捎帶了數十名淮北移民,這些出身灶戶的移民即將成為布袋鹽場的首批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