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英靈的我只能親自下場

第二百零九章 心佛之宗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芋泥貓貓茶 本章︰第二百零九章 心佛之宗

    靈山淨土,烏雲密布。

    滾滾雷音回蕩在天際,無論是祥瑞玉獸,亦或者菩薩羅漢,皆垂首匍匐,不敢動彈。

    只能听到那憤怒的咆哮。

    “本尊就該一掌拍死那頭孽畜!!”

    大雄寶殿上,往日寶相莊嚴的佛陀,已然失了平靜。

    周身那平和的佛光,竟也壓不住那暴戾的情緒。

    那頭白狼,竟然給他下套?!!

    當日在大雄寶殿內,白狼向提出三問。

    佛陀考慮到武悠舌戰群僧時,表現出來的驚人辯才,而白狼又算是武悠之師,辯論之才只會更強,不會更弱。

    萬一回答時,出現了什麼漏洞,很容易被白狼揪住痛腳,追問不休。

    再加上確實沒有把握,給出完美的回答。

    索性閉口不言。

    這並非是直接放棄辯論,同樣是一種佛機的體現——

    世人有無窮無盡的問題,佛會給予大部分答案,卻總有一些問題,不會給出回答,而是沉默以對。

    是因為佛不懂麼?

    當然不是。

    佛說︰這些問題對于凡人來講,太過空泛,即便搞懂也不會有任何益處,反而容易引導他們走上歧途——

    恰如一人中毒箭,毒素正在蔓延,他卻不去解毒,反而追尋射箭之人的身高體重發色、射出這支箭的弓用的是什麼材料、這支箭的箭羽來自哪一頭鳥獸……

    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去尋求如何脫離苦海,反而追尋這些空泛的、無窮無盡的問題,只會走向滅亡。

    佛陀也是這個打算。

    先沉默以對,等事情流傳開來,世人都在追尋巡天三問的解釋時。

    再站出來,表示追尋這些問題沒有意義,體現出自己的遠見與境界,不僅可以完美解釋當初為何沉默,也能收割一波崇敬。

    結果……

    還沒來得及找人問自己為何不回答。

    就被白狼搶先一步,給巡天三問下了定義。

    這三問本就不是為了追尋答案。

    而是問心之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思考的時候,便是照映本心的過程。

    只要恪守本心,無論答案是什麼,都沒有任何錯誤。

    這話一出,所有猜測過巡天三問答案的人,都舒服了。

    唯有沉默的佛陀,垃了。

    面對問心之言,就連路邊乞丐都能給出自己的答案。

    號稱“覺悟之人”的佛陀,卻啞口無言?

    “什麼問心之言……”

    “分明是誅心之言!!”

    此時,心頭無比後悔。

    天師洛相走後,若是舍卻顏面,直接一掌拍死那孽畜,縱然會折損名聲,樹敵無數……

    也比現在要好。

    不但狼跑了,名聲也沒了!

    不,如果能更早一些意識到這頭白狼的威脅,在它揭發陰江水神案的時候,直接出手將其滅殺。

    就沒有後續這麼多麻煩事了。

    只可惜,即便是佛陀,亦沒有後悔藥可吃。

    畢竟,白狼已成氣候。

    不僅自身實力達到六階,更與道門、朝廷關系密切,就連天師洛相這種八階大能,都願意專程趕來當背景板。

    忌憚天師洛相,不敢離開靈山,親自追殺白狼。

    派遣那些菩薩,又未必奈何的了它。

    最後的機會,已然從手中溜走。

    面對白狼的誅心之言,也只能選擇沉默,自咽苦果。

    ……

    佛門面對世人的悠悠眾口,選擇保持沉默。

    佛陀同樣不予回應,坐在靈山淨土,舌綻雷音,日夜誦經。

    似乎超然物外,不在意世人之言。

    但是……

    江賀顯然不會就這麼算了。

    浪潮已然掀起,豈會如此輕易結束?

    自然是乘勝追擊,狠狠地打擊佛門聲望,掠走佛門的信眾基礎,使已經跌至冰點的佛門局勢,徹底破冰,墜入深淵!

    至于窮追不舍,是否會讓佛陀惱羞成怒,直接掀桌子……

    當然不會。

    江賀行事看似激進。

    實則無比清楚佛門的底線,始終在佛門紅線的邊上蹦迪,從來不會逾越半步,更不會去主動踩雷。

    信眾基礎?佛門風評?佛陀聲望?

    誠然,佛陀會因為這些事情憤怒。

    對于妖佛之宗來講,信眾越多,借機煉制人皮、食人養氣的機會也就越多。

    按照金字塔結構,越多的底層僧眾,代表高品質的牧畜也就越多。

    擺在佛陀面前的食材,自然更加豐富,積累實力的速度也就越快。

    可也僅限于此。

    佛門聲名狼藉、信眾極大縮減。

    對于位于金字塔頂端的佛陀來講,其實只是顏面受損,並少了幾分口舌之欲罷了。

    的實力早已抵達瓶頸,吃多吃少都無所謂。

    只要忍住臉痛。

    大不了龜縮百年、千年。

    等到世間牧畜換了一茬又一茬,這事情自然也就揭了過去。

    到時候,佛門依舊是佛門。

    惱羞成怒,于是血濺五步?

    只有一無所有的匹夫莽漢,才會做出這般抉擇。

    不過是一群牧畜的信仰罷了。

    真的在乎麼?

    “你視若草芥的一切,卻是他人的珍寶啊……”

    江賀輕嘆。

    昔日佛門打下的萬世基石,實在穩固,即便各地頻出丑聞,依舊有許許多多的向佛之人。

    更不要說,世間有太多曾受佛門恩惠,並不知道其暗藏的齷齪,發自內心的信賴佛門的修士、甚至宗門。

    只是因為事實勝于雄辯,他們理虧,所以沉默不言罷了。

    並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未來的百宗滅佛之戰里,即便百宗拿出照妖鏡,他們依舊固執的認為此乃污蔑,為佛而戰,引發動蕩。

    即便江賀是布衣巡天,將妖佛之宗的事情說出來,他們是否會相信,依舊是個未知數。

    “這是極大的潛在隱患。”

    “且不說,他們本身是禮佛之人,不過是被妖佛蒙蔽……”

    “如果不能改變他們的意志,若我未來要剿滅妖佛,他們將會成為阻力,使得波及更大、傷亡更多!”

    “那些追隨我的渡者,總不能戰勝了妖祟,卻因這些人族而戰死吧?”

    江賀顯然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縱然現在實力不足,也可以利用佛陀的輕視,削減佛門的潛在力量。

    同樣,也算是將這些誤入歧途的人,救出苦海,拉回正途。

    至于方法……

    話事人都已經準備好了,這不趁機搞個新佛宗?

    ……

    卻說江賀欽定的新話事人武悠,正打算剃度受戒——

    此前,他雖然一直在鑽研佛學,卻並未真正剃度出家,連法號也沒有。

    如今他從靈山取經歸來,得到佛陀認可,算是正式成為佛門的一員。

    即便不去寺廟,而是在江賀左右修行。

    也打算正式剃度,皈依三寶,並請江賀這位實質上的授業之師賜予法號。

    可當武悠提起這件事情的時候。

    江賀卻果斷拒絕。

    “你可以皈依佛法,我也可以為你賜予法號,但是,沒有必要剃度受戒。”

    武悠懵了。

    要知道,佛門受戒並非是剃個光頭那麼簡單。

    受戒也代表出家之人,接受了那些繁復的清規戒律,願意一心追求佛法,不被紅塵俗世所擾。

    誠然,這些戒律非常嚴苛,卻也能時時刻刻提醒出家之人,不要走錯了道路。

    “大人,如果不持戒,又怎麼提醒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靜心鑽研佛法呢?”

    “世上的僧人都曾受過戒,可他們並未認真鑽研佛法,反而常常走錯道路……在他們行惡的時候,這些嚴苛的清規戒律,又有什麼用呢?”

    江賀嘆了口氣,認真說道。

    “重點不是戒律,而是向佛之心。”

    “要知道,剃度、持戒,這種形式上的做法非常容易,誰都可以做到。”

    “但是,想要戒除心中的七情六欲,卻極為困難。”

    “與其為了修佛,追求什麼清規戒律。”

    “不如全心全意的去修佛。”

    “哪怕不剃度、不出家、遇到動心之人娶妻生子、遇到為惡之人動了嗔怒,同樣不影響�禳@胺鴟 !br />
    “等到你領悟了佛法真意,大徹大悟,所謂清規戒律,不過是在描述你的言行罷了。”

    【攜萬卷經,自靈山歸。】

    【武悠醉之,欲剃度受戒,皈依佛法。】

    【你勸之︰皈依佛,勿受戒。】

    【武悠惑︰不持戒,何修佛?】

    【你嘆言︰此世僧,受戒出家,仍行惡,戒何用?】

    【行戒易,心戒難。】

    【為修佛,而持戒,本末倒置。】

    【皈依心佛,縱無戒,不出家,亦修佛。】

    【待得道,戒自成。】

    【武悠悟,遂棄戒,修心佛,號悟憂。】

    【天師听聞,贊言︰此法門,不出家,不持戒,修心法,人人皆可,度化天下,功德無量。】

    【遂令門人仿之,重心性,不重戒。】

    【世人皆贊,信眾喜之,紛紛效仿,不持戒,亦于家中修佛,稱弟子。】

    【效仿之人愈多,為作區別,以心佛法,為心佛宗。】

    道門天師曾與江賀論道,對他的道學造詣贊不絕口。

    雖身份實力有所差距,亦引為知己。

    听說江賀跟武悠討論的內容後,更是深以為然——

    道門跟佛門類似,同樣有諸多清規戒律。

    這些戒律約束著門人,督促他們向道修行。

    但問題來了。

    無論有再多清規戒律,依舊會有人控制不住欲望,作奸犯科。

    反倒是戒律本身,經歷了悠長歲月,即便只是偶爾修繕,也已經變得極為復雜臃腫。

    細分下來,足有成千上萬條!

    這麼多戒律,許多道人背誦都要許久,又如何能起到督促之效呢?

    道門天師剛好借此機會,做出改變。

    不是直接刪除所有戒律,而是提出了新的理念。

    重心性,不重戒。

    戒律是死的,人是活的。

    如果是無意行事、或是情有可原,酌情過後,可削減甚至不予懲罰。

    假如心性有誤,縱然偷了戒律的漏子,亦當重罰。

    至于判定之人,理當是德高望重之人。

    倘若有不服之處,可向上匯報,由天師親自決斷。

    道門改革,眾多道人舒服了,給江賀連連點贊。

    世間那些禮佛之人,同樣心動了。

    說到底……

    人生而有欲。

    願意看破紅塵,放下一切,出家修佛的人,確實虔誠。

    可那些放不下紅塵,眷戀家室的人,難道禮佛之心就不虔誠了嗎?

    難道他們就不算修佛了嗎?

    事實上,這一類俗家弟子,才是真正的大眾信徒。

    是佛門真正的基石。

    江賀提出的心佛之法,無疑契合了他們的心境。

    他們認同心佛理念,發自內心的認為,就算不持戒、不出家,只要心存善念,虔心修佛。

    同樣擁有成為覺悟者的機會。

    再加上,提出心佛之法的是顧巡天。

    他作為大洛頂流,百宗之友,天師、洛帝都極為推崇的人物,近乎是當今天下的zzzq。

    這些向佛之人,先前由于佛門接連的丑聞,只能低調禮佛,不敢冒頭,生怕被噴。

    如今終于看到了機會,主動投入顧巡天門下,宣稱自己是心佛弟子。

    什麼?你噴佛門太爛?

    拜托,爛的是靈山佛宗,跟我們心佛弟子有什麼關系?

    我們也崇拜顧巡天,我們是一路人!

    而且,投入心佛,也不影響他們的禮佛之心。

    要知道,世間第一位信奉心佛之法的人,乃是在靈山雷音寺里,舌戰群僧,駁倒了所有菩薩羅漢的開慧靈童武悠!

    連他都是心佛弟子……

    顯而易見。

    我佛正統在心佛!

    短短一兩年的時間。

    心佛便迅速壓過了靈佛,成為了大洛主流。

    除了靈山與佛寺,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見到自稱信奉心佛的弟子。

    至于靈佛弟子……

    靈山沉默、佛寺低調。

    僅有的那點俗家弟子,哪里還敢露頭?

    出門買柱檀香,都得自稱心佛弟子,才不會被人鄙夷。

    ……

    江賀用名為心佛的鋤頭,狂挖佛門的牆角。

    佛陀自然不會不知。

    在靈山雷霆大怒,怒上加怒,卻又無可奈何。

    打?

    白狼佔據天下大勢。

    罵?

    白狼剛來靈山踩了一輪。

    又能做什麼呢?

    直到靈山深處傳來聲音,才平靜下來。

    “寶象,無需動怒。”

    “心佛靈佛,皆是本尊,不過是一體二面罷了。”

    “這白狼再是推崇心佛,也是在為本尊散播榮光。”

    “待風平浪靜,你再以佛之名,收心歸靈便可。”

    “須知,吾等才是真佛。”

    寶象如來坐于高位,微微頜首。

    “沒錯,世人皆為牧畜。”

    “吾等才是真佛。”

    (本章完)

    http://oeiyouyinglingdehan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o.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沒有英靈的我只能親自下場》,方便以後閱讀沒有英靈的我只能親自下場第二百零九章 心佛之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沒有英靈的我只能親自下場第二百零九章 心佛之宗並對沒有英靈的我只能親自下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