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淨土,烏雲密布。
滾滾雷音回蕩在天際,無論是祥瑞玉獸,亦或者菩薩羅漢,皆垂首匍匐,不敢動彈。
只能听到那憤怒的咆哮。
“本尊就該一掌拍死那頭孽畜!!”
大雄寶殿上,往日寶相莊嚴的佛陀,已然失了平靜。
周身那平和的佛光,竟也壓不住 那暴戾的情緒。
那頭白狼,竟然給他下套?!!
當日在大雄寶殿內,白狼向 提出三問。
佛陀考慮到武悠舌戰群僧時,表現出來的驚人辯才,而白狼又算是武悠之師,辯論之才只會更強,不會更弱。
萬一 回答時,出現了什麼漏洞,很容易被白狼揪住痛腳,追問不休。
再加上 確實沒有把握,給出完美的回答。
索性閉口不言。
這並非是直接放棄辯論,同樣是一種佛機的體現——
世人有無窮無盡的問題,佛會給予大部分答案,卻總有一些問題,不會給出回答,而是沉默以對。
是因為佛不懂麼?
當然不是。
佛說︰這些問題對于凡人來講,太過空泛,即便搞懂也不會有任何益處,反而容易引導他們走上歧途——
恰如一人中毒箭,毒素正在蔓延,他卻不去解毒,反而追尋射箭之人的身高體重發色、射出這支箭的弓用的是什麼材料、這支箭的箭羽來自哪一頭鳥獸……
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去尋求如何脫離苦海,反而追尋這些空泛的、無窮無盡的問題,只會走向滅亡。
佛陀也是這個打算。
先沉默以對,等事情流傳開來,世人都在追尋巡天三問的解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