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楊主任突然一聲輕喝。
    甦敏娟剛準備抬起的腿復又縮了回來。
    而陸科長和高主任夫妻倆,原本稍定的心重新又懸了起來。
    楊主任看著面面相覷的一對無恥小人,淡淡一笑道︰“還是我跟著一起去吧。”
    高主任知道他這是要單獨詢問當事人,以探究事情的真相,當然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于是趕緊接話道︰“楊主任,哪能勞您的大駕,畢竟是我們科的病人,如果不放心的話,還是我跟著一起去吧。”
    楊主任心中暗道︰正是因為有你從中作梗,我才不放心呢!
    當然了,這話是不好直接說出來的。
    正思索著該怎麼回話時,陸科長搶著說了。
    “這麼的吧,楊主任,您年紀也大了,跑上跑下確實沒必要。就讓張醫生和高主任陪著甦醫生一起去門診拿藥吧,如何?”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楊主任也不好再堅持,只能默認地點了點頭。
    一行三人剛剛走出病房。
    高主任就一反常態,陪著笑臉問張景︰“張醫生,你之前是不是治療過類似的病例?”
    張景搖了搖頭,如實告知︰“沒有。”
    “那你怎麼知道用這兩味中藥就一定會有效?”高主任詫異地看著他。
    張景不想跟她多費口舌,淡淡地反問了一句︰“高主任,請問您是中醫嗎?”
    高主任先是一愣,隨即搖了搖頭︰“不是啊,怎麼了?”
    “那您還是別問了吧,反正說了您也應該也听不懂。”
    雖然張景說的這話都用了敬語,但是話里話外,那種蔑視之意已經顯現得明明白白。
    于是高主任自討沒趣,只得怏怏地閉上了那張臭嘴。
    見到張景替自己出了口惡氣,甦敏娟心里忍不住直樂,差點兒就笑出聲來。
    剛剛那張梔子豉湯的方子,處方上總共開了三劑。
    中醫院自然也有自動煎藥設備,只不過,跟明德堂中醫診所一樣,需要五劑中藥起煎。
    如果是成人的中藥,又是一般常規藥量的話,三劑其實也能勉強煎得出來。
    但是這個方子里就只有兩味中藥,並且服用者是五六歲的兒童,加水總量及藥汁總量太少,三劑藥自然只能手工煎煮了。
    等到三人來到位于門診大樓的煎藥室大門時,高主任趕緊伸手一攔。
    “張醫生,不好意思,我們醫院煎藥室有規定,如果不是本院員工,不得入內。”
    張景點了點頭,對于這個規定,他並不陌生。
    不久後,高主任和甦敏娟便一前一後從煎藥室走了出來。
    走在前面的高主任手里捧著一杯藥汁,徑直端到張景的跟前。
    “張醫生,你再仔細瞧瞧,這次該不會有錯了吧?”
    甦敏娟走上前來,小心翼翼地幫著揭開杯蓋。
    張景雖然知道這一回應該不可能會再出錯,但還是認認真真瞅了瞅,又仔仔細細聞了聞。
    確定無誤後,微笑著點了點頭︰“挺好,煎藥火候也控制得很精準。”
    “那是必須的!不瞞你說,這個煎藥室的老王藥師是我老公的同班同學,當初一起入職的中醫院……”
    說到這里,高主任突然停住了。
    因為,她突然意識到,這樣一來,等于是明確告訴對方,自己和負責煎藥的藥師關系非同尋常。
    那麼這樣一來,自己豈不是有重大“作案”嫌疑了嗎?
    可是,她卻沒深入一步考慮到。
    好端端的一句話說著說著卻戛然而止,豈不更加顯得本人心虛,更有不打自招的意思嗎?
    張景倒是根本沒有理會這些,他的全部心思只在治療患者身上。
    不過,在場的甦敏娟這下子算是全明白了。
    難怪在她第一次取藥的時候,老王藥師表情有點兒怪怪的。
    原來貓膩在這兒!
    甦敏娟一直以來,對待工作還是比較認真負責的。
    當初覺得有點不對勁後,便多留了個心眼兒,沒敢貿然將煎好的藥汁遞給患兒媽媽。
    而是先請張景過目。
    果然不出所料,被人給掉了包。
    可氣的是,高主任的老公,醫務科的陸科長,不分清紅皂白,當著眾人的面,直接就給了自己扣除一月資金和績效工資,以及院內記過的處分。
    說實在的,扣點錢倒也沒什麼。
    但是記過處分是要全院通報批評的,到時在醫院公告欄那麼一張貼,自己以後的臉還要不要了?
    丟點兒臉都還算是小事,一旦背上這個處分,只怕以後想要晉升高級職稱得等到猴年馬月。
    甦敏娟越想越是氣憤!
    自己可不能吃了這個啞巴虧,為高主任背這個“黑鍋”。
    可是,高主任,特別是她的老公位高權重,自己又沒有確切的證據,怎麼才能證明是高主任和老王藥師相勾結的呢?
    自己人微言輕,往上說出去,會有人相信嗎?
    就算有人相信,會有人肯出頭替自己做主嗎?
    得,還是不要輕舉妄動,先看看事態發展再說吧!
    甦敏娟正胡思亂想著,不知不覺,已經回到了兒科病區616病床。
    高主任鄭重地將裝有藥汁的杯子交到患兒媽媽手中︰“這位女士,真的很抱歉,由于我們工作的失誤,耽誤了這麼長時間。這次的藥張醫生已經仔細檢查過了,不會有錯,請趁熱給孩子喝下吧。”
    張景走上前去,點了點頭,交待道︰“沒錯,您拿個杯子倒出三分之一的量,中藥有點兒苦,可以加點冰糖,也不用非得一口氣喝完。”
    患兒媽媽這才從高主任手中接過保溫藥杯,又取了一個干淨的茶杯,倒了約五十毫升的藥汁。
    然後又取出一個裝有碎冰糖的罐子,問道︰“張醫生,可以加多少糖?”
    張景淡淡一笑︰“這個無所謂,不要太甜就行。”
    “不會影響藥效吧?”患兒媽媽有些緊張地問道。
    張景搖了搖頭︰“不會,放心吧。”
    話雖這樣說,患兒媽媽還是很謹慎地只放了幾小塊。
    然後開始哄自己的兒子喝中藥。
    雖然听得出,這是患兒第一次喝中藥。
    不過,這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倒是出奇地听話。
    期間只是皺了皺幾次眉頭,便將五十毫升的中藥全部喝進了肚子里。
    當然了,其實這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畢竟,小男孩已經吃過好些天輸液打吊針的苦。
    相比之下,喝不多量的稍微一點苦味和難聞氣味的中藥,根本就算不得什麼。
    中藥服完後,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