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8年4月,西元1487年,春。
莒州西面,下坡村。
早已破敗的村舍里還有幾十戶人再堅守,今年開春來,賊老天既未下雪,也未下雨,田里去歲種下的麥子已出現過早拔節的情況。富有經驗的老農一眼就斷出今年的麥子要減產,可他依然寄希望今年是個風調雨順的年景。
不遠的莒州城,糧鋪的糧價一天一個樣,有些察覺不對的百姓開始暗中搶購米糧,為今年可能到來的饑荒做準備。而莒州城里的富戶官員依舊照吃照喝,一副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
未等到五月麥熟,費縣那邊就起了一場蝗災。緊接著四月底又下起了連續多日的暴雨,眼看即將麥熟,結果最後一場辛苦全都化為泡影。見此,農人們嚎嚎大哭,有些聰明的人早已收拾好包裹,帶上全家老小,開啟了逃荒乞討。
至五月,沭水淮水等水系河水暴漲,沿途無數村莊被淹,淮北、山東,甚至陝西等地陸續傳出了糧食絕收的消息。
~~
一輛馬車緩緩向莒州城行去,坐在車上的黎易安挑起車簾,偷偷瞧了瞧路兩旁面黃肌瘦的饑民,微微嘆了口氣。
此次去莒州,黎易安將在城中下達抬升糧價、聚眾起事等命令,還不知有多少百姓會因此丟掉性命,這讓黎易安十分自責。車輪吱呀吱呀地轉著,仿佛是在無數饑民身上碾過,越靠近州城,黎易安的心情就愈是沉重。
就在馬車背後,兩個小童快步跟著,一見馬糞掉落,他們便快速將馬糞拾進背著的小竹簍。其他饑民瞧小童如此舉動,心中雖有疑惑,卻也沒問,全當小童玩鬧。
只有兩個小童明白,撿拾馬糞是為了填飽肚子——大戶人家常會添加豆料飼養馬匹,在馬糞中會裹著未來得及消化的豆子豆餅,把這些豆子豆餅挑出來洗淨,還能以此充饑。
兩個小童並未跟隨馬車進城,而是在州城門前止步,轉身朝城外的一處土廟而去。前往土廟的一路,皆能看見逃難至此的百姓,沿途的樹皮早被饑民撥去,就連剛剛泛青的野草草根也被饑民掘了數茬。
道旁,一拄著樹枝的中年人有氣無力地向兩小童中的一人問道︰“二虎,州城里開倉賑濟了沒有?”
“還沒有呢,劉伯!”名為二虎的小童應道。
中年人與兩個小童都來自下坡村,算是到此的第一批逃荒者。支撐饑民不肯離開莒州的原因,是因為州城里有座糧倉。
州衙內,知州老爺剛剛支走了聚眾而來,懇請開倉賑濟的讀書士子。幕僚及時奉上茶水,知州大口灌下,一股口干舌燥之感,稍稍減輕。
“這些日子在州城外聚集的饑民有多少?”知縣放下茶盞詢問。
幕僚躬身道︰“回大人的話,這幾日,卑職走訪了幾處饑民聚集點,估摸著流民至少有萬人,而且還有成百上千的流民正向州城匯聚。”
知縣叮囑︰“如今春暖多雨,餓殍遍地,只怕要瘟疫流行,你需與各城門兵卒講明要害,切不可讓饑民進城。”
“是,卑職明白,只是有一句,卑職不知當講不當講。”
“現在只有你我二人,你且但說無妨。”
“縣尊,這城外饑民越聚越多,城里遲遲沒有動靜,恐怕饑民會鋌而走險……”
“非我不願開倉賑濟,你也知朝廷的規矩,若沒有上面點頭,這好事也會做成壞事。”
“卑職知大人的難處,但一幫刁民卻不會理解,無論如何,賑濟之事還是要做做樣子的。”
“你是說讓城中大戶出糧錢賑濟,可這幫財主都是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現在出糧錢賑濟,得不到好處,他們如何肯做。”
明朝凡遇荒年,有朝廷的旨意,富民出栗、銀賑濟,能獲得旌表或授爵,可優免差役,不過這都需等朝廷救災的旨意下達才行。
“可先讓城中糧鋪捐糧,既然那些讀書士子想救濟百姓,就讓他們去鬧。”
知州大贊道︰“妙!也是該這幫奸商出出血了,士子們有事做,省得在我耳前聒噪。”
黎易安由人引入糧鋪的後院廂房。房中,糧鋪里的管事與安全隊員等候多時。
“虛禮就免了,正事要緊。”黎易安一進屋,示意眾人坐下。
他直奔主題問︰“現在城內糧價是多少?”
糧鋪管事道︰“今天最新統計的,一斗米160文!”
“在五天內,將糧價抬升到200文以上,能不能辦到?”
“能是能,不過要是官府出面干預的話,這事就不好辦了!”糧鋪管事擔憂道。
黎易安寬慰道︰“這個你不用擔心,以明朝的行政效率,沒有三個月,賑濟的事定不下來。當然,如果莒州知州是個為民請命的清官,我們賠點錢,倒也認了!”
眾人听言,面上的凝重並沒有緩解。
黎易安知道這個時候,需要為這些人做做心理輔導,他理了理思緒,說道︰“我知道你們現在怎樣想,作為一個正常人,我何嘗願意看見饑民遍地,易子而食的場景發生。你們都是苦出身,和城外的流民一樣,過去也充滿絕望,可最後還是迎來了重生的曙光,不要忘記那些把你們解救出來的英雄,因為你們此刻也在做同一件事,今日付出的代價,只為增強宋洲未來的實力,能有朝一日從明朝救出更多底層的百姓。”
一管事紅著眼道︰“首長,我明白你的意思,保證完成任務!”
更多煽情的話,黎易安沒再多說,在安排好糧價的任何後,他向安全隊員問道︰“你們那邊滲透的情況如何?”
安全隊員道︰“已經拉攏了三十多個流民,鬧莒州只怕人力不夠!”
黎易安道︰“誰說要鬧莒州了,指派給你們的任務有兩個,一個是散布夾倉鎮招募流民去遼東佃墾,另一個是伺機攻打縣城外的大戶田莊,行動區域限制在西三府與淮北地界。打不過就跑,不要與官兵糾纏,等時機成果,海軍部會派船把你們接走。”
安全隊員點點頭,心里有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