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風風雨雨,並未影響到一行三人。
武悠不再糾結于旅途的終點,而是充分利用路途中的每一秒,誦讀佛經,思考其中的道理。
常常一沉默就是好幾日,直到某一刻,才恍然大悟,急忙與江賀交流感悟,又借機獲得新的領會。
江賀自然不必多說。
基于極高的道學造詣與豐富的人生經歷,鑽研佛學時,等同于獲得了【百倍經驗】的聯動天賦。
升級速度可不是武悠這種“早慧孩童”能媲美的。
反而是沿路佛寺收納的佛經太少,大多是重復的,即便住持不敢拒絕借閱的請求,他也只能拿到有限的典籍。
佛學造詣的提升速度,因而受限。
他們兩個都沉浸在佛學當中,顧月容自然也耳濡目染,閱讀了不少佛經。
甚至,她經歷了兩人整日論經的燻陶。
竟然在路過一間佛寺時,主動邀請住持討論經文。
佛寺住持自然很高興。
武悠的靈童之名,已然傳遍天下,不少佛寺住持被其駁倒,成了他的墊腳石……
堂堂佛門高僧,連一個九歲孩童都辯不過,自然是名聲掃地,顏面無光。
佛寺住持雖然突擊復習了一段時間的佛經。
可對駁倒武悠這件事,依舊沒有任何把握。
如今,這位跟佛門完全不搭的琴海宗大修,竟然主動挑戰他……這不是送上門來的台階?
他果斷答應,與顧月容論經。
雙方引經據典、談論佛理。
整整半日時間過去,才在顧月容的遺憾中結束……
明明武悠論經的時候,她在一旁看著,覺得挺簡單的,到了自己親自上場,怎麼就不行了呢?
殊不知,佛寺住持暗中捏了把冷汗。
他竟然差點被這個女人駁倒,成為真正的佛門之恥!
江賀則在一旁看的清楚。
“一路走來,這些妖僧的佛學水平也在逐漸上升啊……”
“是因為離靈山更近,接受了佛法燻陶?”
“多半是害怕丟人,所以才急忙鑽研佛經吧。”
想到這些妖僧臨時抱佛腳的模樣,江賀忍不住失笑。
這一路,不僅是在培養武悠這個真正的佛道種子,甚至還拉高了整個大洛僧人的佛學水平!
這般功德,佛陀不得給自己發一面錦旗?
顧月容遺憾、江賀好笑。
武悠心里,就只剩下了迷茫與困惑。
先前他勝過佛寺僧人時,心中並沒有太大波動。
畢竟,他整日沉浸在佛學當中,又得到顧大人的教誨,成長是循序漸進的。
但顧月容卻不一樣。
要知道,她對佛學並不感興趣,途中絕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游山玩水、彈琴奏樂上面。
這也是琴海宗妙法的修行方式。
她真正投入在佛學上的心思,並不多。
即便這樣,也能跟“高僧住持”討論經典,討論的有來有回?
這對少年的內心,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正當這時,昔日畫面在眼前浮現。
大人問︰“若世間僧人,都走歪了道路呢?”
“我學的不是這些僧人,而是佛法道理。”
伴隨答案在心中響起。
他動搖的佛心,再度穩固,困惑也隨之消散。
同時,他心底對于靈山淨土的向往,也在不知不覺間淡去。
如果靈山也是這般情況……
那麼所謂淨土,徒增笑爾,去與不去,又有什麼所謂呢?
然而,就在武悠心中開始質疑,靈山一行究竟有沒有意義的時候。
又是大人站了出來,為他堅定了信念。
“靈山,必須要去。”
“為什麼?難道看不到真經,就不能學習佛法;讀不懂經意,就永遠想不通道理?”
武悠困惑不解。
“世上能夠閱讀佛經,領會我佛真意的人,終究只是少數。”
“難道其他人就要永遠沉淪苦海,沒有覺悟的機會了嗎?”
“更何況,這些僧人日夜學習佛法,誦讀佛經,也不曾真正領會其中含義啊!”
他讀過的經文越多,思考的越多。
卻發現,自己不懂得也就越多。
“正因如此,靈山才必須要去。”
江賀搖頭道。
“那些僧人走歪了道路,不僅混淆了佛法真意,犯下的劣跡罪行,更是令世間那些與你一樣,一心禮佛之人感到迷茫。”
“你此去靈山,求取真經,不僅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為了那些迷茫之人——”
“由你來告訴他們,並非是佛法錯了,而是僧人錯了。”
“如此才能幫助他們破開迷障,理清道路。”
“否則的話,只會有更多的人與那些僧人一樣,走上錯誤的道路,永遠不會有醒轉的機會。”
一番長談過後。
武悠徹底醒悟過來,為何大人似乎不喜佛門,卻不曾勸阻他學習佛法,甚至盡心盡力的教導他。
原來是為了世間那些真正的禮佛之人。
恍惚間,他覺得肩頭一沉,前往靈山的念頭,也隨之堅定。
只不過,驅使他的動力,不再是對于靈山淨土的向往與崇敬,也不再是對于真經的追求……
而是發自心底的使命感。
……
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令武悠更加沉浸在佛學之中。
他甚至忘記了時間流逝、忘記了星辰流轉、忘記了腳下的道路。
不知過去多久,耳邊響起大人的聲音。
“我們到了。”
他驀然抬頭,直入雲間的巍峨山岳,已然近在眼前。
它近半隱于雲霧之中,隱約可見奇珍異獸破開雲霧,亦有天花灑落,似人間仙境。
這些都不及那似回蕩于天際,似雷音轟鳴的冥冥梵音,環繞著連綿山岳,晝夜不息,足以令朝聖者淚流滿面,叩首不起。
武悠曾經以為自己會拜倒在靈山腳下。
此時,他看著這巍峨山岳,內心卻無比平靜。
坦然邁步,踏入淨土。
【行路十年,世人亦苦等十年。】
【當�f翹テ懍櫓藎 錚 亮檣驕煌潦保 丫偈瀾災 ! br />
【道門天師听聞消息,騰雲而來,拜會佛陀。】
【大洛天子亦遣洛相至此,觀靈童問佛。】
【佛門本欲怠慢,得知此事,遂變臉。】
【佛陀以佛法衍化金蓮天路,遣羅漢踏蓮,將你們引入靈山,彰顯重視。】
從蠻州到靈州。
這條求經之路,走了整整十年。
武悠出發時,還是八歲孩童,抵達靈山時,已然成了十八歲的少年。
由于體內流淌的一絲巨人血脈,他身高已經近三米,三人走在一起,反倒是江賀跟顧月容看起來更像孩童。
如此漫長的路途,就像是鈍刀子割肉。
可把佛陀惡心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