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諸武將大臣噤若寒蟬,而皇帝金哀宗詢問大臣的聲音中,隱約听到有顫音。
他問道︰“城南的柴潭南岸新到的敵軍,確系宋軍?”
駐蔡州南面的防御長官烏古論鎬沉聲道︰“是的,正是宋軍!”
見大家還有萬一的希望望著他,他不得不說道︰“他們的旌旗、盔甲,都比蒙古軍要齊整,鼓號節奏也與蒙古軍大不一樣,他們身穿緋、紫兩色的號衣,蒙古人哪有這樣的軍衣,確系宋軍無誤!”
所有人的情緒都低落下來,金哀宗澀聲道︰“啊,啊……真的是宋軍啊!”
烏古論鎬又拋出一個驚人的消息道︰“宋軍有大批糧食,正運往蒙古人的軍營!”
“什麼?”完顏仲德驚叫道,其他人的臉色也不好看。
金軍守蔡州,軍糧不敷使用,但他們清楚,城外蒙古軍的糧食情況比他們更糟糕。
蒙古軍正軍有正軍六萬,簽軍六萬,共十二萬大軍,日費糧食浩大,而中原地區由于多年戰亂,人口嚴重下降,根本沒有糧食,想吃糧得從黃河流域運來,效率極低。
金軍撐不住,蒙古軍則將更快地斷糧,這正是術士武亢說明年正月十三日,城外無一人一騎時,金人多判斷蒙古軍由于斷糧而撤兵。
如今宋軍為蒙古人接續糧食,他們有了補給,“明年正月十三日,城外無一人一騎”何解?
想到另外一個可怕的答案,金朝君臣們毛骨悚然!
原來,蒙古人不怕斷糧,是他們別有所恃。
沒錯,今天春天,蒙古使節王脎來到襄陽,與南宋商議夾攻蔡州,“且求兵、糧”。
如今,宋軍忠實地履行了這個約定。
有糧在手,蒙古軍情緒穩定,而金軍形勢大劣,他們只有打醒精神,去迎接那即將到來的血戰!
……
宋軍的到來,讓蔡州圍城的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是說蒙古軍少了二萬援兵和糧草,就一定無法攻克蔡州,最直接的影響那就是激發了雙方的爭勝心,即究竟是塔察兒的黑色馬尾 ,還是繡著“忠順”大字、垂著火焰旗腳的宋軍大旗,哪一面率先插上蔡州的城頭?
這關系到兩軍、兩國的顏面,由不得大家不努力!
問題︰誰能成為蔡州先登?
蒙古人給出的賞格是︰士兵先登,升千戶官,賞一千只羊!所部軍官連升三級!
忠順軍給出的賞格是︰士兵和低級軍官先登,一概升為“郎”官,即最低也是個“承信郎”,中高級軍官則連升三級,另有銀錢等重賞。
自宋軍到來,蒙古軍一改數月來的懶散作風,全力加速建造攻城器械︰“斫木之聲,聞于城中,城中大恐!”
而宋軍更是如此,日夜開工,打造攻城器械。
完顏仲德登高觀望,只見南邊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宋軍燈火之光也。”
仲德心驚不已,即下令加強騷擾,不讓宋蒙軍隊這麼順利。
可是,蒙古軍圍城數月,也不是一昧吃稀飯的,他們被金軍騷擾得多了,就繞城築起長圍,用深溝厚壘把城奏圍起來,金軍想要騷擾,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忠孝軍元帥蔡八兒打算趁宋軍初到,立足不穩時出擊,夜間他率領三百忠孝軍的勇士,越過西面長圍,直趨南面宋軍營盤,然而,宋軍防守嚴密,營外皆設有鹿岩,還點著篝火,牽狗巡邏。
蔡八兒稍一接近,狗只即叫,引起宋軍警覺,無論忠孝軍如何放箭、吶喊,宋軍始終不亂。
甚至忠孝軍有人用蒙古語喊話,以制造蒙古軍攻打宋軍的架勢,可是宋軍沒有上當。
蔡八兒遂不敢上前突擊,令士兵向宋營里放箭,騷擾半夜後自行撤退。
宋軍則一直堅守營盤,有人想要出擊,但西面是蒙古軍駐地,不好上前,只好呆在營內舉盾牌防止中箭,舉高半夜,十分辛苦。
天亮後,蒙古人知曉忠孝軍去劫忠順軍的營地沒有得逞,遂相信兔花忒所言“宋軍能戰”是事實,因為忠孝軍多次夜襲蒙古軍,是有點收獲的,造成了蒙古軍的損失。
孟珙約談塔察兒,雙方嚴密劃分進攻地段,防止金軍在兩軍的接合部乘隙突圍。
宋軍負責蔡州城的東、南兩面攻擊,包括城南的柴潭,蒙古軍負責蔡州城的西、北兩面,大家各守方向,以石頭劃出區域,宋軍不得進入蒙古軍的防區,蒙古軍也不能進入宋軍防區。
並且兩國成立聯合作戰指揮小組,定期開會,相互溝通,避免一軍猛攻時另一軍在放假的事情發生,從而不能給予蔡州城最大的壓力。
還成立了聯合巡邏隊,兩軍各出人馬,聯合在接合部處巡邏。
對于這種區域劃分,忠順軍中並不完全滿意,他們認為忠順軍的壓力不小,兵力不如蒙古軍多,且朝廷禁軍只顧運糧,在後面看熱鬧,當忠順軍千辛萬苦地攻下城池,只怕他們就急著前沖來搶功勞。
孟珙說道︰“我們忠順軍從來不怕打硬仗,越是關鍵時刻,越是頂得住,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順利攻下蔡州,並且先登一定是我們忠順軍!”
他充滿信心,微笑道︰“不信,我們來賭一賠二,如果是蒙古人先登,我賠你們一百兩銀子,如果是我們先登,你們只輸五十兩銀子給我就成了!”
“嘿,都統制又想來賺我們的銀子!”軍官們才不會與孟珙賭呢,十賭九輸,贏的都是孟珙。
如此一來,孟珙淡定,大家就充滿了信心,摩拳擦掌,磨亮兵器,人人請戰,誓要成為蔡州先登!
為了達到達到目的,第一軍劉全指使年輕一輩中孟珙最看中的孟小七去給孟珙送禮︰十壇香辣牛肉醬和十壇各類臊子。
孟之祥有了自家產業,確實帶來不少好處,他這次隨軍出征,就自已花錢買了不少香辣牛肉醬和壇裝臊子,見人就派。
孟珙收下了禮物,說你侯著吧!
其余諸人沒有孟小七的禮物,只能送請戰書,一個比一個夸張,有的是用羊血寫的血書,有的不知道什麼血寫的血書,個個都說是自己割手指頭寫的血書,孟珙一看就知道不是人血,無奈搖頭。
第六軍派出史志超來作說客,他見到孟珙,憋了半天,勉為其難地道︰“俺家統制叫俺來,說要是給第六軍作先登部隊,俺就負責找俺叔(史嵩之)去給俺們爭取多三到五成的補給!”
孟珙失笑道︰“朝廷公器,史太尉豈會私相授受!”
最終,他召六軍統制來,言你們都是我兄弟,我給誰當先登都不好,這樣吧,抽簽,听天由命!
于是眾人當眾抽簽,結果第三軍與第六軍抽中當先登部隊,兩軍統制官賀順和雷去危欣喜若狂,其余四個統制官哭喪著臉,直說回不去營地了,因為抽簽失利,被部下們拒絕進營!
監軍陳貴誼在旁冷眼旁觀,回到自家帳中,他在發往進朝廷的奏折上用了太史公一般的抒情概嘆手法,說忠順軍求戰心切,軍心熾熱,預言攻下蔡州如秋風掃落葉,克日可待矣!然後又言皇帝文治武功,胸有大略,決勝于千里之外,更贊樞密院諸相公運籌有方,舉薦人才得當。國家上有明君,下有忠勇之將,曠古絕今雲雲。
陳貴誼一口氣飛快寫完,自己讀了一遍,也覺得文采斐然,言辭豪邁。當下十分滿意,一面忙著謄錄,一面喊隨從進來,交代以快馬四百里加急遞送臨安。
他有朝廷布置的任務,前線之事是五日一報,軍務緊急時隨時報送,現在是例行報送。
剛才在帳內抽簽時陳貴誼老成持重,但回到帳內,他也飄了,他清楚很多宋軍不敢野戰,而忠順軍與他們大不一樣,看來是取勝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