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東承宣布政使司下轄濟南府、兗州府、青州府、登州府、東昌府、萊州府,共6府15州89縣,另外遼東都司也受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管轄,遙領25個衛,2個州。
據史料統計,洪武二十六年,山東總人口為525萬(不算軍籍人口20萬),遼東都司百姓和軍籍合計只有50萬,不到山東的五分之一。
山東境內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種地貌為主。黃河、海河、淮河流域,以及沿海諸河流經山東,一條大運河縱穿南北,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境內。其中,小清河水系,由小清河及支脈河等組成,流域面積為14223平方公里;山東半島水系,流域面積為48300平方公里。
全境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氣候多變,多西南大風,地面增溫快,蒸發大,降水少,常干旱;夏季,炎熱濕潤,降水集中,時有暴雨冰雹天氣出現;秋季,雲雨較少,秋高氣爽,個別年份,也會出現秋雨連綿的天氣︰冬季,雨雪稀少,多偏北風,寒冷而干燥。
獨特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使得該地常伴旱澇、冰雹、大風、低溫霜凍、海潮等自然災害。如成化十六年(西元1480年),魯北及沂沭泗河流域發大洪災,成化十七年(西元1481年),全省河道普遍決溢,各地均有大洪災。各種天災人禍使得百姓不得不為了生存,選擇逃亡。
青州府,日照縣,夾倉鎮。
夾倉鎮始建于元朝,因海上貿易發達而一躍成為日照城南三大巨鎮。
尹侃身穿錦緞長袍,外面套著一件毛皮襖,頭戴瓜皮帽,邁著四方步走出了書房。
貼身小廝湊上近前,輕聲問道︰“老爺,您這是要出門?”
“去鋪面看看,不必備轎了,正好天冷,活動活動筋骨!”尹侃說著,已出了院子。
貼身小廝與身旁的丫鬟知會一聲,快步跟在了尹侃身後。
出了正門,道路上行人但凡認識不認識的,都會客客氣氣向尹侃喊一聲“尹老爺”,就連巡檢司的差役見了,也得對其畢恭畢敬。
如今夾倉鎮誰不知道,尹老爺做的是南來北往的大買賣,與京城里的興豐記更是來往密切,整個日照縣、安東衛都會其幾分薄面。看似風光的背後,可誰能猜到就在幾個月,尹侃不過是個被賣到南洋的“豬仔”。
尹侃出身于商賈之家,年少繼承家業,在山東地界做些小買賣,發跡後,逐步涉入南北行的大生意。成化二十年,尹侃運貨到揚州地界,因雇佣的伙計中藏有朝廷欽犯,船只與貨物被官府扣押,折了本錢。
人一倒起霉來,不好的事總是接二連三。不甘心生意失敗的尹侃帶著最後一點家底,去了舩假臐@犢亢糜眩 幌氳餃幢緩糜蚜 賢餿嗣善 詈舐淶蒙砦薹治模 乩霞業吶灘 寄貌懷觶 荒茉詬 搶鍥蛺幀 br />
尹侃命運的轉機點是被賣到南洋後,宋洲從檢疫站里將其挑出,給尹侃指派了一個任務,讓他配合宋洲一行人在山東招募流民。
尹侃見過宋洲人的手段,自然是滿口答應,再者這幾年一直漂泊在外,對家人思念日深,能回家鄉對他來說,也是一樁心願。
尹侃是在去年秋季回得夾倉鎮,對外宣稱在舩假臐@鏨 夥 吮市﹝疲 せ液笥質切蘩險 質鍬蚱堂媯 怪玫嘏艽 訝灰桓焙郎痰淖讎傘T偌由縴 米判朔峒撬斬 韉拿 蓴崍死細改贛胛樂富郵梗 環 春螅 凸儷 械娜艘怖 狹斯叵擔 皇奔湓謖蟶仙 恫ャ br />
起初,尹侃對招募流民,暗中轉移之事,是充滿抵觸的。可回到夾倉鎮後,從妻子口中得知這幾年山東年年鬧饑荒,若不是族中救濟,家里的老婆孩子在去年就見了閻王。他由此一下想通,與其讓百姓呆在山東活活餓死,還不如運走求條活路,這也是佛門所說的大功德,待這些百姓去了海外,說不定還會念他尹大商人的好。
思索間,尹侃來到自己的店鋪前。只見鋪里的活計卸了門板,正在打掃衛生。為了不引人注意,店鋪做得是南北各地的雜貨生意,並沒有出售宋洲貨物。鋪里除了大掌櫃、賬房先生、以及護衛,其他人都是在本地招募。
走近鋪中,免不了一陣問安,管事急忙命活計燒水沏茶。
“東家早!”
“黎大掌櫃起來了沒有?”
“已經起了,在後院梳洗呢!”
由管事領著,兩人去了後院。後院內多是充做倉庫的廂房,命人收拾干淨,又添了一些家具,大掌櫃帶來的一行人便住了進去。
“東家這麼早就來了?”
“今日無事,先在鋪里轉轉,請黎大掌櫃把這幾日的賬目,拿來讓我瞧瞧!”尹侃說完,轉頭向身旁跟著的管事道,“我要和黎大掌櫃核對賬目,若無大事,不要來打攪。”
“是!”管事連忙應道。
干了這麼多年的工,管事還是頭一次見東家對掌櫃這麼客氣的,而且這黎大掌櫃的來歷神秘,在其口中時而蹦出粵語,時而又說大明官話,有時還會講幾句夾雜著古怪口音的遼東話。
被稱為黎大掌櫃的男子全名黎易安,在另一個時空,是個本鄉本土的山東日照人。他在一家外貿公司做小職員多年,因失去工作激情,于是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穿越事業。
這次山東行動,黎易安主動請纓,一來想看看數百年前的家鄉是何樣,二來想磨煉一下自己的“演技”,這種潛伏在敵區的生活,讓他十分上癮。
黎尹兩人走入房內,落座。
黎易安問︰“听說昨日知縣請你過去了一趟?”
尹侃答︰“今日來是特意為了向首長提及此事。”
“以後莫要再稱呼首長,以防旁人听了生疑。”
“是,首長!”
黎易安滿臉無奈,轉而問道︰“知縣和你聊了什麼?”
尹侃一五一十道︰“說了些捐糧賑濟,防範瘟疫的話。听老父母的意思,是想讓我起這個頭。”
黎易安思忖道︰“這可是得罪人的事,給少了,知縣不滿意,給多了,縣里其他縉紳大戶不滿意。”
“這些年,每年都鬧災,官府年年勒捐,就算是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尹侃搖頭嘆息道。
黎易安听到這話,感覺有些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