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

第071章︰黃彪想拜師張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田夢頑 本章︰第071章︰黃彪想拜師張景

    听到這句稱呼,黃彪似乎全身一下子松快了許多。

    他快步坐到張景的對面,直接說出了自己的來意︰“是這樣的,張醫生,我剛剛仔細研究過你上午給開的三張方子,有些疑問,想當面請教你。”

    “請教不敢當,黃醫生,大家都是同事,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說出來一起探討探討。”張景謙虛道。

    黃彪顯然是有備而來,隨即從口袋中掏出一張折疊成方塊狀的A4紙。

    放在診桌上展開後,緩緩說道︰“張醫生,我看你給第一個小姑娘開的方子,方藥組成基本上是小青龍湯的原方。不過明顯調整了劑量,請問你是如何考慮的呢,不是都說經方必須原方原量,方能效如桴鼓嗎?”

    “經方用量本來就不必也不能拘泥原方。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記述的每首方子,劑量都是基本恆定的,並沒有區分男女老幼,這顯然不可能符合臨床實際情況。”

    “而且,按照今制換算,一兩等于15克的話,基本上劑量都偏大。”

    “更何況,如今面對的是一個只有三歲多的小姑娘,自然不能死守原方不變了。”

    黃彪听完,連連點頭,繼續問道︰“好的,我明白了。那第二個小男孩我看你開的方子,是在小青龍湯的基礎上加了一味葶藶子,我記得這味藥好像在攻逐懸飲之峻劑十棗湯中,加味應用的時候出現過,應該不屬于經方吧?”

    沒等張景回答,又連忙補充說︰“不怕你笑話,剛剛我翻看了《傷寒論》全部的方子,也沒找著葶藶子這味藥。”

    張景正色道︰“葶藶子大棗瀉肺湯出自《金匱要略》,自然也是經方。所以第二位小朋友,我給開的處方其實是小青龍湯合葶藶子大棗瀉肺湯,只是劑量上同樣有相應變化。”

    “哦,原來是這樣。”

    黃彪又用力點了點頭,接著詢問第三個病案。

    “前面兩個方子都能看出明顯的經方路數,可這第三個,我就真看不明白了。雖然有好幾味藥也是小青龍湯里的,但是,仔細對比一下,發現又不全是。張醫生,你能幫我解解惑嗎?”

    說完後,還指了指自己抄的處方︰炙麻黃3克,杏仁6克,生甘草6克,細辛3克,干姜6克,茯苓6克,五味子4克,姜半夏6克,厚樸6克。

    邊指邊說︰“我發現里面好象少了白芍和桂枝,卻又加了茯苓、杏仁和厚樸。”

    張景點了點頭︰“沒錯,這個方子嚴格來講不能叫小青龍湯,我的老師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小青龍變方。”

    “黃醫生,其實《傷寒論》小青龍湯方後有一段加減說明,不知道您有沒有留意到。上面寫著,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如此可見,仲景在運用此方治療時,是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相應加減,或者叫做調整用藥的。”

    “當然了,我的老師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並沒有完全照搬仲景的加減方法,而是靈活變通地使用。比如去桂枝對于咽部充血不適者容易加重癥狀,白芍酸斂陰柔,常常不利用胸部氣機暢達。故換成茯苓、杏仁和厚樸。”

    “哦哦哦。”黃彪又一次頓如醍醐灌頂之感。

    接著不無感慨道︰“張醫生,你的師父果然不愧為經方派大師,你跟師的時間應該不算長,就已經將經方運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佩服!確實佩服!”

    張景謙虛道︰“黃醫生,您太抬舉我了。我老師確實是高人,但我也確實只跟他學習過很短的一段時間,僅僅學到一點皮毛而已。”

    “呃……”黃彪猶豫了一下,又接著說道︰“張醫生,我記得你曾經說過,你的師父不允許你透露他的名字。不過,我是真的很想跟你學習怎麼運用經方治病,是不是有什麼秘訣呢,你願意稍微提點一下我嗎?”

    張景面露難色,仔細想了想。

    剛剛系統已發來2000點的經驗值獎勵,而且桂翠之前也打來電話證實過,說明黃彪的確已經改邪歸正了。

    按理說,不該回絕他。

    但是,張景記得很清楚,老師李漁曾經特別告誡過他。

    之所以交給自己的那把解密《傷寒論》的鑰匙,是基于他不僅能夠背誦《傷寒論》全文,而且具備極高的悟性。

    如果沒有足夠的悟性,就算拿到了這把鑰匙,也難以發揮其作用,甚至會鑽進死胡同。

    且不說,以黃彪的悟性,根本就不可能達到。

    單單讓他以近六十歲的高齡再去背誦《傷寒論》,肯定能直接要了他的老命。

    因此,思忖良久,張景鄭重說道︰“秘訣是沒有的,如果您想學習經方,首先得跟當初您背《湯頭歌訣》一樣,也得先將《傷寒論》背得很熟,再根據歷代醫家的注解,仔細研讀每一條條文。”

    “這……也太難了吧!我都這把年紀了,《傷寒論》那麼多條文,肯定記不住。看來,想要提高醫術,是徹底無望了。”黃彪搖了搖頭,眼神立刻黯淡下去。

    “黃醫生,其實我倒覺得,您不是非得拘泥使用經方不可的,經方的核心是六經辨證論治,也就是三陰三陽體系。要想很好地掌握它,的確不是很容易。”

    “不過,您可以運用其它辨證論治的方法啊,比如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髒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以及經絡辨證等等,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必糾結一條路。後世的醫家很多也不是經方派,不是照樣成為醫學大家了嗎?”

    黃彪一听,眼神又有光了,激動地問道︰“隨便什麼辨證方法,都行嗎?”

    “當然,辨證論治是中醫之魂,只用抓準醫案的證候,用方就能迅速起效。就像我們抓魚一樣,無論是用魚竿釣,還是用魚網撈,甚至是空手空拳直接下水去抓,只要最終能夠成功,方式和方法不同,又有什麼關系呢?”

    “哦哦哦,我終于明白了。謝謝你,張醫生,我回去得好好把診斷學的內容撿起來。”

    張景點了點頭,鼓勵道︰“黃醫生,您有幾十年的臨床經驗,這是任何理論知識都代替不了的。您只要臨證時仔細辨證,特別是把陰陽表里寒熱虛實辨清楚,醫術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

    “張醫生,我信你。”黃彪听到這話,信心倍增,接著又話鋒一轉,鄭重道︰“不過,今後治療效果不好的病人,我拿處方來請教你,可得不吝賜教哦。”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第071章︰黃彪想拜師張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第071章︰黃彪想拜師張景並對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