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滋潤不滋潤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陶老弟的敢想敢干也是我羨慕不來的。”店主見黃川干巴巴的看著自己與陶江談話,還沒動筷,轉過話頭道,“先別說這些,這面要趁熱吃,冷了就不香了!”
“對,黃兄弟快嘗嘗這海鮮面的鮮香!”陶江熱情招呼著,又與店主道,“林老哥,要是現在無事,坐下來和我們聊聊,最近新鄉鎮有何市井消息。”
“新鄉鎮就這麼大,有任何風吹草動,你們這些住在周邊的人怎會不知。不過,我的確听說了一些小道消息,可能你們還未耳聞。”店主在陶江身邊找了張椅子坐下。
陶江急忙問︰“什麼消息?”
“前幾日,鎮上一群青年干部來我這吃飯,我听他們閑談說要在鎮上開一家工廠,至于是什麼工廠,我那時太忙,沒听清。”
“這是好事,要是真在鎮上開工廠,到時候鎮里也會更加熱鬧。”
“可不是,我就怕那群青年干部隨口胡謅,到時候空歡喜一場。”
工廠、干部等詞乃宋洲特有,黃川來了一年多,才逐漸弄清這些詞匯是何含義。
和安南百姓對待官府的謹小慎微不同,第一批到此的漢人要隨意的多,畢竟他們沒有被宋洲士兵拿刺刀威嚇過。在宋洲這種和和氣氣的氛圍中,漢人移民很難感受到嚴苛律法的束縛,社會風氣相對開放。
就在幾人閑聊時,只見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人快步走下樓梯,不吭一聲,沒有理會坐著的三人,徑直往店門口走去。
店主板起臉,叫住少年人,問道︰“這是怎麼去哪?”
少年一臉不耐煩道︰“準備去學校,和張家老二約好了。”
店主叮囑道︰“記得早點回家,可別忘了時間。”
“知道了!”少年敷衍的說完,便閃身離開。
店主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向陶黃兩人道︰“家中小子一貫如此,兩位,莫要見怪!”
陶江見怪不怪道︰“這小子脾氣還是這麼臭,如今也有十五歲了吧,林老哥,你打算如何安排這繼子的前程?”
店主嘆息道︰“現在難以管教了,讀書又天資愚笨,且由他在鬧騰一陣,等再過兩年,為他說門親事,以後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陶江想起幼弟在學校參加軍事訓練的趣聞,他向店主建議道︰“我幼弟曾來信講,言軍中是最磨練人的地方,林老哥為何不將這小子送去軍中。”
“當兵,這恐怕……”這個時代,百姓私下將兵卒稱作丘八,可見社會地位是多麼低下,而且惡兵有時和賊沒有區別,實在難能給人一個好印象。
陶江知道店主誤會,急忙解釋︰“在宋洲當兵,可與別處不同,一站一坐皆有規矩,林老哥可曾听說宋洲士兵有殺人放火,勒索百姓錢財的行徑?我听聞在宋洲當兵糧餉每月足額發放,有功績能授軍功田,退伍了也有生活保障。”
為了加強自己一番話的可信度,陶江又向黃川求證道︰“我曾听說宋洲士兵乃仁義之師,在外征戰從不濫殺無辜,黃兄弟從安南來,應當是見過吧?”
黃川本想安安靜靜做個吃面听眾,卻不想被陶江問到了這個問題。他努力回想自己當初給宋洲士兵俘獲時的場面。凶神惡煞的目光,明晃晃的刺刀,是他揮之不散的陰影。
今日承了陶江的情,吃了他的一碗面,黃川實在不想說些掃興話,只得顧左右而言他︰“見過自然是見過,軍容威武,非安南軍武能比。”
店主喜道︰“若真如陶兄弟所說的那樣,我得好好與家中娘子商量一番。”
“要與我商量什麼?”一盤著發髻、身穿絹布衩領長襖長裙的婦人,抱著一個裹著小襖、粉雕玉琢的幼童走下台階。
走至近前,婦人向兩位客人行了個萬福禮,店主連忙向娘子提及陶江的建議。
婦人听完,說道︰“待他回來,我與他講,這事相公你莫在操心。”
“我省得!”店主點頭道。
婦人雖是寡婦,但做事干練,性格潑辣,被店主娶進門後,為其生下一子,從此店主就被其拿捏住。
見店主如此懼內,陶江不由得暗自偷笑。
“陶家叔叔好久不見不來鎮上,今日來,是為了何事?”婦人好奇道。
陶江听此,不得不重新講了一遍原因。
婦人夸贊道︰“陶家叔叔真是好膽魄,這樁生意若成,往後恐怕要日進斗金。”
陶江笑道︰“那得借嫂子吉言了!”
“一切全憑叔叔的本事,若是事成,我這番話挺多是錦上添花。難得今日叔叔有時間來此,以後去了玉泉谷,只怕難有機會再嘗林氏面館的味道,相公,你還不去多做幾個菜,與兩位好好喝幾杯。”婦人大度道。
店主激動站起,笑道︰“我听娘子的,這便再去燒幾個菜。”
有了婦人的應允,店主添完菜後,立即與陶江把酒言歡起來,就連黃川也被兩人勸了幾杯酒。
~~
吃好酒,離開面館時已過未時,黃川這才想起來新鄉鎮的目的。
在與陶江告別後,黃川快速前往市集,采買完所需的物資,急匆匆趕著挽馬,要在天黑前返回村中。
微風拂過青翠的麥苗,傳來一片細細的沙沙聲,一望無際的綠野綿延至遠處的山腳。
看著眼下一方景致,回想起陶江與面館店主,黃川忽然發現每個人的生活追求並不相同。
生活在安南時,自己和村中的其他人一樣,最大的心願是吃飽肚子。為了達成這個心願,大伙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勞作,根本看不到一種名為“希望”的東西。
來了宋洲,大伙分得土地,能吃飽穿暖,心願也就變了。有人想娶妻生子,有人想建造大房,有人想家財萬貫……每個人的心願不一,原來是一種名為“希望”的東西在作祟。
自己現在有田了,開始盼著牛羊。就如店主有面館了,開始盼著名動太寧。也如陶江兄弟有田有牛羊了,開始盼著籌建酒莊。似乎每個人都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