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太子

致讀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塵下散人 本章︰致讀者

    “朱祁鈺真傻,怎麼不直接殺了朱祁鎮,留下個禍害招致敗亡。”

    “奪門之變很無聊,朱祁鎮是奪了自己兒子的皇位。”

    “要是朱祁鎮當年不听王振的話,就沒有土木堡之變了。”

    “要是于謙當年和石亨搞好關系,自己就不用死了。”

    ……

    能夠看到這里的讀者們,認知大概已經被重塑過一次甚至是多次了。希望你們日後在看到以上言語的時候,能夠微微一笑,不必去爭論什麼。因為當對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就證明他的境界,他對歷史的認知,和你有著較大的差距。

    這兩天作者本人確實是被以上言語搞得心煩不已,越解釋越煩躁。許多人不關注論證過程,他們只在乎最後一個結果而已,而結果他們已經認定,容不得一點解釋。不是為交流而來,我也沒有這麼好的脾氣。

    不夸張地說,許多人連我初中的水平都沒有,我初中的時候將《史記》看了七七八八,明白了事情的前後經過,而不是就看課本上截取的那一小段,不說深刻,至少全面。

    史書上描寫的人物形象是多維的,而課本只是選了一段,是片面的。我不愛上課,尤其是語文課和歷史課,因為很多時候老師知道的都不如我,或許是因為他們知道而不敢說。

    上大學的時候選了歷史學,學了經濟史,政治史,文化史。除了天文不喜歡外,其他兵制稅制官制河渠等志都很感興趣。學會了用哲學思維分析歷史現象,由此對于時代的脈絡有著更為清醒與直觀的認知。

    如果時間能夠再來,我會先看這些制度史,而後再看具體的本紀列傳。這也是許多史學大家的建議,只是相比較于枯燥乏味的制度史,鮮活生動的人物列傳明顯更好看。

    同樣是看史書,我能夠在短時間內發現其文字後的深意,喜悅難言。只是無人分享,遂起了寫書的心思,將自己的學史所得分享出去。如果能夠與比自己厲害的人交流,自然是提升自己的好機會,如果不然,能夠帶領大家跳脫戲文史觀的窠臼,步入政治大門,也算是誨人不倦。

    這本書應該算是半科普向的了,景泰朝權力集團,政治變遷,軍事改革,對外政策,後宮權力格局,到目前為止除卻一些月份有所變更外,拿出去吹牛都是沒有問題的。

    有人說寫小說應該要在故事中穿插背景,畢竟大家是來看故事的。事實上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只是背景何其宏闊,往往將一個問題說清楚,就是數千字的篇幅。

    主角的故事線似乎成為了支流,只是一個人在社會之中,本就是一個微末而已,難不成為了一個微末而舍棄真正的天地嗎?

    背景架設地足夠堅實,才能夠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論述權力斗爭,要不然隔靴搔癢,我寫著不痛快,讀者看著也不滿意。當然這需要思維能力比較深刻的讀者看才行,就好像有些笑話只有部分人才能夠體會出笑點。

    這本書注定不會火,當我選擇這條路的時候,結局便是如此。不少奏疏直接自正史中錄下,只是簡單標點,不曾翻譯,估計就能夠勸退不少人。

    社會上普通人居多,平日生活就已經很累了,為什麼還要看這麼燒腦的書。認清社會是很難的,躺在溫柔鄉也是一種選擇。每一次認知的重塑都是對過去自己的否定,所謂三個月之前的自己是白痴,如是而已。

    這幾天的經歷讓我心力憔悴,也不再希望它火,就這樣平平淡淡些吧。以後大概率不會回復多少留言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景泰太子》,方便以後閱讀景泰太子致讀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景泰太子致讀者並對景泰太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