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從揍崇禎開始

第78章 想過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陳三十一2 本章︰第78章 想過嗎?

    代善現在有點慘。

    但比起其他死掉的人,他也不算太慘,僅僅是被爆炸炸飛的城牆一起帶飛,然後落下來時,被砸斷了一條腿和一只手而已。

    陳秋過去,看了看,腿還好,只是斷了,斷的也不算太嚴重。

    就是那條手……用腰間的刀鞘挑了挑代善那僅剩一點皮肉牽連著的斷臂,陳秋有點遺憾的說︰

    “破城前說,要給你一個千刀萬剮的。

    以你的身板,來一個手藝好的可以割你三千刀,但現在缺了一條腿和一條胳膊,最多只能割2000刀了。

    如果找不到手藝好的,可能1000刀都割不到,可惜了!”

    代善臉色有點發白,流血流多了,可能腑髒也有點受傷,咧著嘴笑時,牙縫里都是血。

    “來,老夫也想嘗嘗自己的肉是什麼味道,先割的那幾刀,讓老夫自己嘗嘗!”

    陳秋抽出長刀,直接就在他胳膊上削下一塊皮肉,放入他口中,淡淡的問道︰“滋味如何?”

    沒想代善竟嚼了嚼,咽了下去,然後大笑著說︰“很有嚼勁,看來老夫這些年練的武藝沒有白費!

    你要不要來一塊試試?”

    陳秋搖頭︰“我吃不慣人肉,所以算了!

    現在給你兩個選擇。

    降了,給你把腿接上,手斷的太狠就接不上了,鋸了吧!

    我醫術不錯,幫你看了看,腿接上後,你還能正常走路,就是有點跛!

    如何?”

    代善斜著眼看他︰“第二呢?”

    陳秋知道了他的選擇,但還是說道︰“割三千刀,刀刀不致命,不割完最後一刀,絕不讓你咽氣!”

    代善用僅剩的那只手擦了擦嘴角浸出來的血沫,咧著嘴笑著說︰“我選第二條,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撐到3000刀不死!”

    陳秋嘆了口氣,手里長刀輕揮,抹過了代善的咽喉,老頭眼中露出一絲嘲諷之意才咽的氣。

    “給他弄個棺材!”陳秋卻沒跟他置氣。

    看著士兵把代善的尸身抬出去,崇禎在他身後說了一句︰“還以為,你真的要將他凌遲3000刀!”

    陳秋抿了抿嘴︰“此人雖是奴酋之一,但氣概還不錯,沒有必要如此折辱他!

    既然他不想活,送他一刀也就是了!”

    崇禎卻有點可惜︰“一個奴酋,這種死法,算是便宜了。

    沒有這些建奴,大明不至于潰爛如此!”

    陳秋听了這話,撇了他一眼,有點失望︰“從一開始到現在,教你那麼多,還以為你學會思考了,現在看來顯然還不會。

    把你逼的吊在歪脖子樹上的是李自成,並非建奴。

    女真人區區這點人馬,不至于讓一個大明崩潰。

    大明是根子上爛了!”

    崇禎這個時候卻有著自己的堅持︰“若不是建奴在遼東造反,便不會有遼餉。

    若沒有這些遼餉,便不會攤派到百姓頭上。

    如此也不會有這麼多百姓造反,更不會有剿餉,練餉。

    如此三餉壓在百姓頭上,這才是李自成等八大寇造反時從者如雲的原因。

    可不征不行啊!

    國庫沒錢,不征餉,遼東兵便會鬧餉!

    若沒建奴,便不會有這後來之事,更不會因征餉而遍地反民!

    若沒有從賊的百姓,李自成也沒有能力攻破京城!”

    這話一听感覺頗有道理,事實真的如此嗎?

    但其實,大明的稅賦真的很低。

    真的是三餉的原因嗎?

    其實陳秋知道,三餉,到了清朝以後,也一直在征,在歷史上,從清朝立國到清朝滅亡,都一直在征三餉!

    為什麼?

    因為明朝的稅率太低了,根本養活不了一個國家,如果全部按照大明的稅率來征稅,清朝也撐不過人口大爆發的那兩百年。

    “大明這麼大一個國家,人口超過一萬萬,竟奈何不了女真人這區區二三十萬人!

    說到底,還是自身出了問題!”

    陳秋看了他一眼,認真的說。

    “作為一個皇帝,你要明白稅收是國家的命脈。

    不是有什麼好文臣好武將,而是國家首先要有錢。

    國家的錢就是命脈,也就是說國家的稅收就是命脈。

    說起稅收,我就想罵人!

    大明的稅率都低到這程度了,你們還收不齊,簡直是太可笑了。

    洪武年間至正統年間,朝廷稅收大致在1500至2200萬兩。

    土木堡之變後,軍隊戰力嚴重不足,朝廷對地方的管理有心無力。

    地方官員豪強開始圈佔土地,軍戶逃亡嚴重,軍事中心由中央變為邊防軍。

    于是,正德年間稅收只有600至800萬兩。

    到了嘉靖年間,北方和南方同時遭到攻擊,稅收更低,全年稅收不會超過400萬。

    並且邊防軍開始出現拖餉,軍力嚴重下降,無法抵御蒙古軍隊。

    隆慶年間,北方安定,稅收有所增加,萬歷張居正改革,在發完百官俸祿以及邊軍軍餉之後,國庫還年余400萬。

    以後兩朝穩定發展,才撐得住後來的萬歷三大征。

    否則拿什麼打仗?

    天啟年間還好,有個魏忠賢負責征稅,朝廷還有些銀子進行結余。

    國庫還不算空。

    可到了你上台,一年稅收多少你比我清楚,就算加上三餉,一年稅收也就在800至1000萬之間。

    百官俸祿去了一半,邊軍軍費去了一半,遼東再去了一兩百萬。

    說句難听的,去掉三餉加派,你算算一年稅收能拿多少?

    最多四五百萬兩銀子稅收。

    一個國家,一萬萬多人,一年稅收才四五百萬兩銀子?

    如果你不知道其中有什麼問題,那只能是貽笑大方。

    張居正清丈全國土地時,記錄在冊有七萬萬八千六百萬畝,應收2,500萬石糧食!

    以一石糧食粗以一兩半銀子算,國庫應該歲入3,700萬兩銀子。

    就算價格再低,以一石糧食一兩銀算,也應該有2,500萬兩銀子歲入!

    這就是為什麼張居正在位時國庫有盈余的原因。

    這還沒有算三餉加派!

    到了你手上呢?

    光是按耕地收稅,就應收2,500萬兩銀子,但你收到手里,卻是實收四五百萬兩。

    也就是說,最起碼有2,000萬兩銀子的應收農業稅沒有收到位。

    還有商稅,鹽稅,礦稅,以及丁稅。

    光是丁稅,也就是人頭稅這項不應該存在的稅種,在這人口超過一萬萬的國度里,就不應該只收到四五百萬兩銀子。

    還有鹽稅和礦稅都是大頭,就連大明剛立國十五稅一的商稅,到後來皇帝們改成了二十稅一,到了你,改成了三十稅一!

    就算這樣,如果把這些稅收全部收齊,無有遺漏,一年少說也得一萬萬兩銀子!

    如果真的認真收,一萬萬五千萬兩銀子甚至兩萬萬兩銀子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再不濟,五千萬兩銀子還是要有的吧!

    可是呢?

    到頭來一個國家,一年稅收四五百萬兩銀子,連江南的一個土財主家里都不止這麼多!

    這是為什麼?

    你想過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從揍崇禎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明末︰從揍崇禎開始第78章 想過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從揍崇禎開始第78章 想過嗎?並對明末︰從揍崇禎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